灵修骗局,和被污名化的冥想疗愈
【来源:虎嗅网】
“灵修骗局”披着自我救赎的外衣,正在收割中产钱包。
花998元买的录播课,教消费者每天对着空气喊“我要暴富”,是心理学上的显化效应;花10万块让尊者告诉你原生家庭的罪孽,并花钱消灾,是灵修体验的初步课程。
还有通过宇宙转账、量子纠缠、水晶疗愈、高维智慧等名词,声称能够通过玄学力量帮助达到内心需求。
这种“灵修骗局”几乎成为了一种“精神保健品”,让很多人豪掷千金为之付费。
这一乱局很快进入监管视野,国家开始针对灵修类骗局加大打击力度。
自2018年起,公安部将“精神传销”纳入重点打击范围,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以国学、禅修为名的非法组织。网信办开始强化网络平台监管,清理宣扬灵性觉醒、高维能量等伪科学内容的账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将脉轮、能量场等中性词汇纳入敏感词库,导致科学冥想内容传播受阻。刚刚萌芽的冥想疗愈行业,正在遭受冲击。
小红书、公众号上,年入百万的疗愈师人设铺天盖地,他们将目标人群精准锁定40岁左右的中年人群:职场压力、情感困惑、育儿焦虑……都成为了灵修骗局想要收割的工具。
而冥想疗愈、瑜伽练习本应该是疫情后快速崛起的一种身心灵运动方式。正念减压疗法(MBSR)的科学基础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全球超1000项临床研究已经验证其对慢性疼痛、焦虑的疗效。
但越来越多灵修骗局的出现,无疑是对这些新兴崛起的身心灵的产业的污名化,将“灵修”与商业利益捆绑,模糊了健康行业与玄学敛财的边界。
为了方便从不同维度区分的“灵修骗局”和“身心灵疗愈”,精练GymSquare做了一个差异化对比,形成以上表格。
“灵修骗局”,用精神疗愈来敛财
冥想、正念、瑜伽,这些古老的宗教仪式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甚至从东方文明走进了西方现代心理学的治疗范围。
此后,简单的身心疗愈被逐渐延伸成“灵修”的概念,作为一种脱离身心健康的精神训练模式愈演愈烈。
而近年来,单纯的精神训练更成为了敛财的工具。从裁判文书网的公开数据来看,以灵修、能量疗愈、心灵培训为关键词检索,2018年以来的年均刑事案件案例达到50起以上。2021年公安部净网行动通报查处“精神传销”“灵修诈骗”类案件87起,涉案总额超30亿元。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数据表示全年取缔“伪灵修机构”132家,主要集中在瑜伽、冥想、国学培训领域。
从其中的头部案例来看,深圳“创造丰盛”心灵传销案敛财10亿元,从高知高收入女性入手,以宇宙能力、灵魂升级为噱头,开设了5万至300万元不等的课程。
此外,还有灵修觉醒、国学修身、中医养生等各种幌子,盯上了人到中年后对健康、情感、信仰的深层焦虑。
为了缓解焦虑,40岁的秦姐在社交平台向精练GymSquare透露,她在一家打着“能量疗愈中心”招牌的机构购买了30万元的能够连接宇宙能量的脉轮激活课程。
“一开始也半信半疑,后来他们说到了高频振动、能量场等伪科学术语,通过冥想课程净化心灵。莫名其妙就信了,鬼打墙。” 但事实上,已经有媒体证实,所谓的“能量测试仪”只是淘宝38元购买的湿度计。
她还告诉GymSquare,也有看上去事业有成的高收入高知人群,曾经按照“大师”的指示,花巨额购买法器在家里建造“能量舱”,导致重金属中毒。该组织被查封时,警方发现,所谓“法器”全是从小商品市场批发的树脂制品。
所谓的精神疗愈背后,是疯狂的敛财手段。
还有“国学大师”们,他们深谙中年女性的情感痛点。以夫妻和谐之道、子女教育秘笈为饵,通过线上社群营造高知精英形象,逐步诱导学员购买数万元的私塾课程或风水法器。
这类骗局将《论语》《易经》做碎片化解读,嫁接现代心理话术,形成一套服从性测试体系:先以免费讲座吸引流量,再通过各种话术链,让高知女性自愿掏空钱包。
现实版周处除三害,当身心运动被放大涵义
当身心运动能够带来的好处被放大,被赋予了玄学、宗教等涵义。这无疑是正在现实中上演的《周处除三害》。
灵修骗局深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仅从身心运动层面来细数,瑜伽冥想等运动,无论在国内外,都曾经出现过大量的行骗案例。
从国内来看,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可得,2022年,北京某瑜伽机构因涉嫌传销被吊销营业执照,涉案金额数千万余元。
他们以瑜伽灵修课程为入口,要求会员缴纳3万元成为合伙人。并通过微信群传播财富与灵性双修的理念,发展下线即可获得门店分红。
网友田彩彩已经接触灵修练习十几年,她告诉精练GymSquare,“一定要非常小心谨慎。许多宗教机构和心灵产业背后都有投资人,他们每年获得分红。”
在她所见识过的灵修练习中,有初中没毕业的美容院倒闭老板,摇身一变成了疗愈师。医美销售转行敲颂钵,现场还顺带推销瘦脸针。“很多所谓的国际认证资质,也只是花几百块买来的证书。”
当然,一些是彻底的传销敛财,但有些也确实在进行冥想疗愈。不过,越来越多的精神控制骗局精进且精妙,“一定要有分辨力!”
2021年,也有一起内观禅修非法医疗案,涉事机构因非法行医罪被取缔。他们宣称能够通过七日禅修根治抑郁症,收费2万元/人,强制学员断食并接受精神洗礼。并伪造哈佛大学临床研究数据,诱导患者停用正规药物,结果导致至少3名学员精神崩溃。
在国外,灵修骗局也不胜枚举。一位匿名知情者告诉GymSquare,国外打着疗愈旗号割韭菜的行为更多。她曾经在遍地都是瑜伽修行的巴厘岛,遇到过口碑极佳的心灵healer。利用寻求心理安慰的女生的心灵创伤,对她们进行社交孤立、心理操纵,并通过毒品对她们进行心理虐待,最终骗财骗色。
纪录片“Breath of Fire”中也揭露了一起瑜伽骗局,诈骗者Guru Jagat利用一种名为Kundalini的瑜伽练习创造了一个数百万美元的灵性帝国,向追随者承诺,能够为之带来繁荣、健康和灵魂满足。然而,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滥用和欺诈的行为,包括对员工和学生的经济剥削。
人常常在很脆弱的时候接触瑜伽、冥想等灵修活动。并带着心灵创伤、种种成瘾症或饮食失调症而来。
如果在此时,身心疗愈、运动的涵义被歪曲,单纯的身心放松练习被过度放大——可以疗愈、可以修行,甚至可以得到神的指引。那不要怀疑,这一定是个骗局。
让身心疗愈单纯关注身心健康
精神操控存在于各个角落。
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知识型操控会通过使用量子力学、国学等专业话语构建话术体系,让高知人群中招;
有压力型操控,中年人群面临的家庭、事业、健康问题的多维压力,心理防御下降,这让这种灵修骗局找到了突破口;
也有圈层传播,通过传销带动人头,利用熟人社会的信任机制裂变传播。
仅从身心运动角度来看,单纯的瑜伽、冥想,都能够给身心灵带来运动科学上的积极影响。比如冥想能够缓解神经衰弱、失眠、焦虑等症状,并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瑜伽、冥想等锻炼能够帮助大脑建立活动和神经通路,加强人体的免疫力。
可以说,合规的冥想疗愈,是一个在疫情后快速兴起的身心解压方法。
但快速发展,也意味着一部分非法案例的出现。越来越多瑜伽、冥想等灵修骗局的出现,模糊了健康行业与玄学敛财的边界。许多正规瑜伽、冥想疗愈馆被质疑是否涉及传销,这导致用户报名率下降。
2022年,上海市要求瑜伽、冥想机构备案课程内容和师资资质,部分中小机构因无法证明非灵修性质被迫关停。
用灵修敛财行骗的现象,也是在倒逼行业萎缩,这实质上是行业野蛮生长期的监管与认知漏洞所致。
举例来说,印度瑜伽士曾抗议国内某机构将瑜伽与“通灵术”结合,称其“扭曲瑜伽哲学本质”;道教协会亦批评冥想骗局亵渎道家内丹修炼。
长期来看,印度、日本等国家则借机强化正统瑜伽/禅修的标签,挤压国内企业在国际身心健康市场的份额。行业需要通过政策精准、行业自律来维持,也需要公众被更多的启蒙科普,避免身心健康行业被污名化,推动其回归科学化、专业化轨道。
消费者的信任非常宝贵,不要妄图洗脑大众、更不要造神,回归最原始的瑜伽冥想疗愈产业,良币不应该被劣币驱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精练家,作者:碧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