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我国外贸会实现再平衡

【来源:期货日报网】

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引发全球市场动荡。事实上,此次“对等关税”被视为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版”。据广州金控期货研究所副总经理程小勇介绍,这一轮加征关税与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有几个方面不同:一是加征范围更广,此次美国是针对所有与美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且纳入了所有商品;二是加税幅度更大,除10%的基准关税外,针对美国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还加征额外对等关税;三是宏观环境不同,目前美国通胀压力并没有消除;四是贸易结构不同,相较过去,我国贸易结构更加多元化。

“总体看,相比2018年,预计本轮关税政策对市场影响更大。其中关于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对中国铝材、钢材等金属的出口将形成不利影响。”中原期货有色金属高级研究员刘培洋说。

程小勇表示,中国出口需要时间进行再平衡。

格林大华期货首席专家王骏表示,大部分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将受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空间易被压缩,而取消价值800美元以下商品“小额”关税豁免,使中国跨境电商清关成本增加、效率降低,中小外贸企业将面临困境。此外,对全球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会影响在华外资汽车企业的成本与供应链布局。

“不过,离岸人民币没有大幅贬值,这意味着此轮加征关税并没有触发国际资本大规模撤离,海外资本仍看好中国股市,预计节后A股下跌幅度有限,甚至可能出现上涨。”程小勇表示。

此外,清明假期期间外盘VIX波动指数创近5年新高,显示市场担忧加剧,美股、黄金、大宗商品等资产价格大幅下挫。“节后铜价有跌停风险。我国已率先对美进行反制,若欧洲等地区同样反制,市场担忧情绪将进一步加剧,有色金属板块有继续下跌的风险。”刘培洋说。

程小勇认为,中国出台反制措施,意味着中国并不担忧外需会出现大幅萎缩,因为先进制造业提升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且中国工业基础设施完备,美国制造业回流短期很难见效,且高通胀将迫使美国政府调整关税政策。另外,中国外贸更加多元化,对美出口依赖下降。预计短期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出口会形成较大冲击,但中长期会实现再平衡,A股将走出独立上涨行情。

商品市场方面,程小勇认为,全球供应链格局和贸易格局将重塑,但大宗商品消费不会消失,而是供应国和消费国贸易流向发生改变,高关税会抬升美国商品进口成本,增加通胀压力,美国滞胀风险攀升,对商品价格反弹有利。另外,针对外需下降,中国可能出台更多对冲措施。不过,投资者仍需关注极端风险,比如美国或部分国家出现经济衰退或债务危机,届时商品需求可能大幅萎缩,下跌风险会加大。

“短期国内部分商品出口受限,可能导致国内供应增加,价格下跌。但贸易摩擦也会促使中国加强关键商品的自给自足能力,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对长期需求和价格有积极影响。”王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