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成绩单邮件里的美国真相

【来源:虎嗅网】

美国的公立中小学,都很“国际化”,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春假之后第一周的周五,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儿子所在高中的邮件——Student Report Card,通知家长查收学生本学期第三季度的成绩单。

邮件通篇并无特别之处,事实上,这是我第三次收到季度成绩单了。但今天,我注意到一个以前忽略了的细节:这封邮件用8种语言书写——英语、西班牙语、韩语、阿拉伯语、日语、中文、俄语和斯瓦希里语。

这一刻,我被深深触动了。

在我看来,这不是某种政治口号的展示,而是北卡公立教育系统一个极其日常的、贴心的、朴素的决定:让所有家庭都能读懂属于自己孩子的那一张成绩单。说到底,就是学校对多语言家庭的包容与服务意识。

内容并不复杂,复制信里的中文如下:

此消息包含成绩报告单(report card)的链接。

单击本电子邮件底部的链接查看成绩报告单。

该链接仅在接下来的7天内有效。下载并保存报告单卡以供记录。

如有问题:请联系您学生的学校。

实际上,这种做法在北卡不少公立学校中并不少见,旨在服务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和家长。因此按照美国许多州教育部门的规定,无论你来自哪国,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只要是学龄孩子,都有权入读当地公立学校。

特朗普在2025年初上任总统后,迅速采取措施终止联邦政府的多元、公平与包容(DEI)政策。从各级政府到各地大学,也都不得不取消DEI部门并解散员工。

2025年3月1日,特朗普又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将英语指定为美国的国家官方语言。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在联邦层面确立官方语言地位。(《特朗普要造“新巴别塔”?》)

此前,美国虽然在实际运作中广泛使用英语,但在法律上并未设定联邦一级的官方语言。尽管已有30多个州通过立法将英语确立为州级官方语言,联邦政府层面始终保持“语言宽容”的传统,以适应多元文化和移民社会的需求。

此次行政命令的核心内容包括:确立英语为唯一的联邦官方语言,适用于政府文件、法规、行政命令、法院裁决等领域;废除克林顿时期要求联邦资助机构提供语言协助的政策,但仍允许这些机构选择是否继续提供非英语服务。

这一决定旨在“促进国家团结”和“提高政府效率”,但也引发了关于语言多样性和少数族裔权益的争议。

这个政策方向背后,就是“反DEI”风潮的延续,强调“统一性”而非“多样性”,这与当前美国政府的政策方向一致。

而现实是,美国本身就是个多语言、多族裔的国家。

202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超过20%的人在家中不讲英语。所以,当联邦政府选择削减多语言服务,地方(比如我们所在的学校)反而用行动去“补漏”。

这是一个非常“美国式”的矛盾:国家层面的政策和地方现实之间的错位。

在联邦层面趋向收紧的背景下,地方上的一所普通学校依然努力地为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铺出理解和参与的通道,这种“坚持”本身就是对多元与包容的最好注解。

美国的多语言服务并非“天然如此”,它是经历过争取和立法的,是在漫长历史中逐步形成的。

从1776年《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开始,美国就确立了一种理想主义的价值基调。虽然最初这些权利未能惠及所有人,但它为后来的社会进步提供了道德基础。

19世纪的大规模移民潮推动了“熔炉”观念的形成——不同种族和文化在美国共处共生;

20世纪中叶,民权运动进一步将“平等”与“包容”从理念落实到法治层面,尤其是1974年Lau v. Nichols案,确立了教育系统必须为非英语学生提供语言支持的先例。

此后,多元、公平、包容(DEI)逐步成为教育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原则。这些价值观的根源,既来自建国理念中的“自由与尊严”,也来自无数个体和群体持续争取权利的实践。

遗憾的是,近年来,DEI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逆向种族歧视”的争议。比如,大学招生中,某些群体可能因种族配额而面临不公平的竞争压力,这引发了社会对DEI政策的质疑和反思。尤其在硅谷,许多人认为,DEI的倾向已严重影响了人才的招揽、企业管理和创新精神。

一方面,地方教育机构努力满足多元社区的需求;另一方面,联邦政府要限制和取消DEI政策的实施。这是当下美国社会在多元文化与政治政策之间的张力,也反映了人类包容性与国家统一性的平衡问题。

面对这一切的冲击、撕裂、变化甚至动荡,作为一名普通的外国家长,能做什么呢?或许我只能站在教育生态的“记录者”与“思考者”的位置上,作为历史“见证者”吧。

一个普通人的声音,当然难以发出宏大的叙事,别人也未必能产生共鸣。

但这一封多语种邮件,简单、日常,静静承载着美国数百年来发展出的一种“包容性多元文化”精神。这不是政策文件,也不是宪法修正案,而是一个地方公立高中,在现实中践行“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听见”的教育理想。

在我看来,比起美国官邸里的权力对话,比起媒体上空洞的政策讨论,它或许能更真实反映一个国家的价值。

我不否认一部分美国公立中小学的混乱管理和劣质教育,这在哪个国家都存在,何况情况更为复杂的美国。遵纪守法是任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的义务,在此基础上,再谈别的。

但我愿意看到真正好的东西,而且我也只能记录下来。如果有一天这些一点一滴的微小服务真的被削弱了、取消了,我相信,正是现在这些记录和思考,会成为支撑未来希望存在的力量之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跑步有毒,作者:跑步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