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连续上涨 市场反弹还是反转?

【来源:东方财富】

  近期国际油价在连续重挫后大幅反弹,纽约、伦敦和上海三地油价均上行。分析师普遍认为,本轮油价上涨,主要受到美国对伊朗施压升级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等产油国(以下简称“欧佩克+”)递交最新补偿性减产计划的共同推动,但后续市场能否真正迎来趋势性反转,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数据显示,到4月17日收盘,纽约WTI原油主力期货价格上涨超3.5%,收于64.68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主力期货合约收于每桶67.96美元,涨幅达到3.20%;中国原油期货SC主力2506收涨7.2元/桶,至479元/桶。18日亚洲市场开盘后,纽约、伦敦、上海三地油价继续回升,上海市场油价涨幅一度超2%,回到490元/桶上方。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美国政府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以来,油价持续承压,累计从年内高点回落逾20%。此次反弹除了基本面利好推动之外,亦受到空头回补等技术性因素的驱动。

  受前期油价下行的影响,国内成品油价迎年内“第四跌”,创下近三年最大跌幅。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即日起,国内汽油价格和柴油价格分别下调480元/吨和465元/吨。按照油箱容量为50L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节省19元。

  业内人士表示,后期需求受损预期及欧佩克+补偿性减产能否兑现均为油价能否持续上行的风险因素,预计油价上行空间有限。东吴期货在报告中表示,近期油价对关税敏感性略有下降,不过预期反弹高度有限,总体或4月初关税前位置下方弱势运行。

  从需求端看,欧佩克在14日发布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大幅下调了2025年和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同时也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报告显示,欧佩克将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较上年增长量预期从145万桶下调至130万桶,调整后的全年日均石油需求预计约为1.051亿桶;将2026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增长量从143万桶下调至130万桶。欧佩克称,这一小幅调整受到第一季度的数据,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对石油需求的预期影响。

  此外,国际能源署(IEA)在15日发布的报告中也因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大幅下调了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从103万桶/日下调至73万桶/日,降幅高达29%。IEA在报告中首次对2026年作出展望,预测全球需求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至69万桶/日。

  从供给端看,欧佩克+决定在4月开始增产,并在5月提速增产,超出市场预期。据会议结果,8个额外减产执行国将在5月将产量配额提高至3096.3万桶/天,即此前计划的7月产量水平,单月增产幅度从13.5万桶/天提高至41万桶/天。

  中金公司在报告中表示,欧佩克+的增产决策或受到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影响,可能加剧石油市场过剩压力。考虑实际产量计划执行情况,5月加速增产后,2025年欧佩克+原油产量的实际同比增量空间或从22万桶/天提高至32万桶/天。

  中金公司认为,从全年平衡看,全球石油供需过剩或约67万桶/天,下调2025年布伦特油价中枢至70美元/桶,2025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油价中枢分别为每桶67.5、72.5、65.0美元。风险情形下,若贸易摩擦下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承压,或为油价带来约5美元/桶的额外下跌空间。

  但也有分析认为,国际油价下跌的底线,是布伦特期货价格65美元/桶、WTI期货价格60美元/桶,后续出现大跌的可能性不大,国际石油价格不会长期处于低位。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在报告中也认为,由于夏季北半球需求预期增长以及美国制裁和关税可能造成的供应中断,70美元/桶以下的油价不会持续太久。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