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期所积极推进建设绿色期货交易所

【来源:期货日报网】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今年2月,证监会印发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广期所打造绿色期货交易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要求,广期所立足服务绿色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特色定位,着力打造绿色期货交易所,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于4月18日发布了《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绿色期货交易所年度报告(2024)》(下称《报告》),聚焦服务绿色发展,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在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功能,更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期货日报记者留意到,《报告》除前言和展望外,共分为做好顶层设计、健全绿色低碳期货品种体系、促进品种功能发挥、完善市场服务体系、探索绿色期货国际化道路、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六部分。从品种到功能,从服务到运营,《报告》全方位展示了广期所多举措奋力打造绿色期货交易所的行动及成效。

探索绿色期货国际化道路

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广期所立足服务绿色发展的特色定位,坚持系统思维,深入研判绿色发展给期货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发展实际,把广期所服务绿色发展的目标转化为具体举措,制定“作战图”“任务表”。

自2021年4月成立以来,广期所先后上市工业硅、碳酸锂和多晶硅期货及期权,构建新能源金属期货板块雏形,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功能发挥稳步提升,产业客户积极参与,价格国际影响力初步显现,为打造绿色期货交易所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已上市新能源期货品种价格国际影响力初步显现的基础上,广期所抓住新能源产业基础好、全球发展起点一致的优势,积极推进产品结算价授权、纳入特定品种等工作,推动绿色期货价格在国际贸易中作为定价基准,深化绿色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同时,广期所着力落实“提升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要求,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广期所体制特点,与港交所等境外交易所共同推进产品互挂类品种研发工作,积极探索对外开放新方式,努力增强广期所价格的全球影响力。广期所加强与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WFE)等国际组织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则等制定,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目前,广期所相关品种价格正逐渐成为跨境贸易定价参考。据悉,国内主要工业硅生产龙头企业在与欧洲客户签订贸易合同时,已开始参考工业硅期货价格进行定价,逐步把产业优势转化为贸易环节中的议价能力。国内碳酸锂生产企业在采购海外锂矿时,已开始使用期货价格定价。巴西、津巴布韦等国际矿产公司在销售产品时已开始采用以碳酸锂期货为基准的定价方式。此外,工业硅、碳酸锂、多晶硅期货及期权品种已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纳入可参与交易范围。

持续健全绿色低碳期货品种体系

品种功能的良好发挥,不仅能够提升期货市场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也可以为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提供重要支持。为适应光伏、锂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趋势,广期所先后调整工业硅、碳酸锂期货合约规则,使期货合约和交易机制更契合产业实际。在调整指定交割库布局方面,广期所合计增设16家交割厂库、15个交割仓库,满足更多企业的交割需求。同时,广期所还积极研究推动实施注册品牌制度,提升交割便利性。目前多晶硅期货已采用注册品牌制度。此外,广期所推出一系列手续费减免政策,向实体产业客户累计减免费用超过7500万元,惠及超过660家企业,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光伏、锂电等新能源产业关注度较高,市场影响因素也较为广泛。广期所在保障市场稳定运行的同时,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80家工业硅和碳酸锂上市公司发布套期保值公告,期货已成为保障企业平稳经营的重要工具。比如,云南怒江周边中小工业硅生产企业通过期货市场锁定产品远期价格,稳定企业利润,丰水期来临时整体开工率超90%,保障了整个硅产业供应链的稳定,也保障了地方经济以及就业水平。

此外,工业硅、碳酸锂等品种上市带动贸易模式优化,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期现结合的业务模式得到推广。比如,碳酸锂头部生产企业及大部分贸易商已开始采用“期货价格+升贴水”的定价模式,并探索将期货价格作为长协贸易合同的定价基准。此外,2024年工业硅、碳酸锂交割量分别为56.55和14.82万吨,占年消费量的15%和24%,期货市场为产业企业拓宽经营渠道,助力光伏、锂电等新能源产业运行效率提升。

在此基础上,广期所也在持续健全绿色低碳期货品种体系,深入光伏、储能、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战略性矿产资源、关键原材料及重要产品等领域,持续挖掘更多具备研发潜力的期货品种。稳妥有序推进碳排放权、电力等品种研发上市。积极研究风、光等新能源依赖的自然资源,与中央气象台联合编制发布光伏气象指数,并探索更多绿色指数及衍生品。

构建多层次产业服务体系

市场服务在期货市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成立以来,广期所坚持以高水平服务推动绿色低碳市场发展,持续开展产业培育及市场服务工作,以“助绿向新”产业服务品牌为依托,推进建设首批产业基地并发挥好带动示范作用,持续开展产业培育专项活动。据悉,截至2024年年末,广期所支持对13家重点产业企业开展一对一定制化培训和期货实务操作辅导,对47家企业开展专项培育。在新疆、江苏和深圳开展“助绿向新”期货服务产业培训,受到产业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同时,广期所还与相关政府部门、证监局、行业协会联合开展培训,助推产业企业积极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稳定生产经营。据悉,广期所联合地方政府、证监局、行业协会等举办近20场产业专题培训,覆盖重点产业企业近2000人次。与上海交通大学、资本市场学院(深圳)合作开展新能源高管研修课程,服务锂电和晶硅光伏相关产业链百余家龙头企业。支持会员开展近200场线下培育活动,深入广东、新疆等地走访近60家光伏、锂电龙头企业,帮助企业科学运用期货管理风险。依托“新能源·向未来”培训品牌活动,加强期现货人才培养。经过精心市场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风险管理理念得到强化,产业客户参与度得到有效提升。2024年年末,工业硅、碳酸锂产业客户数分别同比增长53.5%和56.8%。

绿色发展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广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期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加快完善绿色期货品种布局,丰富绿色产品服务供给,积极推进建设绿色期货交易所,逐步深化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更好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