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工具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期货日报网】
为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助力贵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4月17日,由大商所、贵州证监局、贵州证券业协会联合主办的“‘DCE·产业行’——期货市场服务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政企研修班”在贵阳举办。来自贵州省委金融办、省农业农村厅、市州县农业农村部门、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的100余名代表参会,共探期货工具助力农业风险管理新路径。
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在培训时表示,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面临价格波动、成本攀升等多重挑战,期货工具作为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已成为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多年来,大商所始终坚持“服务面向实体经济、创新紧跟市场需求”的理念加快发展,在农产品板块先后上市了13个期货品种和10个期权品种,服务农业产业的“工具箱”不断丰富。为助力实体企业更好地应用期货工具,大商所搭建起了多层次、广覆盖、精准化的“企业风险管理计划”市场服务体系,打造了龙头企业“一对一”、产融基地等多个服务品牌,每年举办各类市场活动逾千场,半数以上面向农产品板块,有效提升了农业企业利用期货工具管理生产经营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在培训中,永安期货产业委员会主席石春生以“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模式分享”为题,系统解析了期货市场功能及企业参与路径,强调“期货工具应用需与企业经营战略深度结合”。他认为,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期货市场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有效风险管理,助力企业更清晰地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对活跃商品流通、稳定企业经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家庄敦朴贸易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陈楠结合蛋鸡企业期货套保实操案例,分享了利用饲料原料期货和鸡蛋期货进行套保锁定养殖利润、优化库存管理的经验。
大地智库大宗商品研发总监梁城强从畜牧产业链视角,剖析了期货期权工具在饲料成本控制、销售策略优化中的创新应用,提出了“期现结合需贯穿企业经营全周期”的观点。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此次培训是大商所2025年“DCE·产业行”全国系列活动的第二站。贵州作为西南农业大省,生猪、蛋鸡等特色产业基础扎实,期现结合潜力巨大。近年来,大商所在贵州持续探索“保险+期货”创新实践,累计开展55个项目,覆盖生猪、鸡蛋等7大品类,为2.7万农户的30余万吨农产品撑起价格“保护伞”。去年,大商所在贵州设立生猪期货交割库,进一步拓宽了贵州优质农产品与期货市场的联通路径,通过金融工具与特色农业的深度融合,有效破解了“增产不增收”的产业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