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在夜总会晃悠的,讲爱情、婚姻与家庭

【来源:虎嗅网】

1

问:

冯叔,请教一个问题。我是一个创业者。随着公司规模扩大,我也在努力地学习如何管理团队。我读了一些管理方面的书,也读了一些企业家的传记。很多人都说,企业要有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企业管理者要给员工的工作赋予价值与意义。可是,我跟员工们讲这些的时候,他们似乎并不感冒。相较于自己的工作能为社区,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他们更在乎什么时候涨工资。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冯仑:

意义有大有小。有伟大的意义,也有微小而具体的意义。

比如说,“你的工作关系着全世界人民的幸福”,这是伟大的意义。他今天上班迟到5分钟,他得告诉人力的同事一个无可辩驳的理由,否则,这个月的全勤奖就没了。“保住全勤奖”,这就是具体而微的意义。

他在意的是升职加薪,你跟他讲,“你把工作干好了,我给你涨工资、发奖金,你拿着钱早点把房贷还了。”你讲这个意义,他肯定接受。

但是你跟他说,“咱好好干,努力把公司做成世界500强。”他会认为,“这是老板的事,跟我没关系。”

所以我觉得,在讲“意义”这件事之前,要明白一件事,组织有组织的使命,个人有个人生活的依据。

什么意思?

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一定要讲使命、愿景、价值观。

什么是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通俗来讲,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们想把它做成什么样?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做?

作为一个组织,总得回答这些问题。

而组织里的个人,同样要回答一些基本的问题:我来上班是为了什么?我上班想达成什么目标,希望挣到多少钱?我用什么办法来完成自己的工作?

这二者是不同的。好的领导者、优秀的打工人,往往都能在这二者之间找到共同点,达到某种平衡。

千万不要把意义等同于宏大的目标或者是社会价值,不要觉得只有“造福全人类”、“改变全世界”、“冲进500强”……这些是意义,“养家糊口”就不是意义。

否则的话,很容易出现这样一个场面:你在上面说得激情昂扬,员工在下面听得兴趣缺缺。

当各自心中的意义、目标、价值相差太大时,你想讲的和他期待听到的东西完全不吻合,甚至相矛盾,你就得调整表达的内容和方式。你不调整,你们之间的沟通就没办法进行下去。

我认识一个年轻人,曾经在一个公司上班,挣得也不少,但他一门心思想创业,想成就不一样的人生,于是他向老板辞职。老板觉得小伙子是个人才,就挽留他,但是他坚决要走。

创业不如预期,钱也花得差不多了。本来家里人就不太同意他出来创业,到这时候他老婆受不了了,因为钱都拿去创业,家里的生活质量下降了,而且还要还房贷、养小孩。老婆就说,“你要再这么折腾,那咱俩就算了。”

于是他怂了,又去找工作。他原来的老板知道后,叫他回去,他也回去了,之后干得也不错,收入也挺高。

对这个年轻人来说,创造伟大的事业是意义,上班养家糊口也是意义。他的老板能看到这些意义的不同,也能找到他的意义与自己公司之间的契合点,该放人走时就放他走,能抓住人才时就给与足够好的待遇,让他为自己的公司努力工作,从而实现双赢。这是这个老板厉害的地方。

2

问:

那如果他们追求的意义和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找不到共同点呢,怎么办?

冯仑:

你是老板,当然可以用你的价值观来做一个筛选。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开始在海南创业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就想到了一件事,学先进,去拜访那些已经有些名气的创业者。

我们听说了一个老板,就想去见他。他认为我们都是小孩,始终不见。我们连门都进不去。后来终于见到了。他的办公室面积很大,他坐在靠墙的大班台前,让我们几个小孩挤在一个小沙发上,离老远跟我们说话。他讲的一件事我印象特别深,他说做生意的“互害模式”,他拿打牌的锄大地举例子,锄大地就两件事:落井下石、以邻为壑。他教我们这个,意思是说我们还太嫩,没有经验,要好好打这个牌。结果怎么样呢?他的员工把这套都学会了,泡沫来时全举报他,落井下石。就是这些牛人,牛了之后就开始教人怎么做这些坏事。

还有一家深圳的公司,特别牛,我和功权去拜访时,老板的保镖按了电梯,我们才能上去。上去以后,发现老板坐在那儿,腿跷在桌上,旁边的沙发上是几个坐着、横躺着抽烟的。到那儿,就仿佛是进到了一个寨子里。这个老板就跟我们讲怎么吃喝、泡妞,然后还要带我们去夜总会。我们才知道还可以这样做生意,可以这样乱七八糟。但是没过多久他就被抓起来了。

我们就发现,我们跟他们聊不到一块儿去,这样的老板也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当时夜总会很多。我就想起听到的一句话,“千万不要跟在夜总会晃悠的,讲爱情、婚姻与家庭。”话不投机半句多,道不同不相为谋嘛。

之后我们也碰到了很多我们觉得值得学习的榜样,比如王石。他告诉我们应该正视合作当中的利益基础,企业应该怎么做,等等,后来我就经常请教他,我们成了好朋友。

还比如王鲁光大哥。我找鲁光聊天,向他请教如何做生意。他就告诉了我一条,四个字:守正出奇。

他说,“兵法上说,以正合,以奇胜。办公司,也要坚持原则、坚持规范、坚持正道、坚持讲道德、坚持认真做好企业,在这些的基础上,出奇制胜。”

我记住了他的话,还请他担任了我们公司的监事长。在讨论所有事情的时候,他都提醒我,“别忘了守正,要清清白白、依法依规做事”。

因为“守正”,坚持“走正道”,我们在市场竞争和体制转轨的复杂环境中生存了下来。三十多年来,个人和公司业务的发展,都沿着合规守法的路线前进,没走歪路,因而避开了很多风险。

可以说,守正的价值观,就是一个护身符,是我们个人以及公司事业获得发展的一个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