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巨大抛盘来袭!估值体系面临重构
【来源:东方财富】
特朗普意想不到的事可能不止一件!
据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政府给美国高校带来的巨大压力正转化为美股市场的巨大抛盘。目前,耶鲁大学正寻求大规模出售其私募股权投资组合,交易规模恐高达60亿美元,相当于其414亿美元捐赠基金的15%,这是耶鲁在二级市场上首次抛售。
有分析称,免税地位若被取消,哈佛大学也将开始出售流动性资产如股票,也许还会发行更多债务,此举恐引发骨牌效应,撼动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今天美元指数再度暴跌,高盛对冲基金业务负责人Tony Pasquariello近日发布报告指出,目前美元高估了20%,这种高估正是美国例外主义的结果。关税正在破坏强势美元的核心支柱,而这一次是美国与世界的对抗,因此更类似“英国脱欧”而不是第一次贸易冲突。到目前为止,主要是欧元区投资者抛售美国股票,外国投资者并未大规模净抛售美国国债。
高校大抛售来袭
美国常春藤名校与特朗普政府的对峙正将华尔街推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流动性风暴。
据美国媒体报道,面对来自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以及对免税资格的威胁,耶鲁大学正寻求大规模出售其私募股权投资组合,交易规模恐高达60亿美元,相当于其414亿美元捐赠基金的15%,这是耶鲁在二级市场上首次抛售。
身为全球私募股权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耶鲁的投资组合规模排名世界第27位,该校动向被视为产业风向标,而哈佛与耶鲁的连锁反应,可能引发其他顶尖学府效法。
有分析称免税地位若被取消,哈佛大学将开始出售流动性资产(如股票等),也许还会发行更多债务,此举恐引发骨牌效应,撼动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美国国土安全部当地时间上周三宣布,终止向哈佛大学提供270万美元拨款,此前该校已拒绝政府提出的管理改革要求。这场政治博弈直接冲击到哈佛的财务运作,其捐赠基金规模达520亿美元,其中近40%配置于私募股权,流动性本就受限。面对财政压力,哈佛选择发行7.5亿美元应税债券,这项罕见的融资动作揭露其现金流危机。市场消息指出,哈佛可能已启动股票抛售,一旦免税地位被取消,该校的私募股权投资组合恐将面临强制清算。
今年以来,普林斯顿等大学陆续发行债券,显示整个美国教育捐赠基金体系正面临流动性压力。这场危机的核心在于颠覆维持数十年的“常青藤投资模式”。自1950年代哈佛调整资产配置比例以来,顶尖学府逐步形成以私募股权为核心、高度仰赖税收优惠和长期持有的独特模式。
耶鲁模式将另类资产配置比例推升至70%以上,透过专业化的非流动性投资获取超额报酬,但该模式建立在永久资本、免税待遇和政治中立性三大支柱上,特朗普政府的税务威胁直接摧毁了第三根支柱,迫使大学在政治风险与市场风险之间做出抉择。
估值体系面临重构
当前,私募业正深陷流动性泥淖,黑石、阿波罗等私募巨头股价今年来下跌超过20%,封闭式基金交易陷入冰封。哈佛、耶鲁的被迫抛售恐引发恶性循环。
今天亚洲交易时段,美国股指期货再度全线杀跌,这可能预示着华尔街本周交易开局不利。人们对特朗普的关税依然感到担忧,而上周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尖刻言论后,人们对美联储的独立性也感到担忧。
分析认为,当市场发现顶级机构都在折价出售优质资产时,估值体系将面临重构。对此新债王冈拉克警告,这场危机堪比2008年次贷危机,但风险隐藏在更隐秘的角落。2022年英国退休金危机中,流动性危机曾导致金边债券市场崩盘,如今私募股权市场可能重演类似剧本。
更令人担忧的是连锁反应的传导路径,当捐赠基金为因应流动性压力而抛售股票,可能触发避险基金的停损盘。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折价加剧将影响VC/PE融资能力,而教育机构支持的科技孵化器和早期基金可能遭遇抽资风险。这可能不仅是简单的资产抛售,更是神话的破灭。当政府干预侵入投资组合,法人机构必须重新评估风险模型中从未考虑过的地缘政治溢价。
市场心理层面的冲击同样不容忽视。哈佛、耶鲁的资产抛售行为具有强烈信号效应,恐引发机构投资人进入防御模式。数据显示,全美大学捐赠基金共持有约5000亿美元私募股权资产,其中40%配置于低流动性资产。如果特朗普压力持续,这些“沉睡资产”可能被迫苏醒,在市场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场风暴的全球性影响正在显现。欧洲私募股权协会已示警称,北美教育基金抛售恐冲击新兴市场资产价格。亚洲主权财富基金近期也加强对北美私募资产的风险部位审查。在美联储持续缩表的背景下,这场由教育机构引发的流动性危机,可能成为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