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并购潮起 数百亿级产业基金蓄势待发

【来源:东方财富】

  自2024年9月“并购六条”发布以来,A股市场医药行业并购重组活跃度持续提升,华润三九千金药业圣湘生物等企业相继发布收购公告。

  同时,近期全国多地政府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医药行业并购重组壮大发展,并提出医药产业基金的相关规划。在更高层面,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近日在《民主与法制》周刊发表署名文章中提出,对于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的领域,鼓励国有企业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快形成产业影响力。

  上市公司并购提速

  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表示,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周期一般较长,从研发到上市需要经历多个阶段,是典型的“大长金”行业,即风险大、周期长、烧钱,所以生物医药的属性也决定了在目前环境下需要通过并购重组来做大做强。

  今年3月底,天士力连发数则公告,宣布已正式迎来华润三九的入主。此次交易历时约半年,成为国内医药行业一项重要的“A收A”并购案例。

  具体而言,华润三九以逾62亿元的总价,从天士力原控股股东天士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手中协议受让4.18亿股股份,占天士力总股本的28%,成为天士力的控股股东。华润三九认为收购有利于实现中药产业链的补链强链延链,发挥研发协同价值,建立在中药领域的引领优势。

  千金药业拟收购千金湘江药业28.92%股权及千金协力药业68%股权的并购动作,同样始于半年前。近日,该收购事宜已获交易所受理。千金药业表示,收购两家子公司剩余部分少数股东权益,将提高公司体系中西药板块协同水平。

  2025年开年,圣湘生物在并购动作上“三箭齐发”。今年1月宣布拟以8.08亿元收购中山海济100%股权,加码基因重组产品及生物制品领域,布局诊疗一体化综合服务;2月宣布拟以7560万元,收购红岸基元生物54%股权,杀入血球POCT赛道;3月宣布拟以1.3亿元加码投资真迈生物,强化基因测序领域的产业链布局。三项投资并购计划合计耗资超过10亿元。

  今年4月,科源制药发布重组报告书,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宏济堂99.42%股权,后者的主营业务为中成药及健康产品、麝香酮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本次交易完成后,科源制药的主营业务将延伸至中成药及健康产品、麝香酮等领域。

  此外,近期还有瑞康医药拟收购浙江衡玖76.01%股权等案例,都成为医药行业并购提速的注脚。

  “过去四年,许多生物医药企业资金流断裂,部分企业寻求被重组和并购的机会,各地政府也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并购,并成立相关基金。此时并购具备了市场主体、政策和资本等多重有利因素。”上海生物医药基金总裁刘大伟认为,当前生物医药领域并购已具备“东风”。

  产业基金密集设立

  在刘大伟看来,海外生物医药并购交易活跃,大型公司市值高、现金充裕、盈利水平高,股权结构分散有利于换股合并,交易流程相对顺畅。以武田制药并购夏尔为例,合并完成后的武田制药年收入将超过300亿美元。

  “当前,中国生物医药企业难以达成巨型交易,原因包括买家市值体量小、可动现金量不大、换股交易困难、资本市场并购和换股手段单一且审批复杂等。但中国资本市场正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国资推动重大并购交易具有速度和效率优势。”刘大伟称。

  与上市公司并购提速相对应的,还有多个地方政府鼓励医药行业并购重组,并密集设立医药产业并购基金的消息。

  2024年12月,上海引入专业赛道市场化并购基金管理人,明确提出设立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这是地方政府首次针对生物医药产业设立专门的并购基金。据悉,基金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助力上海的优质龙头“链主”企业在各自业务发展的关键领域做大做强,提升“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

  今年4月7日,《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发布,提出构建500亿元规模医药健康产业基金。同日,《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出炉,支持企业并购和风险投资,推动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积极收购海内外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重大项目,加强产业链并购重组。

  4月8日,《广州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发布,提出推动广州金控集团设立广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为上市公司及大型企业集团开展并购重组提供基金支持和专业赋能,生物医药与健康是重点方向之一。

  更早的3月28日,《南京市关于支持企业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鼓励企业在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赛道上,通过并购重组快速提升产业规模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并购存在两大方向

  “此前国内医药行业集中度不高,存在大量低水平同质化现象,行业并购整合一定是大势所趋。当前,政策环境的改善降低了并购门槛,特别是提高了对未盈利资产收购的包容度,提升了审核效率和支付灵活性。同时,市场估值水平也处于历史低位,进一步降低了收购成本,为现金流充裕的企业提供了并购良机。”一位医药上市公司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近半年来的医药行业并购案例注意到,企业并购不外乎两个方向,一方面是拓展有前景的高价值产品线,这一点几乎每项收购都有涉及;另一方面则在于通过收购拓展更广阔的市场渠道,这一点在华润三九和科源制药的收购案例中体现明显。

  火石创造产业发展专家唐铎指出,医药产业的并购行为,有助于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加速品种商业化、横向丰富产品品类和组合、纵向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整合渠道降低销售费用等,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为投资人提供资产扩张重组、资金变现离场的通道。

  对于近期并购加速的现象,唐铎表示,在内外部多重因素引导下,医药产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路线为大势所趋,医药产业并购活动在今后一段时间将保持活跃状态。同时,会有更多的龙头药企走上多元协同发展路线,腰部药企加快抱团取暖,聚焦细分领域和细分环节的“小而美”药企将迎来一波“被整合、被赋能、被提速”的发展机遇。

  太平洋证券日前也发布研报指出,医药行业的竞争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或技术竞争,更多地体现在管线或者产品的整合能力上。对于手握充足现金流的大型药企而言,可以通过并购活动整合管线形成合力,构建在某一个疾病领域的竞争壁垒。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