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新求变 佛山棉纺企业心态偏乐观
【来源:期货日报网】
4月16日至17日,佛山举办了第49届中国新型纤维、纱线面对面洽谈会。洽谈会聚焦五大前沿领域(绿色环保、新型差异化、健康功能、天然超舒和科技时尚),为各家企业提供棉花期货期权相关知识培训,分享企业在当前宏形势下的生产经营情况、企业开拓和转型升级方向等。
调研中笔者发现,今年洽谈会人流量较前几年偏少,参展的买家和卖家基本是“老面孔”,因此成交量不大。此外,从企业展示的品种来看,赛络纺之类的异性纤维、加了化纤的混纺纱和功能性纱线类品种有所增加,纯棉类品种有所减少。
某棉纱加工企业:该企业以棉花加工成纯棉纱为主,近年来公司的主要产品从原来的中支纱为主转变为以高支纱为主,主做60S以上产品。由于产品结构的转变和对原料的高要求,目前产能略有下降。3月份时,该企业认为后续风险较大,接单量排到了5月到6月。由于是订单生产模式,目前基本没有产品库存,原料库存一直维持低位水平,因此棉价下跌后生产成本有所下降,维持一定利润水平。棉花“双30”指标原料的基差升水1600~1800元/吨。由于该企业下单客户以出口订单为主,比较担心后续有客户违约。该企业表示,有熟识的轧花厂去年的皮棉成本在1.48万~1.5万元/吨,前期棉价1.38万元/吨左右时加基差卖出,亏损300元/吨左右。部分主做外单的企业,目前在全力赶单和装运,不再接新单,预计旧单完成后会观望一段时间。
该企业认为后续接单风险依然较大。上一轮中美贸易争端和之后的疫情对外贸企业的影响较大,近几年企业收益普遍不佳,能够维持微利状态已经是较好的情况。因此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不高,如果后续停产的时间过长,今年下半年可能有部分主做外单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局面。
某大型贸易企业:该企业是大型国有贸易企业,经营品种包括有色金属、黑色商品和各种农副产品,不同的团队负责不同的品种。该企业对团队的业务量没有要求,但收入和利润挂钩,因此团队很有拼搏精神。该企业主要为纺织企业提供现货采购服务、资金支持等业务,还会为客户提供期货套保方案。
该企业有十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在棉花贸易方面并没有留风险敞口,全部进行套保操作。2024/2025年度棉花的基差普遍比较高,新棉上市时基差在300~400元/吨,随后升至800~950元/吨,今年4月初棉花期价大幅下跌后基差再度升高,当前“双29”品种的基差已经升至1200~1300元/吨。因此今年尤其是近期的基差贸易企业盈利情况非常好。该企业表示,近期棉花进口配额价格已经超过2700元/吨,前期价格也在2200~2300元/吨。进口配额价格高,一方面是市场预期进口配额数量大幅低于去年,另一方面是源于内外价差。近期该企业购入了澳棉准备出售。
该企业认为,当前宏观因素对棉花价格的影响较大,接下来两个月天气因素也非常关键,而且这两个因素都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某棉花加工贸易企业:该企业主营棉花收购、加工及纺织品进出口业务,覆盖江苏南通、广东佛山、浙江杭州等纺织业集中区域,客户群体较为稳定,有多年期货市场套保、交割经验。2024年该企业新建了棉花分拣中心项目,产能有所扩大。
此前该企业是棉纱交割的主要买方之一。由于广东新增了3家棉纱交割仓库,该企业打算尝试接一批“某企业”的棉纱仓单。据了解,按当前的棉纱期货价格推算,交割卖方有一定亏损,但“某企业”仍有交割意愿,希望打通棉纱期货交割卖方流程。
同时,佛山还举办了“2025 纺织市场及行业形势企业家高端座谈会”,参会企业表示,虽然面临关税冲击,但企业在积极破局,或扩大规模、降本增效,或做精做专,或产品创新,均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
A企业认为,当前棉纺市场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大,我国的棉纺企业需要努力转型,寻找出路。比如有一家企业在普梳C32S这种常规品类上做到极致,产能非常大,可以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成本很低,市场竞争力很强。也有企业专注于赛络纺等植物纤维领域,产品可替代性大大降低。
B企业认为,“内卷”式竞争不可取,产业尝试降低成本和缩减利润的方法行不通。该企业很早就在海外(如越南)建厂了,近期也在考察海外市场,并尝试去也门等地缘冲突较严重地区,不怕危险。
C企业表示,其公司经营的独到之处在于技术优势,该企业新开发的纱线品种技术含量极高,在世界范围内很难找到替代品。尽管公司产能不大,但利润尚可,议价能力很强。
D企业专注于中低支纱线产品,最低可以做到0.5支,可以灵活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客户需求,而且即使同样生产32S纱线,该企业的产品也和其他企业的产品十分不同,有一定的竞争力。
E企业正积极和设计师合作,专注于国风服饰,认为这方面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总之,笔者调研发现,今年参与纱线展的企业相较前几年有所减少,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近年来棉纺行业缺少新的参与者,卖方和买方相对固定,企业参展动力下降;另一方面是受美国发起的全球贸易战影响,近期主做外单的企业十分繁忙,部分外单供货商未参展,参展的外贸企业代表也行色匆匆。参展加工型企业各有所长,有一定竞争力,经营情况和对后市的态度以中性偏乐观为主,但依然在积极寻新寻变,以应对未来更加错综复杂的市场局势。贸易商在近期的基差贸易和进出口贸易中获得了较高利润,经营情况极佳,心态更为积极乐观。(作者单位:广州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