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本色耀星城——长沙老兵用行动续写奉献故事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祝林灿 通讯员 鲁文倩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由长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雨花军休所、“老首长”工作室承办的“纪念《沁园春·长沙》问世百年诗词集体诵读活动”在橘子洲头举行。

  这场浸润着红色基因的文化盛事,生动展现了长沙退役军人群体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的精神风貌。他们曾是保家卫国的战士、科技强军的专家,褪下戎装后,他们组成“老首长”工作室、老兵宣讲团、老兵科普队、老军医服务队,在长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统筹支持下,活跃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以智慧、情怀与行动续写忠诚与担当,诠释“退役不褪色”的铮铮誓言,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老首长”工作室:社区治理立标杆

  在雨花区东塘街道政院社区,以雨花军休所军休干部为骨干的退役军人们,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小区政委”。他们在小区改造、禁毒拒赌、文化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为社区基层治理发挥余热。

  2021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推进较为缓慢。作为一项民生工程,虽然有利于居民生活,但实际面临的情况复杂:高低楼层居民诉求不一,资金问题有待协商,面积、采光、噪声问题难以处理……了解情况后,军休干部们主动请缨争当“说客”,一家一户做思想工作,并收集意见建议集中讨论解决。遇到不配合的,军休干部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咱们隔墙不隔音、更不隔心,你们有什么困难或意见尽管提,我们都会帮忙解决。”听到这里,持反对意见的居民也打开了屋门,与军休干部“有事好商量,说话暖人心”。

  2013年11月,生活在政院社区的一批军队退休干部在雨花军休所原军休艺兴趣小组基础上,发起成立了军休文化工作室,并更名升级为“老首长”工作室,秉承“坚定信念、奉献余热、立足社区、
服务社会”宗旨,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帮困助学、环境保护、关心下一代等工作提质增效。

  完成社会组织登记注册,成立理事会;成立雨花区第一个“两新”组织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授牌成立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入选退役军人事务部创新工作100例……10多年来,“老首长”工作室走过的每一步都坚定而充实。

  老兵宣讲团:声动星城传薪火

  他们当中,有功勋卓著的“参战老兵”,有不忘发光发热的“老首长”,有自主创业的“最美退役军人”,还有坚守平凡岗位服务为民的“兵教师”“兵司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沙市老兵宣讲团。

  2023年6月,长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长沙市老兵宣讲团”,经严格选拔,41名优秀成员脱颖而出,于当年11月正式组成长沙市老兵宣讲团,在全国率先制定了《长沙老兵宣讲团管理暂行规定(试行)》,并设计了宣讲团团徽。

  自成立以来,老兵宣讲团以“五进”实践活动为载体,“声”动星城,掀起了红色教育热潮。成立不到两年,老兵宣讲团已开展活动1900余场,受众超40万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老兵科普队:科技赋能助振兴

  假期去哪儿?每到寒假、暑假,长沙很多中小学生就盼望着一群“老爹爹”的到来。

  这些“老爹爹”来自长沙市科大佳园军休站老兵科普队,从2007年以来,这支由国防科技大学退休专家、教授组成的队伍就活跃在科普一线,将科学的种子播撒进万千青少年的心田。

  为城市青少年打造“科普游艺宫”。近年来,老兵科普队依托“科普游艺宫”,利用寒暑假举办“科普夏(冬)令营”,6000多人次城市青少年直接受益。

  为农村留守儿童搭建“科普大篷车”,利用“科普大篷车”先后为皇碑村、陈桥村等10多个村3000多名留守儿童带去电子积木拼装等科普设备演示及讲解1000余次,让留守儿童获得了新奇的科技体验。

  这支队伍还以“科技帮扶”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为20多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咨询1000余次,帮助完成技术攻关和研发新品130余项,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老军医服务队:仁心仁术护民生

  “只要群众需要,我们永远在路上!”长沙市桐梓坡军休所老军医服务队的誓言铿锵有力。这支队伍由武警湖南总队医院原院长王望生领衔,汇聚了普外科专家李飞龙、口腔科权威孙汝英等10余个专业领域的权威人士。他们曾是军营里的“生命守护者”,退休后续写“人民军医为人民”的誓言。

  成立至今,服务队累计深入20余个社区、乡村开展义诊30余场,接诊群众超2000人次,发放药品价值3万余元。

  2024年,服务队推出“云端问诊”平台,为偏远山区群众提供线上诊疗服务。首月即解决疑难病例40余例,其中一例罕见皮肤病案例通过远程会诊确诊。队长王望生自筹200万元成立颈椎病志愿服务中心,10年免费诊疗5000余人次。他说:“医者的使命不仅是治病,更是传递希望。”如今,服务队通过12名主要成员带动20余名年轻医生加入志愿队伍行列,形成“老军医+社工”的多元服务体系,计划3年内覆盖长沙所有偏远乡镇,惠及群众超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