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稳定股市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期货日报网】

今年4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持续稳定股市”,这是去年9月底以来稳定股市政策的延续。去年9月24日,金融管理部门提出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了明确的稳定股市信号。随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推出一系列组合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稳股市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为托底经济释放出更加积极的信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稳定股市非常重视。4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稳定股市放在了稳定房地产之前,强调“持续”。稳定股市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有效提振投资者信心,维护金融稳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今年4月初美国宣布加征关税,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关税带来的高成本影响美国国内经济的稳定,也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供应链稳定。股市的敏感特性使其对负面冲击呈现快速且剧烈的反应,投资者可能会进行非理性抛售,形成“羊群效应”,导致断崖式下跌。这种特性在特殊情况下常常会引发流动性不足的连锁反应。我国股市平稳运行得益于我国的稳定股市政策。以沪深300指数为例,截至4月24日收盘,与美国宣布加征关税之前相比,跌幅仅为2%,这与我国实施稳定股市的举措是分不开的。4月18日,面对关税的冲击,国务院常务会议重提稳定股市意义重大,可以增强广大投资者的信心。

去年,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推进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险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引导资金进行长期配置。今年4月,我国启动了“类平准基金”机制与央行流动性支持,中央汇金公司明确表示其“平准基金”的定位,大手笔增持了沪深300ETF等,央行可通过再贷款给中央汇金公司提供流动性。中央汇金公司的增持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避免了关税对股市的剧烈冲击。此外,央企与国资平台进场维护市场,多家央企以及国资平台增持了央企股票及ETF。全国社保基金宣布增持国内股票,险资配置股票的上限上调。

以上措施均是在流动性层面稳定股市。从长期看,经济增长才是股市的“称重机”,决定股市长期的稳定性。接下来,预计我国还会从多个方面来促进经济增长,保障股市的平稳运行。内需和房地产是可能的发力点。预计我国会出台一些改革措施,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制度障碍。

一是做强国内大循环,尤其是会加强扩大内需。4月2日以来,美国对我国加征高额关税,给我国经济和外贸带来一定压力,也给我国做强国内大循环提供了契机。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14亿人口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5.4%。其中,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7%。我国接下来的政策会更加注重扩大内需,尤其是与民生相关的内需,比如提高基础养老金、增加教育经费等。

二是稳定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是有较大提升空间的行业,是接下来的政策发力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在2021年为14.76万亿元,到2024年回落到10.03万亿元,收缩了近三分之一。商品房销售额在2021年为18.2万亿元,2024年为9.7万亿元,累计收缩超40%。目前房地产行业处于低位,具备扩张空间,可以用来对冲外需下降的影响。政策层面强调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升。

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卡点堵点。预计接下来还会深化改革,对一些重点领域进行体制改革,以激发经济活力。比如,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正在提速。为了激发股市活力,预计股市的制度建设将加快,立足长远,保护投资者利益。(作者系格林大华期货资产管理总部投资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