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意渐浓!一级市场又“动”起来了
【来源:东方财富】
“一天开了7个90分钟以上的会。”一见面,光源资本合伙人娄洋就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他的工作日程表塞得满满当当,从“早八”到深夜,几乎“没停过”。
全国飞、整天忙,已经成为近期一级市场投资人的普遍画像。因为自春节以来,市场开始“好起来了”。
近日,记者在创投行业一线调研中发现,行业正悄然发生变化:投资人开始密集出差看项目,相关岗位招聘需求也明显增长。见微知著,一级市场暖意渐浓。
从“家里蹲”到“四处飞”
近期,部分创投机构上上下下都忙起来了。“我们公司从投资经理到董事总经理都在出差看项目。多的一周跑五个城市,最少每周也会去两到三个城市。”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春江水暖鸭先知。创投行业投资人密集看项目,往往是行业回暖的直观体现。阿尔法公社合伙人刘罡说,去年底以来,市场就出现了一些回暖信号。春节后,这种趋势愈发明显,市场热度主要集中在AI、具身智能等赛道。
优质标的公司被“踏破门槛”。一些企业创始人在与投资机构开会过程中,还不断接到其他机构打来的电话。“近期想看机器人项目路演的投资机构多到‘爆’。”某母基金人士告诉记者。
“又久违地出现了投资人堵门要额度的情况。”娄洋透露,杭州“六小龙”中的某家企业,在春节后就一直有投资人“堵门”,其投资份额非常抢手。
一改前两年谨慎的风险偏好,许多创投机构在开年策略会上就明确透露,今年一定会出手投资。娄洋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好转带来的信心复苏;另一方面,募资时间在2020年到2021年的部分存量基金,鉴于基本投资期一般为5年到7年左右,今明两年这些机构会有较大的投资压力。
多家机构“招兵买马”
一级市场是人才密集型行业。近日,市面上有关一级市场投资岗位的招聘需求不断流出。相比过去的“裁员降本”,如今已有多家创投机构开始“招兵买马”,覆盖从投资经理到董事总经理等各类职位。
“忙得不行!”专注于VC/PE招聘的迈凌咨询创始人贾学佳告诉记者,今年招聘市场行情明显好于前两年。招聘需求的增加,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行业信心的回归。
人力需求的提升,并未降低一级市场的职业准入门槛。“技术+产业”背景正从“加分项”变成“基准项”。贾学佳表示,市面上的岗位需求约有六七成都集中在AI赛道,该赛道中的头部基金基本要求求职者有产业背景,只有部分“腰部”基金公司会接受只有投资背景的候选人,但多数也要求所学专业为理工科。
“现在两类人才很受欢迎。”贾学佳表示:一类是有产业背景,懂技术、懂商业化而且沟通能力强的;另一类是过去有过优质AI项目经历而且在基金公司内部业绩排名较为靠前的。
一级市场的回暖也提振了从业人员的信心,部分离开了行业的投资人正在“回归”。一名资深投资人士表示,去年很多投资人工作状态低迷,很多人在考虑转行。“今年大家普遍处于‘马上要出手’或者‘必能出手’的心态。”
科技创新推动市场预期回暖
谈及市场回暖的主要原因,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最先提到了DeepSeek的影响和价值。“DeepSeek极大地提振了中国投资发展本土AI的信心,提升了一级市场的回暖速度。”王啸表示。
信心比黄金更为珍贵。在业内人士看来,DeepSeek冲击了过去两年的“AI叙事”,带来了中国资产叙事新的可能性,权益资产性价比有所提高,这是一级市场回暖的重要驱动力,从投资情况看,AI赛道回暖表现得最为明显。
“二级市场的信心提升,也会传导到一级市场,提高一级市场投资人对企业未来上市退出的预期。企业和投资人也往往希望在市场回暖的情况下尽快完成投融资活动。”业内人士表示。
娄洋认为,去年9月底以来,A股市场估值修复,中国科技资产表现良好,港股IPO退出渠道畅通。这实实在在地形成了较好的财富效应。受二级市场表现影响,投资人增加了对一级市场的信心。
更多资金尤其是耐心资本进入创投行业,被业内人士视作一级市场回暖的另一原因。2024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将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北京等18个城市。截至今年3月5日,已实现18个城市签约全覆盖,签约金额超过3500亿元。接下来,金融监管总局还将进一步扩大试点。
此外,随着优质科创企业涌现,项目与资金的“双向奔赴”,也助推了行业近期的回暖态势。一苇资本创始合伙人郑良旭表示,在科技赛道尤其是AI方向,有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出现,更丰富的资产端让耐心资本可以更好“出手”。
尽管创投行业出现“暖意”,但市场的全面复苏仍尚需时日。业内人士认为,一级市场真正的复苏仍需满足宏观经济基本面逐步恢复、相关政策落地生效、退出渠道更加畅通、社会资本不断进入等条件。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