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豆粕至暗时刻,应如何破局?

【来源:粮信网】

工厂多次推迟开机且排队严重,贸易商提货困难不得不高价补买交付合同,养殖饲企采购负责人接连崩溃......豆粕现货价格上千元幅度的大涨大落,让现货市场战战兢兢,叫苦不迭。豆粕后市行情怎么看,现货采买是机会还是陷阱?以下是笔者结合市场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豆粕现货市场参考,截至425日,国内主要地区油厂平均报价在3769/吨左右。其中山东地区3770/吨,华东地区报3600/吨,大连地区4000/吨,天津地区3880/吨,广东地区3080/吨。

 

国内豆粕现状

据市场统计,目前国内豆粕库存几乎见底,截至上周末,仅剩12万吨左右。工厂排队普遍在7天左右,最快也需要4~5天,而较慢的工厂甚至达到10天以上,前期合同无法交付更是常态化。很多人存在疑问,明明大豆库存近期在逐渐增加,为何工厂还是说断豆缺豆无法开机?这是因为市场的船期统计仅能推算出进口大豆的预计到港时间,无法决定大豆的到厂时间。而近期海关加严通关检查,检验检疫流程时间变长,大幅增加了进口大豆到港至到厂之间的时间,造成了供应后移。同时,五一传统季节性备货周期与养殖业补栏旺季形成需求共振,让库存本就不够充裕的下游更加被动。

 

价格下跌原因

豆粕现货价格整体冲高回落。一是价格上涨过快过高,东北地区最高价甚至超过4300元/吨,下游对高价接受度较低,索性放弃购买豆粕并寻找其他替代方案。二是有刚性需求的近几日已陆续高价补库,或已开单且排队中,虽然整体库存仍旧不高,但能暂时缓解。三是如果现在继续购入豆粕普遍需要5~8天排队时间,而工厂五一期间大多放假,想要提货或要等待至假期最后两天甚至假期结束之后,市场担忧节后价格下跌过快,风险较大。最后,工厂开机率不断回升,压榨利润丰厚的情况下,工厂会尽量努力保证开机,后期供应压力始终存在。

 

后续如何防备

目前豆粕行情的特点是变化快,价格浮动区间大。即使运气和策略很完美,低买高卖也有来不及出手的风险。因此需要根据自身库存情况和豆粕用途具体规划。饲企养殖企业,大多都有相对保守且抗风险的库存规划,按照自己的采购计划执行即可;养殖散户或有固定客户的经销商,建议适量补买刚需,以防五一节后短时间内供应仍偏紧的风险,直到工厂开机率恢复近半。抗风险能力小但想要投机赚差价的经销商,建议尽量避开这波行情,风险过大,很难保证在低价处拿货且高价卖出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