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算力生态蓬勃发展 如何助力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来源:东方财富】

  人工智能时代,算力作为基础设施是考量一座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上海在算力生态构建中走在全国前列,为千行百业数智化跃迁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跟随华为走访了上海智算生态产业链。作为国产算力中流砥柱的华为算力(昇腾+鲲鹏)生态在上海得到了蓬勃发展。

  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作为国内首个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进程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其采用全栈国产化方案打造的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拥有高达100PFLOPS(FP16)的峰值速度,为广大用户提供具有公信力且普惠的人工智能算力支持。新一代算力中心将致力于融合传统超算与智能算力,构建“超智融合”的科研范式,从而形成覆盖科研创新全流程的全新链条。

  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应用技术部部长王涛详细阐述了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上线后的运行服务状况。他指出,平台自开通以来,已成功服务超过80家用户,并在算法模型验证、迁移适配支持、微调推理服务、垂类场景应用等多个维度取得显著进展。在部分科研项目中,平台助力科研团队极大地缩短了复杂模型的计算时长,原本耗时数月的计算任务,借助平台强大的算力,如今仅需数周便可完成,有力地加速了科研成果的产出。

  在金融保险领域,华为和中国太保进行全栈产品合作,中国太保旗下太保科技打造了行业首个自主创新千亿级大模型,双方还共建智算中心全球样板点。

  太保科技介绍,2023年公司开始研究决定上大模型,先选用另外一家芯片和华为昇腾都进行了POC验证,得出结论是昇腾芯片在大多场景能持平,某些场景还能超越。另一方面,考虑华为在技术上的自主可控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上的快速发展,通过技术验证以后,最终选择了昇腾路线。

  2024年年中,中国太保建成了保险行业首个自主可控的支撑千亿级大模型优化的算力底座,达到智算中心建设的预期目标。基于昇腾算力底座软硬协同的优化技术,大模型训练的整网计算性能提升了30%。

  太保科技相关人士介绍,中国太保保险领域人工智能的探索启动比较早,当前已在30+业务场景中生产使用,累计调用量超2000万,正以每两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在快速增长。此外,也有不少应用走进了保险核心业务的复杂领域,且处理准确率和处理时效都超越人工处理。比如,在健康险理赔审核场景,准确率达到98%,分钟级完成审核,达到甚至超越人工审核水平,现在每月处理案件量在10万+,正在加速全量千万级全量覆盖。

  太保科技是首个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的保险科技公司,在支持中国太保“数智太保2.0”战略落地的同时,在自主创新领域,太保科技沉淀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基于全栈自主研发底座,打造了覆盖保险核心系统的改造、迁移一体化解决方案,可配合用户规划企业级系统建设。

  太保科技总经理魏骄华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下国际关税调整重塑着全球经贸格局,保险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科技出海作为前沿战略方向,对保险行业意义重大,尤其对于长期坚守科技战略的中国太保而言,更是深化海外业务布局、抵御关税波动影响的关键突破点。接下来,太保科技将加速国际化布局,依托全栈自主创新技术架构优势构建金融AI全球样板点,服务“一带一路”中资企业。

  随着算力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受益于人工智能,并且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中锻造出新的竞争力和创新点。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