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象屿:以资源掌控重塑全球产业链话语权
【来源:期货日报网】
编者按:当前全球大宗商品竞争的核心,正是围绕资源控制与定价规则的权力争夺。在这场“争夺战”中,厦门象屿成为提升中国在大宗商品定价体系话语权的关键推手。本期大宗商品周刊“企业出海启示录”将探索厦门象屿如何将这种资源把控能力复制到全球市场,成为连接中国制造与海外资源的关键枢纽。
从控股股东象屿集团重整前“亚洲铝王”忠旺集团,到参股三门峡铝业,再到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057,下称厦门象屿)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南山铝业国际首发上市股份——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折射出了厦门象屿从“供应链服务商”向“全产业链运营商”跃迁的战略布局。近年来,厦门象屿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展,切入生产制造环节,通过掌控生产环节,把牢产业链话语权。
锁定资源话语权
3月17日,东南亚氧化铝龙头南山铝业国际开启招股,其基石投资者名单中出现了厦门象屿的身影。根据南山铝业国际的招股说明书,厦门象屿通过旗下香港拓威贸易出资3.89亿港元参与认购。
“厦门象屿此次战略入股,既是对东南亚资源红利的提前锁定,亦是其贯通铝产业链的关键落子。”厦门象屿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依托南山铝业国际印尼基地的低成本铝土矿优势,厦门象屿可强化电解铝生产成本控制,平滑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盈利的冲击;另一方面,通过串联国内上游资源、中游制造及东南亚产能枢纽,构建“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加工”一体化产业网络,打破传统贸易商被动受制于周期的瓶颈;最终,借力南山铝业国际“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行业标杆地位,厦门象屿顺利嵌入中国铝产业出海的战略链路,以“采—运—产—销”的全链条服务闭环,主导东南亚至中国的大宗商品流动,重塑全球铝价值链竞争格局。
“资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命脉和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基石。”厦门象屿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一旦大宗商品关键资源被‘卡脖子’,不仅单个企业会陷入被动,整个产业链乃至国民经济安全都将受到冲击。”建立自主可控的资源保障体系,既是厦门象屿行稳致远的必然选择,更是服务“国之所需”的使命所在。
打通产业链,重塑价值链。在“资源投资+供应链整合”双轮驱动下,厦门象屿搭建起了覆盖开采、物流、加工的全链条服务网络,既为国内制造业锁定低成本资源,又以规模化储备和跨境调配能力对冲市场波动,其角色已超越传统贸易商,进阶为连接中国制造与海外资源的关键枢纽。
在新能源领域,锂作为“白色石油”的战略价值不断攀升,但锂矿资源分布不均、开发粗放、供应链割裂等问题却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桎梏。在这一背景下,厦门象屿以供应链服务商的角色切入,通过“资源整合+全链服务+属地赋能”的三维战略,在全球锂产业链中构建起独特竞争力,为中国企业破解资源“卡脖子”难题提供了创新样本。
早在2018年,厦门象屿就开始对全球锂矿资源进行重点布局——凭借对上游资源的强大开拓和整合能力,陆续打通澳洲、南美洲、非洲等地从矿石资源到选矿、冶炼、产成品销售的全流程供应链服务。
在日益发展、潜力逐渐释放的新兴市场非洲,厦门象屿用一套“集采中心+全链服务”的组合拳,重构当地锂矿产业生态。2022年,厦门象屿进军非洲市场,面对尼日利亚供应结构加速优化洗牌的局面,厦门象屿在阿布贾设立锂矿集采中心,帮助分散矿商解决销售渠道不稳定问题;并通过矿石质量分级体系,推动当地锂矿交易从“论堆卖”转向标准化定价;此外,依托厦门象屿全球物流网络,打造散货船点对点直达运输方案,相比以往常用的集装箱运输时间平均缩短了15天以上。
以集采中心为枢纽,厦门象屿利用自身强大的国际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将锂矿产业链的开采、流通两大环节串联起来。这套“象屿方案”成功地开拓了尼日利亚的锂矿“蓝海”,也为全球其他有资源潜力地区的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模式和成功范本。
构建全球物流版图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背景下,厦门象屿紧随“一带一路”倡议,围绕全球大宗商品资源地、流通地及消费地等产业集群拓展国际化线路,已形成中国—印尼物流通道、中欧班列双向运输通道、中国—越南物流通道、中国—泰国物流通道、非洲往返中国干线及内陆运输路线、全球大宗干散货运输通道等,构建了全球多式联运物流版图。
“在全球贸易格局重塑的背景下,稳定的物流通道已成为保障产业链安全的关键屏障。”厦门象屿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象屿在业内率先构建以“公、铁、水、仓”为核心、链接海内外市场的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实现了上下游资源的高效调配。这既是厦门象屿服务制造业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厦门象屿实现货权管控、夯实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石。
为解决境外“最后一公里”难题,有效帮助国内产品安全高效“走出去”,厦门象屿立足境外关键节点,积极布局海外仓。截至目前,厦门象屿已构建覆盖全球多个区域的物流服务体系,与超200家境外优质供应商合作,拥有超150个海外仓储节点,在越南、美国、荷兰等关键枢纽开展海外仓业务。针对铝和新能源产业链打造专业物流服务,聚焦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强化清关、仓储、配送一体化服务,为中国制造企业出海提供全方位物流支持。
在物流先行的基础上,厦门象屿还推动数智技术与产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叠加网络货运、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服务,实现链条上下游的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而在构建绿色能源国际供应体系的实践中,这些数智化创新应用正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针对光伏产品需求与区域车辆资源不匹配的难题,厦门象屿利用“智运”网络货运平台,整合货源、车源、路线等信息,协同水运、铁路及仓储物流服务,改变传统货运市场信息传递滞后难题,通过全程可视化追踪产品状态,保证产品交付时效性。针对新能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融资需求,厦门象屿推出“屿仓融”—光伏组件融资业务,开创了新能源行业数字化仓单质押融资的先河,帮助企业有效盘活库存,减少融资成本。
面对全球政治经济局势的复杂多变,全球大宗商品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均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基于新能源全球化业态发展的特征,专注构建‘物流先导+数智赋能+高度协同’的智慧供应链发展网络,以多式联运、一站式的物流服务网络为基础支撑,以数字化技术为优化手段,通过物流资源布局先行突破,以点成线、以线成面,形成全球化、智慧化、协同化的供应链新生态。”厦门象屿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不仅有效赋能行业上下游企业提升协同效率、提质降本、盘活资金、提升国际竞争力,且协同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的持续、安全、有效供应,为行业创新发展、降本增效、绿色转型及高质量发展贡献“象屿经验”。
“作为供应链龙头企业,我们始终秉持‘搭平台、促共赢’的发展模式,助力更多中国企业以更稳健、更高效的姿态开拓国际市场,与各方携手打造互利共赢的价值生态圈。”厦门象屿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共享厦门象屿在国内外布局的铁路、航运、仓储等核心物流资源,公司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合作伙伴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共同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供应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