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 鼓励现货交易场所模式创新

【来源:期货日报网】

在当前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4月18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印发《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进一步发挥试点地区先行先试作用,推动服务业开放提速加力。《工作方案》从重点服务领域开放、产业创新发展等多个维度制定了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清单,明确了155项试点任务。

其中一项引起了业界关注:在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国际竞争力方面,《工作方案》提出鼓励依托现有商品现货交易场所开展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推进符合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产能预售、订单交易等交易模式创新,建设符合国际惯例的大宗商品场外交易市场。

“目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时期,我国正在加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可以有效促进国际合作的交易结算体系。这需要我们构建起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交易产品,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效融合,形成中国价格,做好中国资产,讲好中国故事。”山东港口投控集团期现事业部市场总监冯益朋表示。

近年来,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对于产能预售、订单交易模式的创新探索解决了诸多企业的困扰,对于促进“两业”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上海钢铁交易中心平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多家生产企业的产能以订货额度合约的形式通过网上挂牌公开发行。通过这种产能预售的方式,卖家可以提前锁定客户,有序组织生产,实现产能优配;买家则能够提前锁定价格,在线上实现预订业务,保证准时到货,这样的销售方式令企业赞不绝口。

“产能预售是个性化定制的一种销售方式,在为钢铁交易提供全生命周期和配套服务的同时,有利于双方更方便快捷地经营,规避各种不确定因素,是落实‘保供稳价’要求的创新实践。”参与产能预售业务的太原钢铁集团业务人员如是说。

大宗商品市场交易不透明、灵活度低制约着行业发展。如何通过交易模式创新提高市场流动性,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2024年6月上线的“LNG订单通”让行业看到了新的可行性。

“LNG订单通”是天津国际油气交易中心(下称天津交易中心)在油气行业首创的一种新型订单交易模式。它是基于LNG商品预售和贸易市场现状,结合产业客户的实际需求,打造的一个“可转让的现货订单交易市场”。

“LNG订单通”具有提前锁量锁价、双向履约保障、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灵活自主等特点,能切实满足实体企业管理市场不确定性,高效、自主、灵活、便捷配置中短期资源的需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需求前置化、供应链协同化,可以显著提升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效率。具体而言,以市场化订单驱动产业链精准匹配,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通过服务嵌入制造环节增强跨境交付能力,有助于高附加值服务出口;依托数字化交易平台扩大服务业开放半径,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源集聚。总之,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通过交易模式创新和服务水平提升能强化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资源配置话语权,为服务业开放提供新型基础设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