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人”李振国两年前传递寒意 隆基绿能穿越“史上最强”周期风暴
【来源:东方财富】
长坡厚雪,道阻且跻。昔日被誉为“光伏一哥”的隆基绿能(601012.SH,以下简称“隆基”),正穿梭于光伏“凛冬”周期中。
4月29日晚间,隆基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各报告期内分别亏损86.17亿元和14.36亿元。过去一年多时间,由于供需错配,价格下滑,光伏行业进入近十年最为困难时期,隆基亦是如此。
实际上,早在2023年5月,隆基创始人、总裁李振国作为“吹哨人”的角色在SNEC期间向光伏行业传递了寒意。他当时预测,“今后两三年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并指出产能过剩可能发生在下个月,下个季度,也可能是下半年,甚至是明年才发生。”
如今,一语成谶。随着光伏产能陆续释放,2023年四季度至今行业集体遭遇了“史上最强内卷”冲击,造成的亏损规模远超此前三次行业周期波动。
既然早有预期,那么隆基做了什么?回溯隆基过去两年的动作,其于2023年9月向外界宣布:未来5—6年BC技术将成为晶硅电池的主流,将全力发展BC技术。2024年至今,隆基BC二代组件产品相继问世并完成升级。与此同时,隆基还进行了一轮组织变革、效率改革和业务转型,从而“重塑冠军气质、重拾奋斗精神”。
李振国在隆基25周年演讲时表示:“2025年,我们会努力改变这种局面,特别是到2025年下半年,我相信隆基一定会形成一个十分好的局面。”同时,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致股东信中也表示,隆基最困难的一年已经过去,并将迎接行业新的曙光。
“成就感最弱的一年”
2024年10月,钟宝申与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TCL中环董事长李东生、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受邀参加CCTV《对话》访谈。
在节目现场,受邀嘉宾均谈及行业周期波动带来的史无前例的业绩压力。据统计,2024年仅30家光伏上市企业的合计亏损便超过500亿元。
对于2024年业绩由盈转亏,隆基解释称,公司HPBC 2.0产品产量占比尚低,受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PERC和TOPCon产品的价格、毛利率持续下降,产能开工率受限,技术迭代导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参股硅料企业投资收益亏损,公司出现增量不增收、近十年来首度亏损的局面。
回望过去三年,光伏市场看似充满了需求增长和技术迭代的投资机会,但是新老产能规模之大,扩张速度之快,内卷程度之重,使得投资回报变现艰难。为争夺生存空间,愈演愈烈的低价竞争反噬着整个市场。
2024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持续下滑,甚至跌破成本价。减产、关厂、裁员等消息此起彼伏。
在此背景下,隆基仍一直位居全球硅片和组件第一梯队。2024年,公司硅片出货108.46GW(对外销售46.55GW),电池组件出货82.32GW。
但李振国坦言:“2024年是成就感偏弱的一年,内心经历了痛苦和纠结的过程。”与此同时,他也内心清楚,“时至今日,让所有人更长远地端好清洁能源这碗饭,就是今后最大的责任。”
赤裸裸的现实改变李振国的一些观念。他谈到,如果对“社会、员工、客户、股东”进行排序,过去他会把“社会”排在第一位,而如今可能会把客户放在第一位。
李振国认为:“只有首先要保障企业能够生存下去,更好地生存才能够为所有的相关方带来真正的价值,才能有机会让社会更加美好。”
过去几年,隆基一直在对标华为,学习其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和管理,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科学管理体系。
这在2024年隆基开展的组织变革方面也有所体现。隆基提出了精兵简政、降本增效。一是要求减少层级,让公司的资源能够直达现场、直达客户,减少中间“二传手”岗位和环节;二是要求更多的中后台压向一线,围绕着客户去做服务;三是采用更多的项目制,提升组织的敏捷性,应对市场的多种变化;四是开展必赢项目,牵动整个公司的作战氛围,重拾奋斗精神。
从管理效能上看,2024年,隆基营业成本764.40亿元,同比下降27.54%,其中管理费用34.30亿元,同比2023年的49.15亿元,下降30.22%。
基于对行业形势的预判,隆基重视保持现金稳定,财务稳健,将资源聚焦于企业核心焦点上。
仅从现金储备和负债指标上看,截至2024年期末,隆基资产负债率为59.83%,有息负债率19.49%,货币资金为531.57亿元。相比同行竞争者,偿债压力小,现金储备更宽裕。
另外,隆基提早放慢了投资节奏,在全球范围内考虑投资生态化转型,注重长期投资价值。钟宝申在致股东信中提到,为更好适应变化,公司在美国以参股和管理输出形式,为长期客户Invenergy赋能。同时,为英发、平煤等同行赋能,公司共同投资扩大BC产能,做大BC生态。
不浪费一场周期
过去三年里,隆基“剑走偏锋”,舍弃了大规模扩产TOPCon技术产能,而将更多资本用于BC技术的创新开发与投资。在隆基看来,TOPCon技术的生命周期会显著短于上一代PERC技术,而且由于短时间内产能规模巨大,产品会变得高度同质化,投资收益面临未赚钱就过剩的风险。
钟宝申认为,基于现在行业的供需关系,只有创新才能看到繁荣,在没有其他意外因素的干扰下,没有创新则没有机会。
事实上,在2024年TOPCon产品出现供需失衡,饱尝同质化竞争之苦时,隆基一代又一代BC技术新品已经横空出世。
自从2023年9月,隆基官宣全力发展BC技术以来,其已连续从HPBC1.0迭代至HPBC2.0技术阶段,并推出了应用于不同场景的组件新品。从基于HPBC1.0而生的Hi-MO X6防积灰组件、Hi-MO X6双玻耐湿热组件、Hi-MO X6别墅款组件、Hi-MO X6 Max组件、Hi-MO X10组件,到基于HPBC 2.0的Hi-MO 9组件和Hi-MO X10组件以及最新升级产品,隆基实现了HPBC产品的效率和性能大幅提升,解决了量产成本的挑战。
截至目前,隆基HPBC系列组件订单已累计出货30GW(2024年出货17GW),储备订单规模突破40GW大关,市场版图覆盖欧洲、中东、亚太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根据2025年出货目标,预计隆基组件出货量80—90GW,其中BC组件出货占比将超过25%。在产能升级上,预计2025年年底公司HPBC 2.0电池、组件产能约50GW,且未来一年电池量产成本有望与TOPCon平齐,甚至低于TOPCon。
钟宝申曾表示:“2024年被视为隆基最为艰难的一年,但公司凭借BC技术新品的不断推出和市场认可度的提升,预计将在2025年率先回到增长轨道。”
关于BC技术的抉择,李振国表示,隆基从来不是刻意地追求特立独行,在意的是追求的这条道路是否正确。就像当年选择单晶技术路线,隆基认为这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BC技术是未来具有绝对竞争力的一项技术,隆基一定要投入精力。
过去十余年,隆基坚持第一性原理,利用技术创新,重塑了产业逻辑。特别是2006年,隆基笃定选择单晶技术路线,带领整个行业走向了单晶主航道。随后,隆基实现RCZ技术突破,引领金刚线切割技术导入,推广PERC电池技术和双面发电技术,真正推动了光伏降本增效,驱动了产业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隆基的业绩和股价双双飙升,并在2021年市值突破5000亿元,演绎了一个创新驱动技术变现的财富神话。
如今,隆基引领BC技术变革,试图带领行业开启又一个新纪元。目前,BC技术生态阵营正在不断壮大,包括一道新能、正泰新能、高景太阳能、爱旭股份、英发和平煤等不少光伏企业也陆续更新BC技术进展。业内预测,2025年SNEC展会上,BC产品将被陆续展示推出,成为行业年度的一大亮点。
BC技术能否成为市场主流尚不可知。但值得肯定的是,隆基重视技术创新,拥有重金砸研发的决心。
过去五年来,隆基累计研发投入235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约50亿元。仅从HPBC 1.0到HPBC 2.0,隆基累计投入超过20亿元研发资金。截至目前,隆基仍然是单结晶硅电池和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两大赛道效率世界纪录的“双料冠军”,并不断刷新纪录。
“最困难一年已经过去”
当前,多数光伏企业的日子仍然并不好过。2025年第一季度,即使龙头企业也普遍亏损10亿元以上。隆基绿能则亏损14.36亿元。
在业绩说明会上,钟宝申表示,因为公司在2024年做了很多工作,相信2025年会出现明显好转,希望隆基可以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扭亏。
李振国此前也表示,2025年,隆基会努力改变局面,特别是到2025年下半年,相信隆基一定会形成一个十分好的局面。
“首先,是隆基最先进的BC产能已经在2025年下半年具备规模;其次,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组织变革、效率改革和业务转型已经出现成效。所以,在2025年下半年,隆基将以一种新的姿态,重新回到最具竞争力、最精干的状态,继续走向未来。”李振国说。
事实上,进入2025年,国内外光伏市场环境变得更为复杂。
就国内而言,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相关部门和组织陆续通过一系列举措调整供给侧,化解“内卷式”恶性竞争问题。彼时,通过光伏企业自律减产和限价,产品价格有所企稳。
2025年2月,随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出台,使得短期市场需求前置并催发“抢装潮”,产品价格短时抬升。但该政策也使得新能源项目的投资逻辑生变。如今,光伏产品价格又呈现回落之势。业内普遍认为,后市仍需要关注下半年国内集中式项目启动情况和海外需求变化,以及市场竞争情况。
从国外来看,继美国对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发起的新一轮“双反”调查后,又向全球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此外,印度 ALMM 清单生效,巴西、南非对光伏产品进口加征关税等一系列贸易壁垒加码,也给光伏企业“出海”增添了不确定性。
而从隆基2024年全球市场表现看,公司组件业务渠道下沉与价值推广取得成效:中国、欧洲集中式市场占有率居首;美国合资组件工厂满产满销,带动美国高价值市场出货强势增长;新兴市场塑造品牌、渠道优势卓有成效,中东、非洲地区组件销量大幅增长76%,亚太新兴重点市场巴基斯坦销量同比激增136%。
展望2025年,钟宝申判断,整个市场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由于2024年增幅较大,叠加2025年的不确定因素,2025年市场需求可能是没有增量的一年,或持平,或微增。另外,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目前东南四国以及老挝、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地的输美产品受到一定影响,同时美国本土市场规模也存在不确定性,仍需要继续观察。
“隆基最困难的一年已经过去。”钟宝申在致股东信中表示,隆基将用针对客户差异化痛点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最具竞争力的成本,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全球布局的开放式产能生态,穿越周期,适者生存,迎接行业新的曙光。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