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千,在尼泊尔可以爽到什么程度?

【来源:虎嗅网】

这几年,很多年轻人的日子都不好过

究其原因也简单,身边物价越来越高,就像是坐了火箭一样往上窜升;但工资却仿佛陷入了粘滞的时光,远远没有跟上物价飞涨的速度。维持自己想要的生活,经常是收不抵支

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不够努力?

当然不是!

对于普通人来说,在一座城市生活,收支大体平衡才会是常态。但有人这时会发现,如果我们跳出既有的生活圈子,将生活和赚钱的地方分开,也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生活体验。

因此现在的年轻人,诞生出了一种新的活法:地理套利

一、什么是地理套利?

其实地理套利早就不是新概念了,很早就流行于欧美——赚着美刀或者欧元,然后到物价低下的地区甚至第三世界国家去生活消费,享受汇率差带来的便利性。

这样的生活,近些年在国内也开始流行,并为一些偏远城市注入新鲜血液。早些年的鹤岗、大理,最近开始爆火的淄博,都属于这一类范畴。

但随着时间推移,曾经的快乐老家,慢慢也会因为新新移民的越来越多而开始走上旅游城市的老路,开始有了针对外地人的物价上涨。对应的镰刀,悄然而生。

怎么办?

我的答案是——跑!一个地方不再快乐了,那当然就要寻找下一个快乐老家了!

国内的镰刀多了,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人,把目光投向海外——比如说,我这两个月所在的国家,尼泊尔!

尼泊尔是一个很典型的第三世界国家,同时也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口2900万,GDP总量却只有410亿,甚至还曾经短暂倒退过一段时间。在这里,全国80%的人口都从事农业生产,粮食基本自给自足,工业基础几乎没有。尼泊尔经济上唯一比较亮眼的,是近些年发展的旅游业。

近些年尼泊尔大力发展旅游业后,旅游所占的GDP比重也在逐年上涨。根据商务部的一则发文显示,2024年尼泊尔入境游客人数高达114万,创下823亿卢比的成绩,比上年提高了1/4,占全国GDP总量的6.6%。

与此同时,尼泊尔《加德满都邮报》的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尼泊尔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折合人民币大约为10467.18元,再换算下来,月均872元。

可以说,月入只要超过两千,你在这里就秒杀了大部分人。而国内月入三千的苦逼打工人,如果同等的收入放在尼泊尔——恭喜你,你已经彻底成为了高收入人群,在这里请尽情地挥霍吧!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疫情后短短几年,中国人来到尼泊尔做生意、旅行、甚至是旅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尼泊尔超低的物价、廉价的兴趣班和对国人相对友好的环境,已经让这里成为了一个中国人地理套利的新兴“快乐老家”。

二、尼泊尔的物价,到底有多快乐?

加德满都的泰米尔区,作为尼泊尔的老牌商业区和游客聚集地,往往是许多外国人第一站的首选,中国人自然也不例外。

走进泰米尔区,第一个感受就是落后,以及尘土飞扬。

这里像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郊区——有些破落褪色的平房、四处飞驰的摩托车、繁华与复古交织。位于泰米尔区二街是加德满都最大的“唐人街”,在这里,中餐馆、华人商店、旅馆随处可见。

泰米尔二街的中国餐馆

但这里的中餐馆,价格其实没有想象中的昂贵——充其量也就是和内地差不多。一碗拉面15块,一份满是肉的炒拉条子25,单人的自助火锅只要50一个人,里面很少见到本地面孔。

尼泊尔本地中餐馆拉面

而如果你习惯了尼泊尔本地餐饮的话,那价格则会跌入你认知的谷底——尼泊尔本地的国民食物MoMo像极了中国的饺子,通常有蔬菜、牛肉和鸡肉三种,但在本地人的聚集区往往只需要100NPR,折合人民币大约五块一份(当地黑市换汇19.5NPR:1CNY)

加德满都街头菜单

是的,你没有看错。在这里,五块钱能吃到一份货真价实的牛肉饺子

加德满都本地生活区的物价

Buff MoMo,像极了我们的牛肉饺子

而其他食物的价格,同样也在谷底的区域内徘徊。两块钱一杯的奶茶咖啡,同样五块钱的炒面、炒饭、十块钱一份的Dal Bhat(鸡肉豆汤饭)——至少在饮食上,尼泊尔的开销之低,可以让国内最贫穷的打工人过来也毫无任何负担压力。

Dal Bhat(鸡肉豆汤饭)可以无限续

加德满都周末集市的面包

尼泊尔的住宿也消费低到几乎只有国内的一半,在这里,你可以轻松住到30一天还包早餐的青年旅舍,甚至是40一天的民宿标间。若是谈包月的话,那价格甚至还可以更低。

Booking上的加德满都住宿,折算成人民币

国人来尼泊尔旅居,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报培训班

英语、咖啡、烘焙、音乐……尼泊尔的培训班比起国内的五花八门来说一点也不逊色。小红书上随便一搜,就可以见到分享尼泊尔培训班的博主。

300/月的英语培训班、200/月的吉他,哪怕是在国内被炒上天价的一对一英语私教,在这里也可以花600/月左右轻松找到,而同样价格放在北京,甚至还不够一个985大学生私教一晚上的花费。

笔者认识的一位小红书博主“九九”,她大概一个月前来到尼泊尔,第一件事便是找了一个本地的咖啡培训班,学习自己感兴趣了很久的咖啡课程。而同一个小班当中,五个学生里有四个都是中国人。

尼泊尔的培训班,已经逐步“中国化”

当然,尼泊尔也绝非是表面上看起来这么便宜。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尼泊尔地缘上夹在中印两个大国之间,这注定了尼泊尔对外贸易极其困难。

相当数量的进口商品在尼泊尔的售价都远超国内——可乐一瓶五块钱,啤酒更是卖出了天价,哪怕是最便宜的本土廓尔喀啤酒,一听也在18人民币左右,进口啤酒更是动辄二三十——因为尼泊尔啤酒原材料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在尼泊尔想要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宿醉”,恐怕是专属于富人才有的生活了。

尼泊尔的酒柜

三、“佛系”的国度,真的幸福吗?

作为佛陀释迦牟尼的出生地,尼泊尔不仅物价很低,生活节奏也很“佛系”

在这里会遵守时间观念和内卷的似乎只有中国人,对尼泊尔本地人来说,他们度过的就像是粘滞的时光——早八的概念在这里是没有的,政府部门往往慢吞吞到十点才开门营业,就这样还不耽误午休,晚上到了七八点大多数便关门歇业。哪怕是加德满都市中心,也会迅速安静成了一片“鬼城”。

内卷?尼泊尔人的人生词汇里,似乎永远没有这个词汇。

不少中国人来到这里,没过多久也会迅速被这慢节奏的生活所感染,开始享受起这里的时光来。

尼泊尔的狗都在摆烂

在网上,提到尼泊尔,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全世界幸福感最高的国家”,好像这样一个根植了信仰的国度,始终拥有超脱物质烦恼的生活。

加德满都斯瓦扬布纳佛寺

但真正来到了尼泊尔,也许你会发现并非如此——跳开“地理套利”幸福感的背后,是大幅度落后的医疗条件和空气质量,以及极其停滞的发展水平

截止2023年,尼泊尔仍然拥有着亚洲倒数第七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在他后面的仅有也门、阿富汗、叙利亚等战乱国家。全民医保覆盖率仅仅26.54%,本地人看不起病,外国人看病价格是本地人的三倍——花了钱却享受不到国内三分之一的医疗水平。这同样也是尼泊尔的现状。

2023年,尼泊尔人口净流出移民则达到了恐怖的40.97万人,这对于一个只有29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是一个高得离谱的比例。在大量涌入“地理套利”移民的同时,尼泊尔人却在疯狂地想出去。

世界银行尼泊尔数据

围城内的人想出去,围城外的人想进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尼泊尔。

在加德满都呆了一个月的时间,除了去各个景点转转之外,还意外遭遇了一场游行。尼泊尔素来有相当数量的印度教信徒,他们一直在致力于复辟君主制——对,甚至不是君主立宪制,就是君主制。

2025年3月28日,要求复辟君主制的保皇党队伍和支持共和制的游行队伍相撞,继而爆发激烈冲突,造成2死多伤。类似的冲突,这些年来在尼泊尔各地早已上演过多次,原因多数是尼泊尔人民对生活现状的不满,以及对印度教的狂热追崇。

他们看似平淡的生活,其实更多是源自于尼泊尔社会发展停滞的不得已而为之。撕开“躺平摆烂”式的日子表面,尼泊尔人民的生活,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幸福

作为在这里“地理套利”式生活的一员,在加德满都时间久了,我也认识了一些尼泊尔本地的朋友。其中有一位男孩是我在斯瓦扬布纳参观时认识的,他借用了我的相机,给自己的妈妈拍了几张照片。

可是当他知道我是因为尼泊尔便宜,才选择来这里生活一段时间的时候,他眼中露出了却是深深的不解和诧异。因为在他的价值观里面,中国的生活远远比这里要好出太多了,对于国人“地理套利”模式的生活,他绞尽脑汁也无法理解,更何谈感同身受。

他说,他还在读大学,大学毕业以后想离开尼泊尔。这里的天空有限,他想去看看更广阔的山的另一边。

谈话这一瞬间,我们明明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却好像相隔着两个世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行星球 (ID:huanxingxingqiu),作者:徐以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