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直邮”结束:小卖家暂停发货 平台加码海外仓

【来源:东方财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董静怡上海报道

  “小额豁免取消,靴子还是落地了,”来自深圳的跨境电商卖家林旭(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上周已经暂停发货了,没发货的订单也退款了。”

  上周,多家物流公司针对美国小额豁免政策取消作出调整,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还加上了高额的预收税金。林旭在这时选择了暂停观望,利润本就薄,这样算下来的物流费用比产品售价还贵。

  此后也一直没有等来反转。据央视新闻,5月2日,美国正式终止了对来自中国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包裹给予免征关税的政策。

  过去,以Temu、SHEIN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借着直邮模式在美国实现了迅速扩张,对于林旭这样的资金实力有限的中小型卖家而言,也更容易借此政策将商品销售到美国市场。

  免税待遇取消,改变了部分跨境电商的运营环境和成本结构,这迫使众多企业重新评估其商业模式和物流策略。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成本地震”中,卖家和平台们或选择涨价以转嫁成本,或加速布局海外仓,或转向美国以外的市场。

  而行业洗牌也在所难免。

  成本涨,时效降

  800美元小额免税政策(De Minimis)原本是美国2016年将最低免税门槛从200美元提高到800美元后实施的一项便利措施,旨在简化低价值商品的通关流程,促进小型跨境贸易。这项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全球跨境电商的发展,特别是为中国中小卖家直接面向美国消费者销售商品提供了便利通道。

  800美元的金额范围几乎涵盖了中国跨境小包的绝大多数类目,包括3C、服饰鞋包、日用百货、小家电等等,在不缴纳关税的情况下进入美国市场,价格优势得以保留。

  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数据,2024年美国处理了超过13亿件最低限度货物,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跨境电商平台。这一数字与800美元免税实施前的2015年的1.39亿件相比,有超10倍的增加。

  此前,Temu、SHEIN普遍通过这一政策实现较高的价格优势,亚马逊、eBay等电商平台上的中小卖家也是该政策的长期受益者。

  该政策曾在2月初被短暂取消,均辉集团跨境电商总经理罗潇栩向记者表示,当时不少卖家陷入焦虑,纷纷取消了手头的包机仓位,导致此前谈妥的年度空运合约被取消,市场上本来很抢手的空运仓位突然释放了出来。

  不过,由于美国海关系统不堪重负,导致数百万包裹积压,特朗普政府被迫在2月7日宣布暂缓执行。卖家们虽然仍有不安,但普遍维持原有的发货模式。直到4月2日,一直悬而未决的“800美元小额豁免”政策确认取消,宣布5月2日执行。

  对于长期依赖“免税直邮”模式的中国卖家和平台而言,免税政策的取消无异于一场“成本地震”。

  新政策显示,从中国销往美国的800美元以下小额邮政包裹,均须缴纳其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值得注意的是,800美元以下的包裹中还有大部分是通过非邮政渠道,这意味着其需要缴纳最新的高额关税。对于此前关税为0的跨境电商来说,是成本的大幅上升。

  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尝试T01(标准报关)和T11(简易报关)模式作为替代。有行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政策取消前给了一个月的调整期,一些平台和服务商在这个月里一边继续用T86免税通道出货,一边用少量的货测试 T11和T01是否可以跑通。

  具体来看,T01适用于所有进口货物,但需要缴纳较高的税费,且报关程序较为复杂,需要提交包括原产地证在内的多项文件;T11用于货值在2500美元以下的商品,清关速度相对较快,需要额外至少每单2.6美元的商品处理费用,被看作是最有可能承接T86的清关模式。

  “不过,T11的检验清关在原则上仍是一单一单进行处理,从申报作业到由此清关方式产生的费用,以及清关时效,相较于原本的T86模式,都会出现变化。具体而言,其清关时效会变长,成本也会有所增加。”万邑通集团副总裁汪思杰向记者表示。

  普通卖家们则普遍只能依赖于物流服务商,有合适的方式就发,没有只能作罢。有卖家向记者表示,4月底,物流公司往美国发货的费用基本都涨价了。

  此外,近段时间里,空运包裹的查验率也在上升,这会显著影响清关速度。跨境电商讲究时效,不少卖家已经暂停了发往美国的小包业务。

  “我们看到,快临近5月1号,很多都停掉了。”罗潇栩向记者表示,“刚好也是‘五一’假期,很多卖家准备在假期末再观察观察情况。”

  行业洗牌

  未来如何应对呢?

  “羊毛出在羊身上”,短期内,部分卖家和平台采取了涨价的措施。

  此前,电商平台Temu、SHEIN均已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SmartScout数据也显示,亚马逊平台有近千种商品涨价,包括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幅为30%。

  但对于卖家来说,涨价也意味着风险。“为维持利润,卖家需要核算成本后去提高商品售价,但提价也要考虑现实原因,加价后是否会超出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承受范围,消费者购买意愿降低,那销量又会下滑。”浙江艺路优跨境贸易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丁玲超向记者表示。

  从中长期看,T86取消之后,海外仓比例会增加。

  “如果产品销量比较稳定的且不想放弃美国市场的直邮卖家,那还是会去转海外仓的。达到一定销量的一般来说前期也已经在布局海外仓发货。”丁玲超向记者表示。

  相较于直邮模式,海外仓模式则是指卖家提前将商品批量运输到海外仓库存储,当收到订单后再从海外仓直接发货给当地买家,可极大缩短物流的时效,一般地区可以做到次日到一周内完成投递。

  从平台动作也可以看出,过去一年里,Temu、SHEIN等平台都在力推“半托管”模式,拓展海外仓有备货、有海外现货、能履约的卖家,加大招商力度。近段时间里,Temu美区的流量已经在向半托管倾斜。业内分析认为,小额免税取消,半托管模式可能成为主流。

  但直接转向海外仓并非易事。过去,做直邮的卖家们不存在库存压力和资金周转风险,采用海外仓模式则意味着成本的前置化,可能需要提前投入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囤货,且需承担货物滞销的风险。这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卖家群体来说,仍有难度。

  “将库存放置于海外,对于众多商家而言,需要在管理和资金风险方面进行更细致的考量。”汪思杰向记者表示。海外仓需要商家精准预测市场需求,否则容易出现库存积压或缺货的情况。如果市场需求波动较大,可能导致库存滞销,增加仓储成本。

  受该政策变动影响较小的,则是原本就有海外仓布局的卖家群体。宁波优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曦向记者表示,他们美国的业务没有停转,目前美国海外仓的存货还有50%左右,还可以从加拿大等其他地区的海外仓补货。

  王曦向记者表示,竞争之下,这就是一场行业洗牌。

  从行业结构看,政策变化将加速市场整合——资金实力雄厚、供应链成熟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有能力承担新增成本并快速调整策略,而中小卖家则面临较大生存压力。难以抵抗的卖家选择暂停观望,或就此放弃美国市场。

  业内普遍认为,小额豁免取消是大势所趋。这也预示着跨境电商更加成熟、规范发展阶段的开端。

  未来,直邮模式不会消失,但将更多服务于高价值、高利润商品;“海运+海外仓”或会成为主流选择,带动海外仓网络的全球化布局。长远看可能是中国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开端,品牌化、合规化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税直邮”结束:小卖家暂停发货 平台加码海外仓

【来源:东方财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董静怡上海报道

  “小额豁免取消,靴子还是落地了,”来自深圳的跨境电商卖家林旭(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上周已经暂停发货了,没发货的订单也退款了。”

  上周,多家物流公司针对美国小额豁免政策取消作出调整,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还加上了高额的预收税金。林旭在这时选择了暂停观望,利润本就薄,这样算下来的物流费用比产品售价还贵。

  此后也一直没有等来反转。据央视新闻,5月2日,美国正式终止了对来自中国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包裹给予免征关税的政策。

  过去,以Temu、SHEIN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借着直邮模式在美国实现了迅速扩张,对于林旭这样的资金实力有限的中小型卖家而言,也更容易借此政策将商品销售到美国市场。

  免税待遇取消,改变了部分跨境电商的运营环境和成本结构,这迫使众多企业重新评估其商业模式和物流策略。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成本地震”中,卖家和平台们或选择涨价以转嫁成本,或加速布局海外仓,或转向美国以外的市场。

  而行业洗牌也在所难免。

  成本涨,时效降

  800美元小额免税政策(De Minimis)原本是美国2016年将最低免税门槛从200美元提高到800美元后实施的一项便利措施,旨在简化低价值商品的通关流程,促进小型跨境贸易。这项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全球跨境电商的发展,特别是为中国中小卖家直接面向美国消费者销售商品提供了便利通道。

  800美元的金额范围几乎涵盖了中国跨境小包的绝大多数类目,包括3C、服饰鞋包、日用百货、小家电等等,在不缴纳关税的情况下进入美国市场,价格优势得以保留。

  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数据,2024年美国处理了超过13亿件最低限度货物,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跨境电商平台。这一数字与800美元免税实施前的2015年的1.39亿件相比,有超10倍的增加。

  此前,Temu、SHEIN普遍通过这一政策实现较高的价格优势,亚马逊、eBay等电商平台上的中小卖家也是该政策的长期受益者。

  该政策曾在2月初被短暂取消,均辉集团跨境电商总经理罗潇栩向记者表示,当时不少卖家陷入焦虑,纷纷取消了手头的包机仓位,导致此前谈妥的年度空运合约被取消,市场上本来很抢手的空运仓位突然释放了出来。

  不过,由于美国海关系统不堪重负,导致数百万包裹积压,特朗普政府被迫在2月7日宣布暂缓执行。卖家们虽然仍有不安,但普遍维持原有的发货模式。直到4月2日,一直悬而未决的“800美元小额豁免”政策确认取消,宣布5月2日执行。

  对于长期依赖“免税直邮”模式的中国卖家和平台而言,免税政策的取消无异于一场“成本地震”。

  新政策显示,从中国销往美国的800美元以下小额邮政包裹,均须缴纳其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值得注意的是,800美元以下的包裹中还有大部分是通过非邮政渠道,这意味着其需要缴纳最新的高额关税。对于此前关税为0的跨境电商来说,是成本的大幅上升。

  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尝试T01(标准报关)和T11(简易报关)模式作为替代。有行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政策取消前给了一个月的调整期,一些平台和服务商在这个月里一边继续用T86免税通道出货,一边用少量的货测试 T11和T01是否可以跑通。

  具体来看,T01适用于所有进口货物,但需要缴纳较高的税费,且报关程序较为复杂,需要提交包括原产地证在内的多项文件;T11用于货值在2500美元以下的商品,清关速度相对较快,需要额外至少每单2.6美元的商品处理费用,被看作是最有可能承接T86的清关模式。

  “不过,T11的检验清关在原则上仍是一单一单进行处理,从申报作业到由此清关方式产生的费用,以及清关时效,相较于原本的T86模式,都会出现变化。具体而言,其清关时效会变长,成本也会有所增加。”万邑通集团副总裁汪思杰向记者表示。

  普通卖家们则普遍只能依赖于物流服务商,有合适的方式就发,没有只能作罢。有卖家向记者表示,4月底,物流公司往美国发货的费用基本都涨价了。

  此外,近段时间里,空运包裹的查验率也在上升,这会显著影响清关速度。跨境电商讲究时效,不少卖家已经暂停了发往美国的小包业务。

  “我们看到,快临近5月1号,很多都停掉了。”罗潇栩向记者表示,“刚好也是‘五一’假期,很多卖家准备在假期末再观察观察情况。”

  行业洗牌

  未来如何应对呢?

  “羊毛出在羊身上”,短期内,部分卖家和平台采取了涨价的措施。

  此前,电商平台Temu、SHEIN均已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SmartScout数据也显示,亚马逊平台有近千种商品涨价,包括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幅为30%。

  但对于卖家来说,涨价也意味着风险。“为维持利润,卖家需要核算成本后去提高商品售价,但提价也要考虑现实原因,加价后是否会超出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承受范围,消费者购买意愿降低,那销量又会下滑。”浙江艺路优跨境贸易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丁玲超向记者表示。

  从中长期看,T86取消之后,海外仓比例会增加。

  “如果产品销量比较稳定的且不想放弃美国市场的直邮卖家,那还是会去转海外仓的。达到一定销量的一般来说前期也已经在布局海外仓发货。”丁玲超向记者表示。

  相较于直邮模式,海外仓模式则是指卖家提前将商品批量运输到海外仓库存储,当收到订单后再从海外仓直接发货给当地买家,可极大缩短物流的时效,一般地区可以做到次日到一周内完成投递。

  从平台动作也可以看出,过去一年里,Temu、SHEIN等平台都在力推“半托管”模式,拓展海外仓有备货、有海外现货、能履约的卖家,加大招商力度。近段时间里,Temu美区的流量已经在向半托管倾斜。业内分析认为,小额免税取消,半托管模式可能成为主流。

  但直接转向海外仓并非易事。过去,做直邮的卖家们不存在库存压力和资金周转风险,采用海外仓模式则意味着成本的前置化,可能需要提前投入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囤货,且需承担货物滞销的风险。这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卖家群体来说,仍有难度。

  “将库存放置于海外,对于众多商家而言,需要在管理和资金风险方面进行更细致的考量。”汪思杰向记者表示。海外仓需要商家精准预测市场需求,否则容易出现库存积压或缺货的情况。如果市场需求波动较大,可能导致库存滞销,增加仓储成本。

  受该政策变动影响较小的,则是原本就有海外仓布局的卖家群体。宁波优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曦向记者表示,他们美国的业务没有停转,目前美国海外仓的存货还有50%左右,还可以从加拿大等其他地区的海外仓补货。

  王曦向记者表示,竞争之下,这就是一场行业洗牌。

  从行业结构看,政策变化将加速市场整合——资金实力雄厚、供应链成熟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有能力承担新增成本并快速调整策略,而中小卖家则面临较大生存压力。难以抵抗的卖家选择暂停观望,或就此放弃美国市场。

  业内普遍认为,小额豁免取消是大势所趋。这也预示着跨境电商更加成熟、规范发展阶段的开端。

  未来,直邮模式不会消失,但将更多服务于高价值、高利润商品;“海运+海外仓”或会成为主流选择,带动海外仓网络的全球化布局。长远看可能是中国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开端,品牌化、合规化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