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视频博主流量变现难
【来源:虎嗅网】
去年的时候,一个肯尼亚当地视频博主找到我公司,说是可以给我的洗衣粉做推广,我看了看她的TikTok视频账户,她竟然有三十多万粉丝。她本职是做二手衣服的,兼职拍视频推销各种产品,她还没有多少粉丝的时候竟然拍了一条推广我产品的视频,我看了看流量还挺高。我一开始以为这种推广要很多钱,没想到她开口要五万先令,合人民币两千七百多块,我还了个价,每个月三万块(先令),合人民币一千六百块达成。她已经很高兴了,她很意外能够谈成,我也很意外能够达成,要是在中国,假如你有三十万粉丝,基本是不愁广告了,而且价格很高。
很多人以为,在非洲做内容创业,是一片“红利洼地”。但现实告诉我们:流量可以爆,钱包却可能干瘪。尤其是短视频和直播电商这条路,在非洲,真没你想得那么顺。
在肯尼亚、尼日利亚、乌干达,一大批年轻人每天创作段子、街头采访、美食分享、非洲风景,内容原创性强、播放量高,有人视频轻松几十万甚至百万播放。
但他们的收入却是这样的:YouTube广告单价远低于欧美,TikTok不开放创作者基金、不支持直播挂商品链接;广告合作不规范、结算难、支付延迟;本地观众不买单、不消费内容,只围观、只点赞;提现系统碎片化,PayPal、M-Pesa、银行转账之间问题重重。他们不是不努力,是系统不给机会。
抖音非洲直播流量受限,“看得见,播不远”。抖音(TikTok)在非洲用户基数非常大,但平台在非洲的流量策略、功能部署是“保守”的,直播权开通门槛高,很多博主申请多年无果;即使开通直播,流量分发严重受限,只有本地极少数红人账号能获得推荐;中国账号“漂洋过海”播非洲,流量会被平台压缩,直播间人气始终起不来;更关键的是——直播不能挂商品链接,没有“TikTok Shop”,即使有粉丝,也无法带货变现。
所以在非洲,“直播”更多是表演或交朋友,而不是赚钱的手段。中国博主也撑不住,陆续撤离非洲,曾经一批怀揣梦想的中国博主来到非洲,试图通过短视频讲述非洲故事,打通跨境电商的内容链路。
他们的视频很火——非洲日常、乡村探店、民族文化、创业故事,播放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他们一度是中非网络内容连接的重要桥梁。但结果却出乎意料,比如“非洲十年”,一个专注东非生活记录的博主,视频播放过亿,因变现困难、广告收益有限,2024年宣布回国发展,转向国内品牌合作、线下演讲。“非洲小五”,以幽默方式展示非洲日常生活,尝试过带货和品牌推广,但因物流、支付、客户服务无法落地,无奈暂停非洲业务,回国转型。其他一些在乌干达、坦桑做“电商+内容”的小团队,也陆续撤离,原因都一样:做得火,赚不到。他们用脚投票,说明了一个现实:光有播放量,没有平台生态、没有闭环系统,内容就是义务劳动。
电商闭环在非洲,是断裂的。中国电商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完整的“内容—下单—支付—配送—复购”闭环,而非洲是这样的,内容(视频火了),观众想买没有挂链 / 没有平台,让你发WhatsApp,对方没有付款方式 or 地方不送货,流量白白浪费,即使你是百万粉丝网红,也变不了现。
实体网和网络的竞争也是大问题,主要是商会不满和法规不清,网络电商的快速崛起开始引发传统商人的抵触与反弹,本地商会认为线上卖家扰乱市场秩序,不交税、不请人、不租铺;多地出现地方议员要求平台卖家注册营业执照、纳入本地税收系统的提案;部分行业协会游说政府对TikTok带货施加监管限制,阻止“灰色电商”侵蚀传统渠道。跨境中国商人被迫以个人身份、临时身份运营,无合法身份经商风险高。与此同时,肯尼亚法律对网络销售、KOL变现、电商监管仍属灰色地带,缺乏统一判定标准。
面对种种限制,有的中国商人另辟蹊径选择了避开平台,走独立站路线,用 Shopify / WordPress 自建网页商城;社群+Facebook群组+WhatsApp拉人下单;本地M-Pesa收款、摩托车送货。这种方式灵活、自主,但缺乏流量引擎、缺少售后保障、抗风险能力弱,你能活下来,但很难做大,但也有闷声发大财的那种,甚至团队在国内远程操作网页,然后各大国际网站买流量引导到自己网站。
非洲不是没机会,而是你得先接地气,再讲规则。内容有了,要等平台功能跟上,流量爆了,要先建支付和物流,商业逻辑要跑通,得慢慢搭桥,不是硬砸渠道。这么说吧,肯尼亚目前最受欢迎的还是明星代言那种模式,甚至电视和广播广告仍然很流行,高速路旁边那种大幅海报广告一个月得两万多人民币,这种传统的推销模式反而受欢迎,总体来说还没有进入电商时代,跨境电商更是难上加难,最多发发国际快递而已。
最近刷视频刷到一个中国博主在肯尼亚做MCN公司,真的佩服这样敢于尝试的人,他们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有个中国朋友曾经在卢旺达有四五百万粉丝,团队很大,做举牌视频,后来不让干来到肯尼亚做工厂,他那时没有赶上流量红利时代,后来的卢旺达青年什么的都是他以前带的小弟,那些唱中文歌、跳舞的等等,不过那些也只能回国变现。目前开非洲直播间的慢慢多了起来,那种类似于十几年前中国的电视购物,链接和平台通道是大问题,甚至需要告诉地址让客人来买,我称之为网络实体店,哈哈。
很多人问我:“你觉得在非洲做内容创业、做电商还有机会吗?”我的回答是:有,机会很大。但不是现在马上暴富的机会,是陪市场长大的机会。你必须接受它落后的系统、卡顿的物流、混乱的规则、不友好的平台算法,然后,在混乱中先站住、再活下来,最后等风来。非洲的机会,不奖“快手”,只奖“耐心人”。肯尼亚当地的jumia已经初具规模,中国人背景的kilimall也发展得不错。但是他们都差不多经历了十年的挣扎才有现在的样子,所以时代是发展的,就像我们从前不相信快递不会丢一样,肯尼亚现在发货发丢了还是常有的事情,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程度,经济发展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去了,偷盗的事情自然就少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聂说事儿,作者:聂少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