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来源:期货日报网】

民营经济促进法即将实施

5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将于5月20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在会上表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把党和国家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一些有效做法用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将支持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法治意义上讲,这是有创新意义的。同时,民营经济促进法与宪法的很多规定是贯通的、衔接的,所以也是宪法有效落实的法治保障。

“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制定这部法律,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会变,也不能变,必将推动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律制度更加健全完备,保障体系更加有力有效。”王瑞贺说。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聚焦企业核心关切,在公平竞争、投资融资、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具体来看,一是进一步稳定预期。民营经济促进法旗帜鲜明地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旗帜鲜明地强调,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旗帜鲜明地强调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以法治的稳定性增强发展的确定性,是民营企业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

二是进一步坚定信心。民营经济促进法积极回应民营企业关切,作出针对性制度安排。比如,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方面,法律规定,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非禁即入”。比如,平等使用生产要素方面,法律规定,国家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数据、土地等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做到“一视同仁”。比如,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方面,法律规定,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经营自主权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强调“不得侵犯”。

三是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一方面,注重鼓励支持。另一方面,注重引导规范。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守法善经营,加强风险防范,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谈及社会各界关心的民营企业融资话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在会上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在“投资融资促进”一章对此作了多项规定,这些条款既是对金融部门长期政策和实践的高度提炼,也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任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引导督促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服务水平。一是不断优化信贷供给政策。对民营企业中占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制定一系列差异化的监管政策。二是引导创新保险产品服务体系。针对民营企业在避灾挽损、用人用工、技术研发等方面的需求,开发特色保险产品,优化服务。三是协同创建信息对接共享机制。四是强化融资担保的风险分担功能。会同财政部门,推动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将服务小微企业作为主要的政策效益指标,这一类业务的担保费率不超过1%,远低于商业担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