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家顶尖风投,会更像现代媒体公司一样运作

【来源:虎嗅网】

今天分享篇文章,这篇文章来自一个垂直细分的内容创作者 Paul Smalera, 他受雇于一些顶尖的风投机构作为影子写手( ghost-writer ),对投资机构如何运营自己的媒体和内容策略有一些独到的观察,就像金融领域的复利概念一样,内容也有复利效应。

传统上风险投资是一门有关于 access( 渠道和关系 )的生意,现在是一门 attention( 注意力和影响力 ) 的生意,但是长期来看是一门 attitude ( 态度与信念 )的生意,而后两点是一家现代媒体公司如何塑造品牌以及在商业上成功的秘诀。

从硅谷的新生代风投 A16Z 悄悄从好莱坞全能演艺经纪公司 CAA 取经以来,投资行业就越来越转向精湛的媒体驱动策略,它不只是一个可选项,而成为了竞争的核心。虽然今天媒体领域的声音已经越来越饱和,但是独特的见解和个人风格依然稀缺,而新的工具也已经开始成熟——人工智能与智能体,个人化硬件设备与机械臂等等,媒体创作的工具箱越来越丰富。传媒的成本与门槛已经降低,那这对新时代的投资公司和金融机构意味着什么?从哪里开始实验和构建?

希望今天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

下一家顶尖风投机构,从创立之初就将以媒体公司的模式运作。(The Next Great VC Firm Will Be Built Like a Media Company From Day One)

创始人选择的不只是资本——他们选择的是自己想要加入的故事。(Founders Don’t Just Pick Capital—They Pick the Stories They Want to Belong To)

作者:Paul Smalera

编译:范阳

发表日期:2025年4月10日

过去,风投是一门靠“渠道”的生意( venture capital was a business built on access )

如今,风投是一门靠“注意力”的生意( a business built on attention )

未来十年的顶级风投机构,不会仅仅因为更好的项目源或更广的人脉而胜出。

它们的成功,将取决于能否规模化、精准化地构建信念( They’ll win because they build belief—at scale, with precision )——就像一家媒体公司打造全球品牌那样娴熟。

简言之:下一家传奇风投机构的运作模式,会更像现代媒体公司,而非传统的投资合伙制( The next legendary VC firm will operate more like a modern media company than a traditional investment partnership )

而最早意识到这一趋势的机构,将在创始人、资本和心智份额的争夺中占据主导。

以下是这一模式变迁的原因——以及它如何影响聪明机构当下的内容策略。

一、旧模式:私密人脉与声誉

传统上,风投是门“关系生意”( a relationship business )

项目来自紧密的私人网络( Deals were sourced through tight personal networks )

声誉通过私下对话传递( Reputation traveled through private conversations )

机构的品牌,仅限于LP、创始人和其他投资者在闭门会议中的评价。

在那个时代,公开内容只是“锦上添花”,甚至只是例行公事( public content was optional. A nice-to-have. A box to check)

二、新模式:全天候传播与叙事权力

如今,创始人不再等待私下的推荐。

他们会搜索、关注、倾听( They search. They follow. They listen )

在第一次会面之前,他们早已清楚: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行业,你欣赏哪类创始人,你会成为怎样的合作伙伴,你的公开内容,就是你的新声誉( Your public content is your reputation now )

它不再是投资工作的附属品,而是决定交易成败的核心要素。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创始人选择的不仅是资本,更是他们愿意押上职业生涯的思想认同( They pick the ideas they want to bet their careers on )

三、媒体化风投机构的真实样貌

像媒体公司一样构建机构,远不止是做个播客或多发推文。

它意味着以新闻编辑室的思维重塑整个平台( It means thinking like a newsroom about your entire platform )

1. 鲜明的编辑视角

顶尖媒体都有独特的观点,顶尖风投同样需要。

不是泛泛的“我们投资伟大创始人”,而是对世界变迁的编辑立场——以及你为何据此下注( But a true editorial stance on how the world is changing—and why you’re betting your time and money accordingly )

示例:

与其说“我们投资金融科技”,不如提出具体论点。

“我们相信,到 2028 年,嵌入式金融( embedded finance )将重塑所有 SaaS 垂直领域的单位经济——以下是支撑这一判断的数据。”

2. 可复用的内容机器

顶尖媒体不会每周临时策划内容( Great media companies aren’t guessing what to publish every week )

它们依赖标准化栏目,建立品牌一致性( They have repeatable formats that build brand consistency )

示例:

推出“行业洞察系列”( Insight Series ),定期拆解核心赛道中 PMF( 产品市场契合 )的早期信号——每季度发布一篇深度分析。

让创始人像等待期刊一样期待你的内容( Founders start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analysis like clockwork )


3. 叙事优先,而非公告

如今大多数风投内容像企业 PR 新闻稿。

但人类记住的是故事,不是罗列要点( humans remember stories, not bullet points )

示例:

投资公告不应只有模板化引述,而应讲述创始人的创始起源故事、你的市场洞察,以及你看到但他人忽略的关键点。

4. 将创始人视为受众,而非项目源

媒体公司通过极致服务用户建立忠诚度,顶尖风投同样要以创始人需求为核心。

示例:投入时间建设垂直行业资源库、创始人实战手册和微型人脉社区——这不是营销,而是让对的人主动选择你( You invest time in building sector-specific resource libraries, founder playbooks, and micro-communities—not because it’s marketing, but because it makes the right people want to work with you )

5. 打造跨格式的长期资产

媒体公司不依赖单一渠道。

顶尖机构会创造基础性内容( 研究、方法论、工具 ),持续多年的长期价值(The best firms will create foundational content—research, frameworks, tools—that remain valuable for years )

示例:

与其追逐热点,不如发布一份创始人年年引用的行业基准报告或技术招聘指南。

谁已在践行?

最具前瞻性的投资者不仅参与媒体——更将其视为机构建设的根基( The most forward-looking investors aren’t just participating in media—they’re treating it as a foundational part of firm-building)

  • Harry Stebbings 在自立基金前,已将 The Twenty Minute VC 打造成风投界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品牌。

  • Homebrew 的 Hunter Walk 长期将博客视为机构建设的核心,通过公开写作吸引理念契合的创始人。

  • Theory Ventures 的 Tom Tunguz 用十年时间输出数据驱动内容,定义整个 SaaS 行业对增长的认知。

  • 甚至在机构成立前,像 Molly O’Shea 这样的新兴声音,已通过媒体优先的个人品牌积累注意力与信任。

四、为何这一模式必胜?

注意力具有复利效应。

今天投资于媒体级内容的机构,正在构建随时间扩大的优势( The firms investing in media-grade content today are building advantages that will only widen over time )

  • 项目源( In Deal Flow ):创始人会在融资前主动找到你。

  • LP 关系( In LP Relationships ):差异化的叙事能力让募资更高效。

  • 战略影响( In Strategic Influence ):你不仅决定谁被投资,更定义市场如何被理解( You’ll shape how entire markets are understood, not just which startups get funded )

在资本被商品化的时代,掌控叙事者掌控未来。

五、展望

如果你今天创立一家新风投机构,会如何从第一天起将像媒体一样运作?

你会优先投资哪些叙事策略( What storytelling investments would you prioritize first )

在这个新时代,押注下一个伟大初创公司远远不够。

你必须讲述一个让伟大创始人渴望加入的故事。

原文链接:

延伸阅读:《硅谷播客企业家+风险投资人 Erik Torenberg:大部分人依然低估了媒体的真正价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范阳,作者:Paul Smalera,编译: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