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负家千金”开始甩卖奢侈品
【来源:虎嗅网】
看过美剧《破产姐妹》的人也许还记得这样一个情节:曾身价亿万的千金Caroline一夜返贫,Max陪她回纽约上东区的豪宅里找牙齿矫正器的时候,被满满一屋子的奢侈服装和首饰震惊。
而Kelly(小红书@负家千金)正如剧中Caroline的化身,从一个月生活费十几万的富家千金到变卖了所有资产的“负家千金”。
变卖身边的奢侈品,是她重启生活的第一步。
十年前,Kelly还是国外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每天起床、吃饭,然后就去逛街。父母一次性给她打十几万生活费,有时候能用一个月,但要是购物频繁,她一个星期就花光了。除了珠宝手表价格太高无法自由购买,别的只要她喜欢就会买,买成了香奈儿、爱马仕、迪奥、Gucci、Dolce&Gabbana等品牌的VIC客户。
家里条件最好时,有四个阿姨、两个司机,每月的家庭开支超过100万。2018年时,家庭的月支出降到了50万,2021年又降到了30万,现在在澳门生活的Kelly一家,每月的支出除去弟弟妹妹的学费,只有一万多元。
为了补贴家用,Kelly从几年前开始断断续续卖掉自己的奢侈品。她没有详细统计过具体数字,不过仅仅去年最近一批卖掉的衣服、鞋子和珠宝首饰,就为她换来了107万现金。她在小红书上分享一系列“破产千金变卖奢侈品”的笔记,不亚于一个奢侈品投资顾问:
Kelly购买的奢牌全色系高跟鞋、重工刺绣星座系列短裤、高定秀场海岛季节限定款连衣裙......无一不是镶满钻石或是颜色五彩夺目的设计。
当年风靡一时的韩剧如《检察官公主》《来自星星的你》带火了很多风靡一时的华丽千金风单品,虽然设计独特做工精致,但在如今静奢风流行的当下,大多数连二奢平台都不再收购,只能被Kelly笑称为“时代的眼泪”。很多单品根本没有适合场合穿,翻出来的时候都有一种“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会买这个”的感觉。
这些衣服鞋子通常按一二折的比例售卖,有人看到Kelly在小红书上分享过去买的奢侈品,以为可以捡漏,私信她的价格低得离谱,“二手平台的均价是3000,他问我1000能不能卖”。有的衣服买来时的价格是10万,Kelly觉得太亏,“我自己留下了,以后弟弟妹妹毕业典礼还可以穿,毕竟我已经不可能花大几千再去买一件衣服了。”
Kelly的奢侈品包袋中,只有爱马仕是保值率最高的,但这也和经济形势以及流行趋势相关。
2012年,她花了29万买过一只So Black Kelly 35鳄鱼皮,2022年以66万元的价格卖出。曾经流行一时的拼色,如今反而不如纯色值钱。2013年66万买来的拼色鳄鱼皮30bk,回收价连25万都不到。“如果考虑奢侈品的投资属性,得是爱马仕的限量款才行。”
能卖掉的包都卖了,只剩下窗边堆得比人还高的盒子,Kelly没想到连这都有人以300元一个的价格收购。
珠宝配饰是Kelly踩过最大的坑之一。翡翠水分最大,当年她80万买来的翡翠手镯在变卖时只收得了8万块。
珍珠最费心力,需要好好保养才能保持珠光,虽然回收时也是骨折价,但好在单价不算特别高;彩宝的水很深,只有很懂行的人才能买到源头货,否则即使市场价翻倍也回不了本。
相比之下,钻石的价格相对透明,但最好买一克拉以上的,因为在南非接触钻石生意的同学曾告诉她,“只有一克拉的钻石什么都不是”。
一切的开始要回到十年前。商业地产红红火火,Kelly父母在东北某省会郊区投资建设旅游文旅小镇,包括温泉乐园、农场和配套房地产。当时有开发商的项目卖得很好,在权衡之后,他们决定投资入场。刚在国外念完本科的Kelly转头就在自己家里上班,帮忙打理新项目,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
2014到2019年,他们陆陆续续往项目里投资了十几亿,一共落地了3000多套房产和一座大型乐园。2019年乐园正式开业,但没过多久便遇上了疫情。管控之下,乐园开开关关,营业时间一直不稳定,客流量也达不到预期。
雪上加霜的是,另一家原本卖得不错的开发商突然撤资跑路,破坏了这一带地产的口碑,Kelly家的房地产项目售卖情况很糟糕,仅仅卖出去了100多套。营收连日常支出都无法覆盖,更没法考虑回本、盈利的问题。
那几年里,算上高杠杆投资的银行利息,每个月需要往项目里投入超过1000万。跟随当地调整定位,最终这个旅游文旅小镇面向的主要人群是前来养老的老年人和带孩子出游的亲子家庭。但由于东北的消费习惯与近几年的经济形势,无法止住亏损的势头。
如今冷静下来复盘,Kelly和家人才意识到,“周边什么配套设施都没有,就一直没有繁荣过,这个项目完全是孤立无援的。”
这几年,Kelly时不时便会想起2019年之前,曾经有某大型地产集团想要用4~6亿收购度假村,考虑到投入的巨大沉没成本,他们拒绝了收购。
“那时候各种形势都很好,现在想想后悔死了。”现在正常营业的乐园勉强可以自负盈亏,只需要负担人力运营成本,每月的投入大约为100万,Kelly一家也不再继续往里投资。但短期内看不到复苏希望项目,让回本显得遥遥无期。
今年年初,他们卖掉了内地最后一套自住房产,曾经堆满了奢侈品的包柜、鞋柜已经空空如也。现在,他们一家在澳门生活,陪伴妹妹读高中。Kelly找了一家外卖咖啡店上班,每天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七点,每周休息一天,一个月的薪水一万多。“我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很难找一个需要在办公室坐班的工作。再说了,坐在办公室也不代表就能挣更多。”
一家人如今化身“攒钱狂魔”。爸爸妈妈开玩笑说,过去是各大奢侈品店的VIC,现在变成了附近菜市场的VIP。
比起失落,Kelly觉得“现在至少还有机会自己找出路,总好过欠了要还几辈子的债。”
图源采访对象,采访对象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