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裸辞不上班,我靠一人公司年入近百万
【来源:虎嗅网】
这是一个35岁裸辞、放弃互联网公司总监岗位,一人独自创业的真实故事。嘉宾大婷,十几年hr经验,三年前裸辞创业,目前一人公司年入近百万。
本期访谈,大婷分享了她做一人公司以来的经验和干货:
-
如何在B站做爆款?自媒体视频的“流量密码”是什么?哪个平台的用户最愿意为咨询付费?
-
如何在私域建立个人IP?怎样通过定价筛选客户?如何快速调整创业赛道?
-
靠时间、精力“肉身赚钱”的一人公司,如何突破百万的天花板?一人公司如何利用AI搞钱?一人公司最难的阶段怎样度过?
一、“盲目”裸辞创业,被社会上了一课
离钱最近:你当时裸辞的底气是什么?
大婷:一方面是盲目自信,我认为我的专业能力很强,并且我认为我在过去这十年来积累的人脉也有一些潜在的客户,我盲目自信的觉得接下来可以大干一场。
离钱最近:你是已经完全想好了一个商业模式吗?
大婷:在当下我认为我是想好了的,实际上在后面全都推翻了。因为我是互联网人,所以我当时设想的模式还是很互联网的——因为我曾陪着两家公司从几十个人到几百个人,所以我很清楚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在绩效方面、用人方面遇到哪些问题。尤其是当一家公司在快速扩张的时候,内部的hr往往不那么专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很需要一个外部顾问来帮助完成一个员工的绩效管理。
这是我当时的想法。那时候的主要产品是做定制化的绩效方案,但后来发现不奏效了,因为大家都不扩张了。原来我做互联网hr的这段时间里,这个行业是快速发展的,绝大部分公司面临的问题都是如何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更加高效。但实际上,我们回头去看,2022年、2023年、2024年,这三年里大部分公司考虑的是如何降本增效。
公司的第一目标变成活下去,所以很少再有公司愿意付费去请外部顾问来帮忙做绩效管理了。
离钱最近:这个设想被pass掉以后,你是迅速改变了商业模式吗?
大婷:没有。其实我当时没有快速放弃这个想法,因为我作为一个十几年的老hr,我始终坚信公司的绩效管理很重要。所以2022年我最开始的想法是,我先做猎头单,把自己养活起来,但绩效管理方案的设计依然是我最终要做的事情。
因为猎头单相对比较容易拿到,它是后付费的方式,只要企业真的有需求,老板又跟你认识,他其实比较容易把猎头单交给你来做的,毕竟招到人了才给你付费嘛。
所以我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基本都是靠做猎头单维持下来的,因为我是一人公司,成本比较低,所以一个猎头单就够我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我是靠猎头单来养着自己的理想。
而且猎头单是一个低频的事情,不是一直都有的。
离钱最近:我能感受到你裸辞后是想大干一场的,当然这个前提是你非常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做出来一番事业,这也源于你过往的职场经历中积累了很多人脉。但当你实际自己干的时候,你又发现跟自己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有没有复盘过,问题出在哪儿?
大婷:首先是对大环境的误判,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即使你觉得自己再优秀、再盲目自信,也得承认大环境比自身的努力更重要,我们都只是历史里的小尘埃。所以大环境的误判,造成了我对于自己不管是商业上的定位、还是产品的设计上,都跑偏了。
离钱最近:所以,你有没有觉得人脉都是平台带来的?在平台的时候以为自己有很多资源人脉可以利用,但离开平台真正想用的时候,发现人走茶凉,人脉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大。这也是很多想创业但不敢裸辞的朋友们的顾虑。
大婷:的确是的。我曾经跟我比较好的朋友,都不是人脉,是真的关系还不错的朋友,我说我开始创业了,结果对方忽然从之前非常热情的好友变成了一个很冷漠的人。
所以想给有类似困惑的朋友一个建议:不要高估人性的力量。当你有了真正的客户之后,再开始创业,而不是潜在客户,因为所有潜在客户都是有可能飞走的,除非你们的业务已经开始了,他已经开始给你付费了。
离钱最近:起初创业不顺,有没有怀疑过是自己能力的问题?或者用hr的话来讲,是你的核心竞争力不够?
大婷:从来没有。我认为,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是他走过的路的沉淀。因为我从小到大,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都不断在给我正面反馈,所以我遇到问题不会向内归因,我只会去怀疑自己的方向和方式是不是错了。
比如,我会想是不是产品定位不对、是不是大环境没有契合好或者方向跑偏了?但你刚刚问我的时候,我从头到尾回忆了一遍,我没有一刻怀疑过自己。
二、做自媒体建立个人IP,迎来创业转折点
离钱最近:为什么突然又去做B站职场博主了?
大婷:2022年年中,我发现大家对绩效管理都不再感兴趣后,那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是大环境的问题,我只觉得既然这个客户不感兴趣,那我就先不推了。但只靠猎头单养活自己,时间是非常不饱和的,因为一个大的猎头单可能要做几个月,那这几个月人的状态是挺闲的。我是一个很害怕自己停下来的人,我得找点事情让自己keep busy(保持忙碌)。
所以我开始尝试短视频内容分享,一方面跟我的专业相关,另一方面又可以让自己保持一个busy的状态。
离钱最近:为什么选择B站,没有选小红书和抖音?
大婷:不是我先选择的B站,是B站选择了我。其实我的内容一直是各个平台都发,比如B站、小红书、抖音,但最开始只有在B站的内容小爆了。B站给了我比较好的流量反馈,做内容本身就是要靠平台不断给你流量和数据反馈,你的下一期脚本也好、镜头语言也好,才会更往这个平台上靠。所以我觉得是B站选择了我。
离钱最近:你发了几期视频以后才出现爆款?
大婷:发了几十期以后,应该是2023年的四五月份。
离钱最近:那你很能坚持。我有朋友之前有尝试过做小红书,发了十条没有反馈,就没有动力继续做了。
大婷:我比较轴。就像之前说的,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问题,我只怀疑是不是我方式不对。当我发出去一期后,想象中认为能爆,但没有爆,我就会换个方式,不断去改进。
离钱最近:还记得当时的爆款内容是什么吗?
大婷:太记得了,是“为什么找工作这么难?”我回头去看,这条爆了跟选题关系很大,因为我那时候内容做得很粗糙,但当时职场博主的赛道竞争没有那么激烈,所以也还是跟大环境有关。2023年9月份,又有一期视频上了B站热门,那期相当于大爆了。
离钱最近:你在B站有1.7万的粉丝,这个粉丝量听上去不是很大,但我去看了一下,整体流量还挺好的。以你的经验来看,哪些内容会非常容易爆?
大婷:哈哈,因为我的粉丝都是真实的粉丝(笑)。
爆款的要素,一定是先有情绪,在情绪的基础上有一些干货,情绪要大于干货,太干了就噎人。举个例子,“被裁员了,如何拿到2N+1?”这个选题,以前我的方式就是先抛问题,如果被裁了,想拿到赔偿应该怎么做,这也是大部分知识类博主惯用的思维。事实上如果你真的这么做,流量超差!
但现在我一定会在最开头去引起共鸣——比如先挑起情绪,“被裁了,老板无良,下个月生活费没有着落了。”先抓情绪,抓完情绪再去给解决方案。
因为对所有视频类内容,尤其是推荐算法下的视频内容,大家刷到这个视频,大部分人都不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更多是抱着娱乐的心态。所以你要让观众首先能看得进去,让他停留在你的页面,你开头5秒的完播率才会高,平台才会给你流量。当你有了流量进入到下一个池子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人看你。
所以我一直在强调,情绪要大于干货。但干货是我们做知识类博主和别人区分开的地方,如果纯奔着流量去,那可能和一些搞笑博主就没有区别了。干货是让别人真的想要收藏你,想要关注你的最终动力,是一个落脚点,这两样东西要结合。
哪一类的博主都不适合做纯干货。比如投资,投资比找工作更需要干货,但假设你想找一个投资博主,你是更愿意看一个又有趣又能把知识学了的,还是愿意看一个老教授在讲?
离钱最近:我肯定是看前者。
大婷:所有的观众都是这样。而且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平台都会根据完播率,尤其是开头5 秒、10秒的完播率决定给不给你流量。如果所有人点进你的视频里,听你说几秒话就点出去了,那么平台就不会再给你流量,不会让别人再看到你了。想要视频流量好,一定要在开头几秒至少把情绪和娱乐化做到,后面再讲干货。
离钱最近:有没有情绪+干货都做到,但流量还是非常一般的?你认为流量是玄学吗?
大婷:肯定会有这种时候,那就去复盘嘛,看看自己到底是哪里没想好。有时候没想明白也没关系,就下一期再来。
我不觉得流量是玄学,首先打铁还是得自身硬,客观情况来说,我现在的视频的确在这两个方向的结合上做得比那些大博主差,我还是需要去模仿、去学习他们,继续精进。
另一个方面,也跟平台给不给你流量有关系。比如我明显感觉到,B站今年对于职场类的视频明显流量给得比较少,但是抖音就开始给得比较多了。这可能跟B站今年更多想要做商业化,而抖音它本身商业化做得非常成熟,想要扶持深度内容有关系。不管在哪个平台,首先要摸清楚这个平台的规则。
离钱最近:那B站和小红书流量分发逻辑有什么区别?
大婷:B站和小红书它俩反而是类似的,他们和抖音是不一样的,因为B站和小红书都是靠封面标题的(封标)。如果你想要别人点进来看,你的封标一定要足够精彩、足够吸引人。封标做好以后,其实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但是抖音的逻辑完全是靠平台算法来推送,所以抖音的封面标题不怎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前5秒的完播率。我觉得它们是两个派别。
用户画像上,我的感受是职业咨询付费方面,B站的用户是最舍得花钱的,这跟用户定位有关,因为的确很多人会在B站上学习。遇到职业问题,他们会更愿意付费咨询,但是小红书和抖音,他们会看你的视频,但不太愿意付费。
离钱最近:除了职场博主,还有哪些赛道在B站上做比较吃香?
大婷:游戏赛道,还有偏3C数码类的博主,在B站上分享都会比较受欢迎,因为B站的男性用户占比比较大,还是由用户的构成决定了你要做什么。
三、留在牌桌,一人公司年收入即将破百万
离钱最近:所以你现在大部分的付费用户都是来自于B站对吗?
大婷:个人的咨询用户主要来自B站。我接到的第一个陌生人的职业咨询,是在2023年5月份,也就是我那期视频小爆后不久,我就同步上架了一对一咨询的产品,然后就开始陆续有人找我下单咨询。
离钱最近:你的定价还是相对偏贵的,用户为什么愿意为偏高的定价买单?
大婷:跟市场上大部分的职业咨询比,我的定价的确是偏高的。我认为我很专业,和那些网上不负责任的帮人随手改改简历、或者讲一点很虚的东西的人相比,这依然来自于我的盲目自信。
我做过市场调研,比如修改简历,便宜的话几十块钱的都有,而且销量非常好,但过低的客单价对我来说太消耗了。所以我从2023年一开始的定价就是简历修改400多、面试辅导800多、职业规划1000多(元)。2023年底,还涨了一次价。
离钱最近:客观说,这个定价是挺高的,会不会担心来的用户太少?
大婷:我接受用户少,还是回到那个问题,对自己时间投入产出比的评估。我想把时间留下来做更重要的事情,定价也是双向筛选的过程。
离钱最近:在筛选客户上你有什么经验吗?
大婷:首先在个人客户的层面上,我是不拒绝的。我唯一做的动作是,先让我的助理客服号去向潜在客户介绍我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流程是什么样、价格是什么样,因为很多人会加你,但是不一定会立刻购买你的咨询。客户只要接受我的价格和流程,我就不会拒绝,不管他有多难搞。
离钱最近:有没有哪些C端客户因为你的咨询获得了超越目前能力的工作和薪酬?
大婷:首先我认为我的客户都很优秀,他们得到的工作并没有超出他们的能力,因为hr和公司都不是傻子。但是的确有很多客户,他们获得了比同样的人更好的工作机会。
比如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个博士,他的offer是在二线城市,不是北上广啊,在二线的省会拿到了五十多万的年薪。对标他的同学只有30万,几乎是他同学的两倍。
离钱最近:那你目前在所有的C端客户中,谈过收入最高的offer是多高?
大婷:不到百万,差不多是八十多万。坦白说真的到了百万年薪,他们也不太会倾向找职业咨询了,他们生活里面就有很多也很有经验、可以跟他去聊一聊的hr了。
离钱最近:拿到高offer的这些人,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大婷:他们逻辑都非常得清楚,使用职业咨询更多的是因为他们不清楚面试找工作背后的逻辑。毕竟找工作是一个低频的事情,两三年才发生一次,当你把这个背后的逻辑解释给他听,把点告诉他之后,他们是可以立刻逻辑很清楚地把这些点落到自己简历里,也落到自己的面试问题准备上。
这样的客户,属于在自己的业务能力上很强,但是他并不擅长面试的,他希望有一个人能够很快帮他把这些规则总结出来,告诉他这些大而化之的问题,你就这么回答就行。
离钱最近:除了C端的业务之外,你还有什么收入的构成吗?
大婷:其实C端业务现在只占我比较小的部分了,我一直在做的猎头业务收入还可以。2024年因为经济逐渐回暖,我也开始做企业咨询,陆续开始开拓了更多toB的客户。
我的方式是更多的是在熟人圈,因为我是一个一人公司,没有平台可以依靠别人。当对方想要把一个项目或者是一个咨询交给我的时候,更多看的是我这个人。所以我这种方式,天然的就更加适合在熟人圈里去做。
所以,比如一些校友活动我会去参加,也会跟一些律师朋友去合作。因为大家的客户可以共享,我曾经服务过的客户也会给我介绍其他的客户。也就是你得留在牌桌上,你的公司得活下去,在这个行业里面做得越久,别人越会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才会有更多的客户,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另外,我前几天刚刚在B站上线了我的线上课程,预期也会带来一部分收入。但这一部分的收入就不太需要我再花时间了,因为我准备课程录课剪辑的工作已经都完成了。
离钱最近:现在所有业务加起来,一年的收入大概是怎样?
大婷:去年的话不到100万,但今年我开始有了新的产品,比如线上课程,然后toB这块业务我也做了一个标准化的用工降本的产品,这两个都是可以复卖的,不再需要靠时间来换咨询费用。所以今年应该可以突破去年,有望突破100万的门槛。
我的经验是,要做更多标准化的产品,而不是定制化的产品。标准化产品才可以反复去售卖,而咨询类的定制化的产品其实就是拿时间换钱。
离钱最近:这种靠“出卖”个人时间精力来赚钱的一人公司,你觉得一年收入多少是天花板?
大婷:我自己评估下来,我觉得很难到200万。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天花板,可能不是别人的天花板。
四、一人公司建议:不要停留在想的阶段
离钱最近:听上去你的变现之路相对还是挺顺利的。你有没有什么至暗时刻?
大婷:我的至暗时刻就是2022年上半年,因为我是2021年10月份开始创业,当时我把自己的东西都理好、跟一些潜在客户聊完,大部分公司对于人力资源的预算都是年底做第二年的,所以我在那个当下是抱了挺大的期望。
但2022年上半年,我和几个客户的公司基本都在上海,所以都是被关在家里的状态。当时本来已经聊得差不多的客户,他们一盘预算,觉得这个钱还是省了吧,因为当时大家都比较焦虑。那个当下,我第一个考虑的就是得让公司活下去,虽然我的公司只有一个人,但也得让公司有钱进来。所以当时我就尽可能多地先去接猎头单,让公司运转下去。
离钱最近:打工的时候,每个月都有发薪日,但创业后收入变得不固定,这种感受会让你没有安全感吗?
大婷:那肯定还是拿工资的时候有安全感。现在每当我觉得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就去看看存款,毕竟这么多年了也有一些积累。
一人公司很容易发生的情况,就是可能连续一两个月收入都很低,然后第三个月忽然收入一笔大的。如果太在意每个月的进账,那第三个月之前人都会很痛苦。所以我会有意识去弱化这方面的焦虑,每当我觉得这个月好像收入比较少的时候,我就去看看存款余额。
所以人在创业的时候,最好要有一定的积蓄,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你得有自己的护城河。
离钱最近:你有什么经验和建议,可以分享给想进入一人公司创业的朋友们?
大婷:第一,当你有了真正的客户之后再开始创业,而不是潜在客户。因为所有的潜在客户都是有可能飞走的,除非你们的业务已经开始了,他已经开始给你付费了。
第二就是不要放弃。我觉得我能够有现在的一点点的成果,能把一人公司开到现在并且越来越好,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不放弃,我永远不放弃。我即使是尝试了失败以后,我想的都是那我就再换个方式,但是不存在放弃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建议,就是对自己的风险有一个评估,需要设置一个止损线。就像我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其实我是想好了,我给自己两年时间,如果能做起来我就继续,如果做不起来我就回去上班。
那对于很多想要创业的人来说,要么你已经是有了一个很好的客户,你已经开始有收入了。
要么当你决定创业的时候,给自己的底线画好,想好自己的止损要止在哪,毕竟不可能百分百成功。
离钱最近:现在一人创业,遇到瓶颈期或者倦怠期的时候都是怎么度过呢?
大婷:我会跟我的朋友去聊一聊,因为本身我读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学院的MBA,同学里有很多企业主,或者在公司里做中高层的。当我觉得自己向内已经能量不够了的时候,我就会去向外去找我的朋友们,问一问他们对于我业务的看法,他们对于我有什么建议,大家也可能给我介绍一些客户。
我觉得去找到能够给你一些方法的同道中人吧,不要自己特别孤独地在奔跑,可以尝试着多去向外寻求一些帮助。就是不要闭门造车。
离钱最近:AI有帮助你的一人公司搞钱吗?
大婷:其实ChatGPT刚出来的时候,我就去尝试使用了,但是对我来说不是很好用,因为它不管是在脚本的撰写上面,还是对于一些中国本地文化的话题,我觉得理解程度都不够深,两个礼拜后我就放弃了。
今年春节,DeepSeek上线后,我尝试了发现非常好用,我建议所有想要做内容的人都可以尝试一下DeepSeek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它对内容创作者最大的帮助,就是可以帮你来整理选题。
比如今年过完年,我想针对年后的招聘旺季分享一些内容,我就会告诉DeepSeek,希望基于现在求职的市场情况,给我10个选题。那我会在这10个选题里找出两三个还不错的,再让它给我一个脚本。
当然,它的脚本肯定没办法达到我现在要求的标准,还是需要人工再去做一些修改,但这个过程可以让我至少节省一半时间,比如原本我一个脚本差不多要写6-8个小时,现在只需要2-3个小时,大大提升了效率。
离钱最近:话说,AI搞钱的这波热度,其实很多人都当了韭菜,你怎么看?
大婷:我觉得首先人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管是AI也好,还是前几年的一些所谓的热点也好,你首先需要独立思考去判断说这个东西它能给你带来什么,而不是说期望天上掉馅饼。很多被割了韭菜的人,他不被AI热潮割韭菜,也会被别的割。
大家想去踏足新兴行业,我可以从人力咨询的角度给一些避坑建议,首先一定要去考虑的就是国家大方向的政策。因为有一些行业它是基于政策而存在的,它的繁荣不是这个行业本身有多大的潜在发展可能性,而是因为政策扶持。
这种行业咱们普通人想要进去的话,很有可能几年之后你就需要面临失业。这样的行业,一般找我咨询的人我都会直接劝他们不要加入。
另外一方面,像AI现在很热门,并且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是当一个很繁荣的行业出来时,就会有一些陷阱存在。比如AI行业,招聘的时候,有些公司会说招初级AI工程师,但实际上就是数据标注员,本质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岗位。还有很多培训机构,因为有很多想转行的人,他为了让你来他这培训,他就会把这些都包装起来,说让你能够进入到风口行业。
所有的这些事情,只要自己有独立思考能力,提前在网上去做功课,或者问问DeepSeek,都能够分辨出来它到底是个坑,还是一个真的有希望的事情。所以大众还是不要盲目去追风口,要多独立思考一下。
离钱最近:现在“一人公司”这个词特别流行,跟大环境关系很大,因为很多人面临35岁失业、或者大学生找工作比较困难,加上现在自媒体又这么火热,所以很多人都萌生了最小化创业的念头。你觉得一人公司能够存活下来的关键是什么?或者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做一人公司创业?
大婷:我觉得是学习能力和执行力强的人。因为现在这个时代,你很难去想象一个事情你做十年之后,这个事情依然能够明确给你带来利润。我相信任何一家公司老板都不敢这么说,那做一人公司也是这个逻辑,你一定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
当你面临外部的环境变化的时候,因为你只有一个人,所以可以很快速去应对变化,应对变化需要的就是学习能力。
第二个就是执行力。一个人工作的时候,容易有很多想法,但是想了半天最后没去做,这个对于一个人创业来说,是很致命的事情。因为你想得再多,不去做就不会有任何的结果。你要去做,即使犯了错也没关系,试错才能知道真正应该做什么。
离钱最近:你有没有考虑突破一人公司,招个团队?
大婷:暂时没有,毕竟我自己收入还没突破一百万呢。上海的用人成本,我招一个人给他交了社保、公积金,再发他工资,我一年的营业额得去掉4分之1。我觉得除非是我的产品和我的商业模式有了变化,不然以我目前的业务模式来说,短期内我是不需要招人的。
我现在所有的业务来源都是基于我的个人IP,基于别人对我这个人的认可。不管是我的企业客户也好,还是我的职业咨询客户也好,他们想接受的都是我给他们服务。如果我把这个东西交给别人去做,其实来自客户的信任感会降低。其实这也是基于个人IP来创业的人的局限性。所以我需要在自己的业务模式上去做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来突破这种局限。
离钱最近:你是在35岁时裸辞的。其实35岁已经被大众划定为一个失业风险极高的年龄线了,很多人在35岁左右都开始规划创业或者做副业。你有没有给这部分群体的职场人一些建议?
大婷:我觉得任何一个工作,想要保持自己竞争力的方法,就是你得去学习,你起码得比别人跑得快一点。我这句话说得可能比较尖锐,当你35岁,在一个岗位上做了十几年,这十几年内你都不去学习、不去积累,凭什么期望自己去创业就能快速得到收益呢?
其次就是你真的要去做,要行动起来。我的很多hr朋友都会来问我,说大婷,看你博主做了那么久,我也想尝试做个副业。我都会告诉他们:那你就去做啊,做了我再来帮你复盘怎么才能做得更好。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真的去做了。
想得多,造成的结果就是人一直处在内耗的情形下。我为什么不内耗,因为我今晚想了,明天就得做。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离钱最近,作者: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