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割单乱象:软件伪造高收益 “假股神”收费违规荐股

【来源:东方财富】

  “持仓当日涨幅达12.07%,获利15.7万元”、“累计收益率已达到2300.30%”······在社交媒体上,超高额收益的股票交易“实盘记录”满天飞。他们自称,拥有“内幕消息”,能够精准预测股票走势,普通人也可以跟着“抄作业”赚取超额收益。

  乍看上去,社交媒体上的股票交易“实盘记录”收益相当可观。然而,南都湾财社记者调查后发现,许多所谓的超高额“实盘记录”,其实是通过“股票交割单”生成器伪造的“暴利神话”,目的是为了诱导投资者进入收费社群、兜售炒股课程或为代客炒股引流。

  这种伪造高收益诱导投资者的行为,在社交媒体上屡禁不止,并形成了一条“吸粉—引流—拉群—收费”的荐股灰色产业链。业内专家表示,使用模拟器伪造股票交割单,并以此牟利,属于欺诈行为,严重的话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5月15日是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南都·湾财社推出股票交割单乱象调查,聚焦隐藏在社交平台“股神”背后的灰色链条,望广大投资者对此提高警惕。

  “跟着抄作业”,实为代客炒股引流

  社交媒体上展示超高收益率交割单只是一种“引流”手段。一位博主表示,如想获得更多关键资讯或推荐的股票,可以后台与其私聊。还有博主则更加直接,“直接跟着我抄作业,明天我买啥你买啥,就能赚”。

图片

  通过社交平台信息引导,南都湾财社记者关注到了名为“求道作手哥实策”的微信公众号。在关注后,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文末的二维码,湾财社记者添加了运营者的微信。

  在简单询问记者的股票持仓情况后,对方向记者发来了所谓的“合作模式”。根据合作模式,记者要将持仓情况告知对方,对方则会告知股票代码,并通知买点和卖点,盈利后双方“五五分成”,低于95%的操作成功率则是按照空仓休息处理。对方称,“有把握才建仓,以资金安全为第一位,以长期合作为目的。”

图片

  南都湾财社记者获取的一份代客炒股合作协议显示,根据协议,买家留下联系电话以及可用资金截图,至少2万元以上,买入、卖出后提供交割单截图;操作周期一般2-8个交易日左右,买卖股票要听从“交易老师”的指令,避免错过最佳的买卖点。

  对方表示,“八成把握带你盈利。若出现亏损,会及时止损,并且下一只股票免费补赚回来,有纯利润之后再付费。”

  南都湾财社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所谓的“抄作业”,其实是和上述情况一样的代客炒股,即股民将自己的股票账户交由所谓的“股神”管理,双方按约定获取分成。

  有业内人士告诉湾财社记者,“这种所谓代客炒股是被明令禁止的。投资者务必保护好财产安全,不要沉迷于稳赚不赔、高额收益等谎言,谨防被骗或卷入操纵股价等违法犯罪活动。”

  为炒股社群引流,半年收费5999元

  除“代客炒股”模式外,在某社交平台上,不少晒出高额收益股票交割单的帖子,实则是为炒股直播课和炒股社群引流。这些直播课和社群,通常采取会员制的收费模式,且价格不菲。

  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在一条帖子下,不少评论都在为“求道作手哥”的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引流。关注微信公众号后,湾财社记者添加了“求道作手哥”的助理。

图片

  加为好友后,这位“手哥助理”每天都会向记者推荐“求道作手哥”的直播,并会在直播次日告诉记者,“上次直播,手哥说中了XX股票”,并邀请记者加入“手哥小课堂”。

  企业微信名片显示,“手哥助理”所属公司为福建中讯证券。据天眼查消息,该公司全名为“福建中讯证券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包含证券投资咨询、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等。

  湾财社记者发现,所谓“手哥小课堂”,实为一个付费炒股“圈子”社群。想要加入该社群,需支付5999元/半年或3588元/季度的课程费。支付费用后,才能解锁“圈子”的阅读权限,即所谓“手哥”的炒股“秘籍”。

图片

  类似引流的案例不在少数。湾财社记者注意到,一位近3000粉丝的博主称,自己“三万起家,主做核心辨识度以及有消息刺激的小作文首板”。私聊后,与其聊天方式从某社交平台跳转至微信公众号,后又跳转至钉钉。此时,对方发来进入“小圈”社群的收费模式。

  根据说明,只要付费188元,在4月底前都可进入该博主的“小圈”社群。在“小圈”社群中,每晚11点左右会发布下个交易日的市场观点。此外,还有一个资讯新闻群,24小时都会有机器人挖掘最新的新闻和消息,提供给付费的人群。

  疑似券商从业人员拉群荐股,称有“内幕消息”

  此外,南都湾财社记者调查发现,疑似券商从业人员也在通过社交平台引流,建立社群,指导投资者交易股票。

  在某社交平台上,南都湾财社记者尝试关注了一位名为“抄作业大王”的博主。没多久后,湾财社记者便收到了一名陌生网友“XXXXX(进群)”的私信,其表示可以添加QQ好友拉记者进群。添加好友后,对方引导记者下载了一款名为“微企聊”的聊天软件。

  随后,对方向湾财社记者亮名了身份,表示其为世纪证券工作人员,并将记者拉入了其组建的超1000人的“股票运作群”。

  上述自称的世纪证券的工作人员告诉湾财社记者,所谓股票运作群,“主要是为了配合机构布局,为上市公司做股价拉升,做超短线。”对方还保证,按照群里指示买卖股票,“每月保底60%以上收益。”

图片

  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在“股票运作群”中,有所谓“老师”每日分享“独家研报”,并定时发布涨停股推荐。此外,还有群友不时晒出高额盈利截图,并感谢老师的指导。

图片

  在与湾财社记者私聊的过程中,上述自称为世纪证券的员工,还会向记者推荐个股,称有“内幕消息”,并表示“这是为上市公司做超短线”。此外,这名员工还要求记者严格按照“老师”在群内发布的交易指令进行操作,“今买明卖!不允许私自持仓扩大盈利!”。

  除世纪证券外,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还有自称华林证券国金证券的员工也在以同样的方式引流。其操作方式也与上述案例别无二致,即简单私聊后,将记者拉入加密群聊中,以所谓“帮上市公司做超短线”为由,暗示其有“内幕消息”, 并让记者按要求买入和卖出股票。

  软件伪造高收益“实盘”股票交割单,仅需25.9

  许多超高额盈利“实盘”,其实是通过“股票交割单”生成器伪造的,而这些生成器在电商平台即可购买使用。

  南都湾财社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存在大量兜售“股票交割单”生成器的商家。这样的“股票交割单”生成器售价并不便宜,以某一产品为例,共有25.9元/周、78元/月、423元/半年、823元/年、1683元/永久等5档价位。

图片

  这款“股票交割单”生成器App以“同花顺”为模板,支持40家以上券商的选择。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这款“神器”的操作界面与“同花顺”界面几乎一模一样,有包括行情、自选、交易、资讯、理财等多个功能区。

  湾财社记者支付了25.9元,购买了上述产品一周的使用权。拍下链接后,店家会发送多个链接,包括软件下载链接以及操作指南。按照流程进行了下载和用户注册后,需要将对应的用户名发送给店家,后台激活后,才能真正使用生成器的功能。

图片

  首次登录“股票交割单”生成器,需要进行初始设置,包括“开户券商”、“资金账号(虚拟可自由填写)”、“起始资金”、“转账银行”和“相关费用(佣金、印花税、过户费等)”等。

图片

  完成设定后,输入股票代码、买入日期、买入时间、买入数量、买入价格等要素,记者就可以生成“股票交割单”。其中,买入时间可以是历史时间,这为虚构收益创造了条件。

  湾财社记者以近期涨幅较大的股票进行模拟,持仓的多只个股均有着不错的回报,其中一只个股的持有收益达到了145%左右。即便最差的个股,其持有收益率也超过了30%。仅仅不到30元的支出,便可以通过“股票交割单”生成器的“实盘模拟”,生成一份堪比“股神”的“成绩单”。

图片

  记者通过软件生成的股票交割单

  对比同花顺真实的交易界面,湾财社记者几乎分辨不出两者之间的区别。有熟悉“股票交割单”生成器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持仓分时”是否开启是判断图片真假的重要标识,虚拟App暂不支持“持仓分时”。

  专家:使用模拟器伪造股票交割单并以此牟利,属于欺诈行为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教授李楠表示,付费咨询行为是投资顾问,是需要持牌经营的金融活动,而投资顾问的法律监管的最重要一条就是“受托信义”,也就是投资顾问必须根据客户的利益推荐股票、基金,否则就是严重的违法和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理应受到重罚。

  李楠补充道,使用模拟器伪造股票交割单并以此牟利属于欺诈行为,这些都是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投资者应该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金融素养教育和法律素养,明白在选择投资建议和顾问时,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利用股票交割单模拟器形成的数据截图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这些模拟收益常常在最低点买进,在最高点卖出,它并不是真实的股票交易结果。“大部分金融消费者可能没有办法判断它是真是假,这是个典型的虚假广告。从定性来讲,这是违法行为,严重的话构成刑事犯罪。”

  京都律师事务所林斐然则告诉记者,社交平台若未尽审核义务,允许无资质主体引流,可能违反电子商务法第 38 条关于平台安全保障义务的规定。若平台明知或应知违法行为仍提供服务,需承担连带责任。部分博主即使未直接收费,而与第三方合谋欺诈,可能构成共同犯罪;若仅提供引流但无主观故意,可能需承担过失责任。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