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法院:贯彻落实倾斜保护中小投资者的金融审判理念 加大对违法主体的惩戒力度

【来源:期货日报网】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薛峰5月15日在北京金融法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去两年,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案件15267件。其中,涉投资者保护相关民商事、行政案件共4773件,占全院总收案数的31%。

据薛峰介绍,涉投资者保护案件的主要特点为:一是案件类型多元化。民商事、行政和执行等类案件均涉及投资者保护。涉投资者保护的民商事案件主要集中在证券纠纷、合同纠纷、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纠纷等,具体体现在银行理财、股票、基金、信托、期货等不同的金融产品上。二是当事人多元化。案件涉及的主体类型日趋广泛,既包括信息与资源处于弱势的中小投资者,也包括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还包括专业机构、中介机构等。三是诉讼请求多元化。投资者的诉讼请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本金、利息、佣金、投资差额损失等金钱赔偿,而是根据案件特点呈现多元化趋势。例如,要求解除合同、更正信息、行为禁令等。四是交易市场多元化。相关案件涵盖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北交所和港交所等多个交易市场。

薛峰表示,北京金融法院通过依法公正高效办理案件,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为资本市场提供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司法保障,有效保护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一是聚焦主责主业,以公正高效的金融司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守正创新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三是延伸审判职能,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系统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其中,聚焦资本市场,北京金融法院针对司法中发现的金融风险苗头,强化对交易模式、产品逻辑的查明,协同监管、融入行业、深入企业就普遍性问题开展调研,抓早抓小推动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同时,推动金融监管“长牙带刺”落到实处,紧跟金融领域新形势、新政策,与金融管理部门加强交流论证,共同回应市场难题。

下一步,薛峰表示,北京金融法院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倾斜保护中小投资者的金融审判理念,不断健全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违法主体的惩戒力度,进一步畅通投资者的维权渠道、增强投资者的获赔可能性,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努力营造投资者更安全、更放心的市场生态环境,助力打造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证券市场,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金融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