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近日关于公募考核基准导致市场调仓的有关分析不准确、不专业

【来源:东方财富】

  多位公募业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表示,近日关于公募考核基准导致市场调仓的有关分析不准确、不专业,缺乏基本常识和依据。公募基金近期不存在大规模调仓现象。即使未来要优化业绩比较基准,调整的也是基准本身,目的是使基金产品更加“名副其实”,根本无需大规模调仓。

  记者向接近监管部门的专业人士求证,也印证了前述观点。最近银行股、小盘股行情频繁切换,很可能与个别人借机炒作有关。

  上述公募基金人士还表示,行业机构将始终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坚决抵制那些对投资者利益和市场平稳运行不利的行为。

  相关报道

  公募业绩基准变动引致市场调仓?不实!

  近期,关于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变动引发市场调仓的传言喧嚣尘上。记者采访多家基金公司及多位业内人士获知,该传言不实,存在较多的漏洞和误区。

  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围绕着产品业绩基准有着一系列的约束,之后还将有具体的配套指导细则出台。所谓“公募调仓”的背景也由此而来。

  兴业证券研报测算显示,按照基金2024年全持仓角度来看,相较于业绩基准,主动权益基金欠配银行、非银金融板块较多,超配电子、电力设备板块。根据基金业绩基准对应的行业配置比例,以及2024年基金年报披露的全部持仓行业占比角度看,公募基金在银行、非银金融、公用事业、计算机、食品饮料行业的欠配比例居前,欠配比例分别为7.3%、6.6%、1.5%、0.8%、0.7%。

  中信证券研报也显示,以2024年基金年报持仓为基础测算基金持仓与基准指数的偏离度,将基准持仓与基金持仓间的规模差值作为回归金额。金融板块回归金额达2649亿元,占该板块自由流通市值的4.6%,显著高于其他行业。

  “传言听起来有一定的逻辑,但实际上既不正确又不专业。”一位公募基金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首先,针对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相关细则正在加紧制定中。绝大多数受访公司表示,在细则公布之前,当前并没有什么动作,要等待细则出台后再进行具体的调整。

  其次,当前的持仓回归数据仅仅是个测算值,业绩比较基准还没有调,根本不知道究竟偏离多少,需要回归多少,基金经理调仓也没有准确的数值依据。

  第三,近期市场震荡轮动,“小作文”在金融板块异动的情况下说公募调仓大盘股,在小盘股反弹的情况下又编造说公募调仓小盘股,反复不实的说法进一步凸显了说法不实。

  业内人士呼吁,市场参与者应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对“小作文”这种影响市场平稳运行的行为应给予坚决抵制,以稳健心态与A股市场长期同行。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