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活动上,职能部门负责人发出“加好友”邀约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雨纯)5月16日,由致公党长沙市委会主办的2025年度侨海青年聚共识活动举行。在长创新创业的海归代表与市委统战部、市优化营商环境中心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围坐一堂,围绕“海归青年如何看待长沙的创新创业环境”展开深入交流,旨在进一步整合侨海力量,推动创新创业热潮。
“长沙‘洼地效应’明显”
“幸运的是在此安了家,幸福的是在此找到了她,幸喜的是凭借长沙强大的文旅网红属性,在文旅和酒店赛道事业发了芽。”长沙呈悦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金厦是江西人,从澳大利亚留学回国后,综合考量房价、人社福利等诸多因素,选择了在长沙安家立业。
“长沙‘洼地效应’明显。场地、用人成本低,大大降低了管理运维的压力。而场景需求丰富,又让我们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湖南穗保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跤的感慨,引发了现场共鸣。
近年来,长沙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一网一码一线一平台一队伍”的“五个一”营商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周期立体式服务,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促创新谋发展,入选“2024年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2024人才友好型城市”。
“长沙的房价洼地筑起了安居乐业的底气。”现场,湖南麓山创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田孟林作为专家代表,从长沙为什么适合创业、长沙适合在哪些领域创业两方面给出了专业建议,并介绍了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的申报流程。
“创业十年,我深切感受到了长沙对创新创业者的关爱和扶持。”湖南伊点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鄢艳是韩国世宗大学动画专业首批归国留学生,后任长沙学院动画专业讲师,2014年创立湖南伊点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长沙学院的一名老师,转变为创业者,她感慨地说,“正是在长沙良好的创业环境下,公司得以取得现在的成绩。”
面对面“加好友”
如何进一步优化长沙创新创业环境,让企业家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刚创业的时候,只懂专业不懂公司运营管理,能否建立创业导师机制?”湖南麦金托什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松繁此前在英国读室内设计专业,2018年开始在长创业,从事商业空间设计行业。他提议,为海归创业团队配备法律、审批流程的指导专员,让创业成果更好变现盈利。
火了七十二变MCN联合创始人师宇琼提起本土适应化带来的“阵痛”,“海外留学经历赋予我们国际视野,但也容易与本土市场脱节。”她希望能有更多与本地企业家的交流活动,借助本土企业的市场资源加速海归项目落地。
“建议开发审批流程线上公开系统,让申请人能够实时查看审批进度,让我们更好地规划项目进度和资金安排”“期待有更多的金融政策”……现场,海归代表纷纷围绕自身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建言献策。
市委统战部、市优化营商环境中心、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侨联等相关部门一一回应,并对海归代表发出“加好友”的邀约,“欢迎大家会后加微信好友,我们将尽力给大家做好服务,把今天的建议落实到下一步工作中去。”
“海归人才是长沙创新创业的重要资源。”长沙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湖南省委员会副主委、致公党长沙市委员会主委、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黄锋表示,要进一步兑现政策支持,破除政策落地的“落差”;进一步落实法律法规,破除法律执行的“偏差”;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破除企业扶持的“温差”,吸引更多海外人才、项目向长沙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