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期实业:探索场外期权新方案 助力红枣企业稳发展

【来源:期货日报网】

面对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开始使用金融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为进一步深化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作用,浙期实业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持续探索场外衍生品的模式创新,不断打造多样化的产品服务体系,从而更好满足不同产业企业的多元需求,以更加丰富的套保工具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今年4月,在浙期实业场外团队的帮助和支持下,新疆H企业进行了两笔红枣场外期权交易,套保端涉及名义本金3000万元。在场外期权的基础上,浙期实业创新服务方案,依据企业实际需求为其设计出两种不同的交易模式,进一步提高期货服务与企业发展的匹配度,在红枣长期期现倒挂的大背景下,让H企业得以实现套保效果的最大化,累计增收200万元。

作为扎根新疆的农产品贸易商,H企业依托上级集团的资源和渠道优势,将新疆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而红枣则是H企业较为重要的贸易品种。H企业不仅参与红枣期货的市场交易,还借助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把新疆红枣的品牌优势转化成企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我们公司对期货衍生品比较重视,并且也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增强企业的竞争力。”H企业的相关人员表示。但红枣易受天气、政策等因素而出现较大波动,尤其是近年来,红枣在震荡中冲高而又持续下跌,并且呈现较长跌势。因此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如何设计出合适的套保方案进行风险管理,H企业需要更加专业的力量支持。

“H企业具有红枣期货市场的交易经验,所以我们双方的合作进行的也比较顺利。”浙期实业场外负责人蓝旻表示。“我们为其提供了相关市场研究和套保方案,帮助企业优化采购和销售,以实现降风险、稳库存和增效益的预期目标。如果使用传统的期货套保方案,不仅成本较高给企业的现金流带来压力,还会因极端行情造成套保效果不理想。”

浙期实业在普通期权的基础上,为H企业设计买入熔断累计看跌期权,同时又设计买入线性累计看跌期权,以实现对红枣市场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在浙期实业的方案设计中,熔断累计看跌期权设置两个价格区间和基础交货量,对于有实际销售需求的H企业来说,在市场行情不太理想的情形下仍能实现高价销售。从实际效果看,熔断累计期权在市场震荡或回调中增添缓冲空间,即便是行情小幅不利变动时仍有收益或降低套保损失。并且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熔断累计期权可根据企业的套保策略、风控要求等需求实现结构调整,从而突破原有套保方案的瓶颈限制达到预期风险管理目标。

“作为风险管理公司,我们将会以场外期权为核心,持续探索新方案、不断强化优服务,贴近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风险管理。”蓝旻表示。随着新疆红枣产业的加速发展,浙期实业也将加快探索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元结合路径,同时结合母公司浙商期货在数字化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推动场外期权等模式与企业的有机结合,不断拓展场外衍生品套期保值的应用场景,为产业企业解难题、稳生产、控风险提供更有力的金融工具,进一步增强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高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