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ID:fengluntalk),作者:冯仑风马牛

01

问:

冯叔,我在读您的新书《人生的逻辑》。您在序言里说,这本书是“想不开的解药”。我就经常想不开,生活中的很多琐事都会让我感到苦恼。朋友们经常劝我说,“那都是小事,别那么较真。”可是我总会因为他们说的小事而不开心。您觉得应该为小事较真吗?能不能给我一些建议。

冯仑: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负面能量的时候。我觉得没必要把这些放在心上。所谓“心广体胖”,可以腾出心来做其他更重要的事儿,而不是一直在无谓的事情上耗着。

比如说,大家一起出差考察,接待方条件有限,有的人会觉得,“他们怎么这样怠慢我,吃得不行,住的也不好,然后这也不给弄那也不给弄。”于是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就在那郁闷、生气,或者找接待方的麻烦。

也有的人,吃面包喝矿泉水就把一顿饭对付了,然后到点就睡,起来了该工作时工作,工作完了,该玩玩,该逛逛。

大家会说,第二种人心大。我有一个看法,心大了,事就小了。如果你的心胸和眼界开阔,别人无奈时,你会释然;别人恐慌时,你会勇敢;别人无知时,你会清醒。这样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人生慢慢拓宽。

02

问:

那怎样能把心“变大”一些?

冯仑:

第一,就是我在书里说的,找新的解释。

遇到困惑、焦虑、苦闷、烦躁、绝望的时候,总要找到办法去化解。

怎么化解?想不开的时候,如果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和方法,所谓的困境其实没那么复杂,是可以解决的。随着想开了,便会有新的希望。

我发现,岁数越大,越不内耗。为啥?因为解释太多了。可以解释100个死的理由,还可以解释200种活下去的原因。此外,读书越多,对这个世界的解释越宽。现在甚至都不想解释了,因为知道每一种解释都多余,最后就不说了。

很多的所谓困惑,都是缺解释。

在过去的封建社会,山里头的妇女,被人碰一下手就觉得遭到了侵犯,扛不住了,要跳井;到了现代社会,城里夜总会的小姐,跟人拉着手欢声笑语,还得到一份小费。她们为什么扛得住?就是有了新的解释,自洽了。

所以,要想办法自洽。

很多出家人,活得很通透,戒贪嗔痴,“你吃肉,你吃你的,跟我没关系;你喝酒,你喝你的,跟我没关系;你升官发财,那也是你的,还跟我没关系。我按照我这一套解释去过活。”

他们有一套自洽的解释,就坦然,就不会困惑,更不会有精神内耗。

第二,得有成就欲。

成就欲越大的人,对那些普通人在意的小事情,往往越不在意,越能对付。

他们能够超越这些小事,然后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精力聚焦在他们认为的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大家都知道马斯克是工作狂,经常睡在办公室里。这就是因为他琢磨的是把人类送到火星这样的大事,在哪里睡觉这件事就显得很小。反正就是休息,躺沙发上也好,躺地板上也好,都没必要计较。

我认识的企业家里,很多人也都是这样想的,他们琢磨的都是特别远、特别大的事情,日常生活反倒特别简单,没有什么复杂的。

心中的事情越远大,对眼前的一些俗事就越不在意。很多人为了事业忙碌的时候,吃什么、住在哪都无所谓,甚至特别忙的时候,废寝忘食,就因为心思都在工作上。

反过来,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总是因为琐事计较,这说明他可能没有机会处理或者琢磨真正的大事,才把小事当作了大事。

还有些人,特别装,或者说做事特矫情,很轻薄,整天飘着,这儿吃一下、那儿玩一下,看起来似乎快活。但是没人会说真正地佩服这种人,只是说这种人活得很舒服。如果跟他讨论,也许他会说,“我其实很空虚,我用形式来充填我的内心。”

这就印证了古人讲的一句话:“外重者内拙”。一个人特别注重外在形式的时候,内心其实是空虚的。

另外,成就欲大的人,面对困难往往也不会退缩。古人讲,“古今之立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个“志”就是理想,理想和目标会给人带来毅力。

所以,你对自己的生活、工作、人生,得有一个比较大的预期和规划。如果你有目标,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那么在追求理想的过程当中,你就会生出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你的心会变大,你遇到的所有难题也都会不断地变小。于是,你的经历,你的独特的人生体验,会让你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