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三代疯狂家庭教育:“女儿就是我老板”
【来源:虎嗅网】
在一家中介机构的介绍下,毕业于美国名校、正在“gap year”的雨妍成为了9岁女孩Fifi的家庭陪伴师,寒假每天花三个小时辅导语文、数学,并且帮助她复习PET英语(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第二级)。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雨妍沉浸式感受了一个家庭疯狂的“精英”式教育。
一个拥有8位家庭教师的小学生
Fifi有8位家庭教师:一个英语老师(从她三岁就开始教她剑桥通用英语)、一个数学老师(寒暑假时为她补习下学期的内容)、一个钢琴老师及两个钢琴陪练、一个体能老师、一个网球老师以及一个家庭陪伴师。
雨妍是“第8号技师”,每天上午九点到十二点,监督她完成妈妈布置的学习任务。上完课后,为了更熟悉Fifi的学习进度,雨妍还需要旁听下午两点到三点半的PET英语课程。
三点半以后的时间则会根据当天安排被分配给数学、钢琴、体能和网球中的一项。
这些补习中,英语最为重要,每周需要上五节课,课后还要复习。在北京海淀,一个合格的“牛娃”需要在一年级通过KET(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第一级),三年级通过PET,五年级通过FCE(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第三级,相当于雅思7分的难度)。
Fifi妈计划女儿四年级寒假去考PET,但雨妍认为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很一般的Fifi,很难在一年后通过考试。
“一个半小时的英语课,她只能记住老师教的50%,到了晚上,这50%的记忆会衰退到30%,第二天我给她复习的时候,能想起来10%就不错了。”
再加上PET在国外是为中学生准备的课程,里面涉及的许多内容是中国小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因此Fifi做题的正确率并不高。
8位老师以外,对待Fifi最严格的“老师”是她的妈妈。在雨妍的观察中,Fifi家的主要财富来源主要是上一辈人的积累,妈妈只在公司里担任闲职,很少在家里见到爸爸。
Fifi的教育几乎由妈妈一手包办。雨妍每天上课时,她会时不时进屋监督进度;如果Fifi完不成当天布置的七到八项学习任务,晚间娱乐时间就会被剥夺,要继续坐在书桌前被妈妈亲自盯着学习。
不过Fifi妈妈认为他们家的教育并不算卷。“她们班上有的小孩数学已经学到了初中水平,初二的期末考试卷子能拿120多分。”
“女儿就是我的老板,我在给她打工”
这是Fifi妈的原话,尽管有些夸张成分,但雨妍却觉得十分精准:“她妈妈会给足情绪价值,话说得特别漂亮好听。”
有次吃饭时,她刚从家长会上回来,Fifi的期末考试语文和英语都考了99.5分,和几位同学并列全班第一,但数学成绩一般,10分的附加题只拿到了4分。
这次饭桌上也是雨妍唯一一次见到Fifi的爸爸,他多数时候只是附和Fifi妈。
从开始吃饭到结束,Fifi妈的每一句话都和这次期末考试相关。在雨妍看来,以Fifi的天赋和家庭教育培养,期末考试能考成这样已经“达到她的能力上限了”,但父母对此仍然不满意。
“妈妈会先夸她说:‘宝贝你语文和英语都是全班最高分,我们很为你骄傲’,接着话锋一转,‘全班有好多个99.5,为什么你不能做考100分的人呢?’”
尽管对女儿的成绩不满意,Fifi妈十分擅长将这种不满意包装成夸奖,通过“先扬后抑又扬”的方式拿捏孩子的情绪。
“数学考试,班上有一个同学附加题拿了满分,她先问Fifi和这个小朋友熟不熟,接着会教育小孩,我们不要求你数学比他好,因为你的语文和英语比他好,但是附加题你有4分是不应该错的。”
借此不停向她强化竞争观念:你不一定需要比上次考试考得好,但需要比其他人考得好。
而且在表达对Fifi数学成绩不满之前,Fifi妈先用一段话贬低了那位附加题考满分的同学,说他其貌不扬。
“这句话说完后,她父母相视一笑,小孩听完也很高兴,但这让我非常不适。”
“当小孩一点也不好”
Fifi在妈妈面前永远表现得顺从乖巧,总会说自己喜欢学习,但雨妍能感受到她对这个培养模式的反感。
刚放寒假那几天,雨妍每天都能感受到她的强烈抗拒。无论和Fifi说什么,她都装作没听到,一直低头玩iPad,同样的话说第二遍,Fifi就会态度恶劣地回复“我听到了”。
“我一般会让她玩五分钟就开始学习,时间到了我伸手去拿iPad时,她会把我的手打掉。”在原本应该上课的时间里,Fifi一直找机会跟雨妍聊闲话、给她展示自己的小马宝莉卡。
雨妍去反映这种情况,但她妈妈只是稀松平常地说了句:“小孩在这方面非常敏锐,她能够通过跟你的相处,很快判断出能不能骑在你头上。之前的钢琴陪练,她把人家气哭过好几次呢。”
此刻的雨妍终于明白了Fifi为什么需要两位钢琴陪练。
Fifi妈很看重学历。应聘时,和她竞争的是位有六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按理说比自己更合适。后来Fifi妈透露,选择雨妍的原因很简单,另一位老师是普通一本,她的学历更好。
“Fifi妈觉得小孩的家教如果是高学历的人,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在妈妈的计划中,Fifi初中二年级时会前往美国读书,未来的目标就是考上常春藤名校,至于更远的规划便没有了。
“在他们看来,好像被藤校录取了,一生的育儿事业就已经圆满完成”,雨妍发现,Fifi妈作为富二代,从来没有吃过工作的苦,在她的认知中,考上一所好大学已经算是对得起父母了,接下来只需要享受漫长的人生就可以了,所以对Fifi的规划也是如此。
在和Fifi相处的过程中,雨妍不止一次听到她表达过“当小孩一点也不好”“活着没有一点意思”。她曾经向Fifi妈建议要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但是她觉得小孩厌学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一个寒假之后,雨妍选择了离职。清明假期,看着Fifi妈在朋友圈里分享带着女儿去日本旅游的照片,她的心中再没有一丝羡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LLEMEN睿士 (ID:ellemen_china),撰文:Echo,编辑:Be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