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父亲送进日本养老院,我后悔了”
【来源:虎嗅网】
38岁的方女士,是在中日两国之间往返十多年的外贸从业者。她出生在北京,父母是退休多年的普通工人。
“我爸身体一直很好,他之前是做工程的,一米八几,走路带风的那种。谁能想到退休不到十年,就因为生了场大病开始卧床。”
五年前,父亲突发疾病引起半身瘫痪,从此行动不便,完全依赖母亲照顾。每次方女士回国,家里的气氛都格外沉重,母亲明显憔悴许多。在那之后,方女士开始认真考虑把父亲接来日本。
“我是独生女,我不管他,就没人管了。”
方女士大学毕业前往日本深造,获得硕士学位后,就在当地一家大型的综合商社工作,十多年奔波,她在大阪都市圈全款买了套100平的公寓,并且拿到永久居住的身份。
据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数据,截至2023年底,在日拥有永久居留资格的中国人超过33万人。在这些群体中,拿到“永住”并不等于“人生已稳”。当独生子女逐渐步入中年,父母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真正遇到事,才发现这些制度都没法帮你真正解决问题”,日本官方对永住人群亲属来日,只有短期探亲签证或旅游签,大部分的停留时间最长为单次90天,所以为了能长期照顾父亲,方女士做了件让朋友听来都觉得“太拼了”的事——主动把身份从“永久居住”转为“高度人才签证”。
按照日本的移民政策,拥有“高度人才签证”人士的父母在“子女婚育后、家中确有照料需求”的前提下,可以以亲属身份长期在日本居住,并且享受日本的各项福利待遇。
这彻底打破了她在日本的稳定生活,结婚怀孕生子的计划突然出现在生活计划里。
方女士在2020年相亲成功,和一位同龄国内男性结婚。2021年,孩子出生了。“希望在日本建立自己的小家,也会让父母来日本更加顺利一些。”
她记得自己怀孕六个月时,正值日本夏季最炎热的季节,她挺着肚子仍坚持查资料、翻译父母签证文件。她甚至报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日本行政书士的学习课程,以便更好准备申请文件。
一边养育年幼的孩子,一边准备父母的签证手续,她都咬牙撑了下来。2023年底,她终于顺利地把父亲带到了日本。
“我爸坐轮椅出关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这一生最难的一关终于过了。”
“起初是想让他住家里,但老公一开始就很抗拒。”
丈夫虽然是中国人,不过在日本工作时间长,很少和国内亲友联系,习惯了个人边界感很强的生活方式。父母到日本之后,一家人关系逐渐变得紧张起来,双方甚至为了一些鸡毛蒜皮多次发生争吵。
“有一次我妈只是简单抱怨了句日本菜难吃,我老公就非常不高兴,吵到最后我妈哭了。我自己也觉得特别委屈。”
“在和父母的关系上,他不是不孝,而是不懂独生子女的压力。”方女士的丈夫有六个兄弟姐妹,父母轮流住在哥哥姐姐家,他丝毫没有抚养父母的压力。
为了维护家庭关系平衡,方女士开始物色养老院。考虑到父亲不会日语,她特地挑了几家华人社区推荐的、配有中文护理人员的机构。
“去参观过那种很高级的养老院,真的像酒店一样,房间带阳台,还有各种服务很齐全,每个房间都有一整套监控设备照护老人的,但问题是费用太贵,一个月40万日元起步。”
最终,她选择了一家设有“日托+半护理”服务的机构,收费相对亲民,且每周可以由家属接回居住。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养老院里的日本老人都能跟护理人员沟通,老人之间还能聊天。我爸基本就像在一座孤岛上。”
方女士努力安排中文陪护、让母亲轮流来住、甚至考虑再请一个懂中文的看护——但效果都不理想。
“我爸常说他活得没意思,说还不如在老家”,但她也清楚,回老家是不现实的。
“我妈一个人照顾不了他。国内护工不好请,医院也不收长期卧床的。把他带来日本是我能做的极限。”
中日在养老方式上的差异此刻变得极为刺眼:在中国,家庭看护依然是主流;而在日本,机构养老是常态,子女探望频率远不如国内。
“我爸一开始是拒绝去养老院的,他觉得丢人。但在日本,这可能是最常规的办法了。”
无奈中,她和丈夫商量在家附近租了一间公寓给父母住,同时方便照顾父亲。刚过了三个月,方女士就开始感到一种莫名的疲惫。
每天早上她要先送孩子去保育园,再赶去上班,晚上回家后要处理父亲看护计划、与母亲沟通饮食作息,有时候还要和丈夫“开家庭会”协调下一阶段的分工。
有时候,她甚至会觉得自己像个“中转站”,在丈夫、孩子、父母之间传递需求与情绪。
最难熬的时刻,方女士甚至怀疑当初坚持把父母接到日本是否正确,几乎是同时,她又会强行否定这种念头:“这是儿女的责任,我如果不做,以后一定会后悔。”
对方女士来说,在日本照顾父亲,已不单单是一个单纯的伦理问题,而是一场关于家庭资源、制度与情感的拉扯,“如果照顾不好他们,以后孩子怎么看你”。
投入金钱不是最重要的,时间、精力与家庭关系的调度和分配可能是更大的挑战——而这些,很难量化成真正的价值,也很少有人真正体谅她。
“在夹缝中尽孝,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对此能有选择,而不是只有责任。”
为保护隐私,文中细节做了一些改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LLEMEN睿士,编辑:Sebas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