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板块爆发 机构称创新药是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来源:东方财富】
创新药板块再度爆发!
5月23日,港股医药板块全线走强,昭衍新药一度大涨超16%,泰格医药大涨超12%,绿叶制药一度大涨超11%。A股创新药板块亦强势爆发,海辰药业斩获20cm涨停,众生药业涨停。
2021年年初至今,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自高点持续调整。不过,今年以来医药行业持续有催化剂兑现,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涨超37%。近期,医药行业利好不断,行情持续回暖。
受访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当前医药板块基本面持续向上复苏,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有望持续成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部分基金经理认为,2025年或是创新药三年以上投资周期的元年。
多因素共振
创新药逻辑持续强化
受访基金经理指出,今年以来创新药领涨医药板块走出强势行情,主要得益于基本面、估值和政策等因素共振。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基金经理单林表示,这一波创新药爆发,是国内医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创新药行业发展的历史规律。创新药研发的特点是长周期、高投入,创新药研发早期阶段,无数项目铸就了CXO企业的业绩持续高增长,并催生CXO板块2018年到2021年的大牛市。如今,过去5~10年的厚积薄发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上市、进入医保、放量,创新药板块也将真正迈入不仅靠临床催化、也依托报表高增促进的持续景气周期。
中银创新医疗基金基金经理郑宁表示,最近几年国家对创新药的鼓励政策对产业发展尤为重要,不仅加快了创新药的审批速度,还打通了创新药商业化放量的渠道,从而实现利润反哺更多研发投入。同时,今年以来的集采优化文件也对传统药企的当下利润有了一定支撑,可以让传统企业大胆投入创新药研发中。
目前在医药细分子行业里,创新药基本面最强劲,Biotech(生物技术)的收入在高速增长,费用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因此利润端持续扭亏。
“从本轮行情来看,一方面,部分国产创新药在海外尤其是美国开始商业化放量;另一方面,全球创新药BD(商业化授权合作)交易中,中国创新药占比从2022年的个位数提升到2024年的30%,2025年一季度份额继续攀升,这意味着国产创新药在全球的竞争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郑宁认为。
平安医药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周思聪表示,目前创新药处于海外出海市场和国内医保市场的双重提振周期,2025年是中国创新药行业的“三个元年”——收入放量元年、盈利跨越元年和估值抬升元年,行业有望迎来系统性投资机会。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也表示,在“科技资产牛”的背景下,创新药产业的逻辑不断强化。
一是很多生物技术或生物医药今年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利润报表端实现季度或年度扭亏,财报角度出现板块性拐点;二是今年很多创新药公司重磅管线数据的读出和海外BD交易兑现力度强于过去。
2025年或是创新药三年以上投资周期的元年
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在基金经理看来,创新药是波动较大的行业,出现回调和波动是正常现象。但创新药是大类科技资产里基本面相对扎实的品种,今年股价走势有望比过去几年更加顺畅。
单林认为,创新药是目前医药所有细分赛道中,中期维度基本面相对更好、逻辑更顺的板块。新药的估值水平可从两个维度去看,即便是既往行业常用的PS估值体系,目前整个板块也相对低估。而未来2~3年,伴随着越来越多新药公司报表端盈利,估值体系可能会发生切换,同新药业绩的高增长相比,估值依旧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创新药标的是全市场各类资产中,属于有业绩、有空间、能兑现的科技股,当下的创新药或许类似于2018—2019年的CXO,行情具备中期持续性。”单林称。
郑宁也认为,综合考虑到创新药的短中长期基本面强势以及目前风险收益比仍高,看好本轮创新药行情的持续性。
展望后续创新药板块的走势,梁福睿建议,可关注中报或者年报业绩的兑现、管线重磅数据读出、海外BD交易兑现情况等方面。
“整体来看,下半年的重磅会议、医保谈判有望带来整体创新药板块贝塔式上涨,同时叠加个股阿尔法的兑现,创新药后续的表现依旧可以期待。”梁福睿称。
周思聪表示,尽管屡经波折,创新药投资依旧是前几年医药行业投资中少有的亮点型子行业。如今创新药行业迎来了市场关注提升、筹码结构变化、价值被发现的阶段,创新药行业投资“轻舟已过万重山”。
“中国已成为毋庸置疑的创新药强国,2025年是创新药三年以上投资周期的元年,可持续看好创新药行业长周期、大级别的投资机会。”周思聪称。
“守正出奇”投资创新药
A股和港股投资重点有差异
受访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已然到来。
在梁福睿看来,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才刚刚开始,今年国产创新药企业可能出现明显的报表端扭亏,往后将迎来报表端+研发端的两头爆发式增长,非常看好中国创新药的产业趋势和后续股价表现。
细分市场来看,梁福睿表示,由于港股市场与宏观经济关联度更高,有着比较灵活的做空机制,其创新药企业估值的泡沫明显更少,且可供选择的优质资产更多,整体板块贝塔更强;而A股市场,有很多企业从仿制药转型到创新药,后续估值上升空间或更大。
谈及具体标的选择,郑宁表示,行业龙头的业绩稳健性相对更强,因此在预期回报率偏高时,会考虑优先配置龙头。除非随着股价上涨,其预期回报率出现明显下降,此时会不得不牺牲一些胜率,寻找一些二三线的赔率标的。
“对于不同赛道、不同公司,我们的判断标准都是一致的,就是风险收益比比较,综合衡量实现未来自由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和DCF下隐含回报率。不同赛道的自由现金流预测方法和置信度不太一样,需要逐个分析。我们的投资框架始终如一,坚持获得的回报均来自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的贴现,综合分析风险和收益,在风险定价较为昂贵时,勇敢出击。”郑宁称。
单林表示,创新药方面主要关注具有三类特征的资产:硬科技,包括能自主出海美国盈利的头部企业; 高增长,产品在国内市场具爆发力与政策优势的公司;产业趋势,布局产业链早期、研发效率高的企业。
具体到投资策略,单林坚持“守正出奇”。其中,守正类资产着眼于中长期的产业维度,专注于识别并解决主要矛盾,降低交易频次;赔率性资产则更多基于中期视角,最佳介入时机通常是在左侧,但在左侧介入时不会过度集中。资产组合构建方面,始终充分考虑风险收益比,并在确定性和赔率之间进行动态权衡。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