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鸟消费Talk,作者:黄晓军,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看到一个消息,国内咖啡奶茶出海都势如破竹,但库迪咖啡却在新加坡关店了。

墨腾创投表示,库迪在新加坡市中心的小印度Tekka Place店、政府大厦店都永久关闭。

而它在新加坡的第一家店,City Link城联广场店也不见了,反而是一点点奶茶在店址搞装修。

国内似乎也不好过。

前不久库迪开便利店,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说“讲故事”。

看到一个自媒体为库迪总结的开店逻辑,大概是以前的便利店为什么消费者非去不可,因为有香烟。

而现在年轻人不咋抽烟了,但咖啡可以啊——反正都是成瘾性的东西。

年轻人到便利店买杯咖啡,等咖啡的时候估计会看上便利店的其他东西,顺便买点。

我们先不去争论逻辑是否正确,就算是这样,买咖啡的库迪能不能做好便利店?这其实是要打问号的。

从2016年开始,国内开始上演便利店泡沫,而下还能叫上名的,也就只有便利蜂还活着,并且被传活得并不滋润。

为什么讲故事?一个做行研的老哥@王永庆行研 解释说,是新店养老店。

老店如果亏损的话,库迪会给到补贴,只要不是太差,都会用活动补贴、距离补贴(与瑞幸的距离)等方式稳住它。

库迪期望规模效应起来,或者从供应链卖货环节再把补贴赚回来。

打不走怎么办?让更多的新店开出来,就能获得现金流。特别是新开的店越来越大,和便利店一样大就挺好。

当然,老哥还说了一个接盘模式。比如库迪加盟商投40万干不下去了,20万转出去,新老板以20万的成本计算回报估计就能干下去了。

但从我走访市场来看,库迪在这里干不下去,可能其他老板也不会愿意在原址继续开库迪。

反而是其他品牌,比如我在山东看到一个区域咖啡品牌,常见套路就是等库迪开不下去,然后去接盘开自己的品牌。

成本低啊!

实际上,最能够反映库迪有点难的,是瑞幸涨价。

一直以来,我们的焦点都在看瑞幸vs库迪,9.9元大战对消费者而言实在太爽了。

但你有没有发现,瑞幸的9.9元慢慢退场了。

先是全场9.9元,然后每周发券,店庆券啥的,不同的店可能9.9元不一样。

再后来,限制特定单品,只有那么几款可以9.9元。

到现在,我买杯橙C美式,偶尔都没有9.9元了。还得去抖音看看、去美团看看。

投资人黄海在这方面看得很透。

各种变相涨价,瑞幸的借口是原材料成本上升。

黄海说,“对于瑞幸来说,它的成本结构和咖啡豆本身关系并不大。在瑞幸销售的一杯咖啡当中,咖啡豆的成本仅仅占它售价的5%。”

另外,咖啡豆这个东西期货交易很成熟了,套期保值、风险对冲,这在瑞幸这么大规模的公司来说已经是正常操作。

原材料成本上涨,就跟着涨价?那也太被动了,几乎不可能。

所以答案只有一个:9.9元硬刚瑞幸的库迪快刚不住了,竞争威胁减轻,瑞幸没必要再去搞价格战。

但最近,库迪迎来了转折点,那就是京东外卖。

有报道,京东外卖上线一个月,库迪咖啡销量突破2000万单,在京东平台日订单量达80万单,是某头部外卖平台同期的4倍。

但京东外卖上一杯生椰拿铁3.9元,库迪挣钱吗?

至少加盟商是挣钱的。36氪未来消费有文章显示,3.9元的咖啡,打包配送后用户支付5.9元。

但加上京东补贴,加盟商收款是9.2元,库迪总部的补贴算上,一单基本可以到手10元左右。

但京东外卖目前的百亿补贴也在式微。

有商家说百亿补贴里,京东开始慢慢让商家负担一部分,不然排序就靠后。

这才多久,京东就在改政策了。意味着百亿补贴或许并不会持续多久。

所以,库迪缓口气的时间窗口正在关闭。

接下来怎么办?点杯库迪咖啡坐等吃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鸟消费Talk,作者:黄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