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授创业,存活率无与伦比
【来源:虎嗅网】
英国皇家工程院和Beauhurst公司联合发布的《Spotlight on Spinouts 2025》数据显示,英国高校教授科学家新建创业公司总数为2064家,其中1337家公司仍然正常运营,包括175家完成并购和26家成功IPO,整体存活率接近65%。
我们广泛研究了42所英国高校的公开数据资料,并根据不同高校的不同特点,分别从新建公司数量、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融资成功率、融资轮次、融资退出、QS世界大学排名、技术转移中心、培育课程、孵化加速、资金支持、生态建设等12个普遍共性和关键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一、新建公司数量
42所英国高校新建公司数量为1967家,约为总数量的95%,样本高校新建公司数量中位数为31家,平均数为47家。
有4所高校新建公司数量超过100家,7所高校新建公司数量超过50家。
其中,牛津大学新建公司数量为225家,排名第一;剑桥大学新建公司数量为175家,排名第二;帝国理工学院新建公司数量为132家,排名第三。曼彻斯特大学新建公司114家,排名第四。
排行前十的高校新建公司数量占总数量的比例超过50%。
二、融资
1. 在融资事件方面,42所高校创业公司完成融资事件3788起(2015年~2024年)。
有6所高校融资事件超过100起,占总融资事件的40%。
其中,牛津大学完成融资577起,排名第一;剑桥大学完成融资390起,排名第二;布里斯托大学完成融资177起,排名第三。
另外,伦敦大学学院、华威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的融资事件也都超过100起。
2. 在融资金额方面,42所高校创业公司完成融资总额高达170亿英镑(2015年~2024年)。
有4所高校融资金额超过10亿英镑,9所高校融资金额超过1亿英镑。9所高校融资金额占总融资金额的70%。
其中,牛津大学融资金额为46.9亿英镑,排名第一;剑桥大学融资金额为23.8亿,排名第二;伦敦大学学院融资金额为16.3亿英镑,排名第三。布里斯托大学融资金额为10.2亿英镑,排行第四。
另外,帝国理工学院、曼彻斯特大学、华威大学、思克莱德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的融资金额也都超过1亿英镑。
而在平均融资金额方面,42所高校创业公司平均每起融资金额接近450万英镑。
其中,伦敦大学学院平均每起融资金额为940万英镑,排名第一;牛津大学平均每起融资金额为810万英镑,排名第二;剑桥大学平均每起融资金额为610万英镑,排名第三。
3. 在融资成功率方面,7所高校创业公司融资成功率超过50%。
其中,牛津大学融资成功率为79%,排名第一;思克莱德大学融资成功率为75%,排名第二;剑桥大学和华威大学融资成功率均超过72%,位列第三和第四位。
另外,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和曼彻斯特大学的融资成功率也都超过50%。
4. 在融资轮次方面,在1337家活跃的创业公司中,有736家处于种子轮,占比55%;402家处于风险投资轮,占比30%;另外125家处于成长期,74家处于规模扩张期。
5. 在融资退出方面,共有201家公司实现成功退出。
有26家公司IPO,3家公司市值超过10亿英镑,有15家公司市值超过1亿英镑。排行前20的上市公司市值总额高达135亿英镑,平均市值为6.75亿英镑,中位数为3.84亿英镑。
其中,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的市值超过33亿英镑,排名第一;Exscientia公司市值超过23亿英镑,排名第二;Darktrace公司市值超过17亿英镑,排名第三。
有175家公司完成并购,9起并购交易金额超过1亿英镑。排行前20的并购交易总额超过36亿英镑(Darktrace完成上市之后才被并购,因此单列出来),平均并购金额为1.9亿英镑,中位数为8500万英镑。
其中,Ziylo公司并购金额为6.23亿英镑,排名第一;Gyroscope Therapeutics公司并购金额为5.88亿英镑,排名第二;Gyrohcore公司并购金额为4.62亿,排名第三。
三、QS世界大学排名
42所高校的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跨度很大,中位数为第108位,平均数为第206位。
其中,有16所高校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排行最高的前三所高校分别是帝国理工学院(2rd),牛津大学(3th)和剑桥大学(5th)。
从整体上看:
1. 样本高校新建公司数量与QS世界大学排名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排名越高,新建公司数量相对较多。
2. 融资事件超过100起的6所高校与QS世界大学排名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排名越高,融资事件数量相对较多。
3. 融资金额超过1亿英镑的9所高校与QS世界大学排名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排名越高,融资金额相对较多。
4. 融资成功率超过50%的7所高校与QS世界大学排名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四、技术转移中心
1. 技术转移中心是高校科研成果商业化的重要支撑部门,6所融资事件数量超过100起的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专职人员平均数量为72位,中位数为68位。
其中,剑桥大学拥有150位专职人员,牛津大学拥有99位专职人员,伦敦大学学院拥有80位专职人员。
技术转移专职人员数量越多,融资事件和融资总额就相对较多,QS世界大学排名相对也较高。
2. 在人均绩效(融资事件数量/专职人员数量)方面,6所高校的人均绩效为3.5起,中位数为3起。
在融资绩效(融资总额/专职人员数量)方面,6所高校融资的平均绩效为2400万英镑,中位数为1900万英镑。
但技术转移专职人员的数量与人均绩效、融资绩效没有明显相关性。
3. 技术转移专职人员数量与融资成功率也没有明显相关性。
五、培育课程
教授科学家的日常工作,通常都在教室或者实验室完成,他们对于商业市场的关注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创造一种最基础的培育系统和创新创业氛围,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从商业化相关课程教育开始。
比如:
帝国理工学院作为英国最具创新力的大学,提供了三大系列的培训资源,其中,Expert business coaching and mentoring提供由180多名教练、连续创业者、高层管理人员和行业专家组成的网络,为创业研究人员提供专业的商业指导,包括销售、战略、商业化、谈判、市场营销、会计、产品设计、商业模式设计、知识产权、法律等。
牛津大学,作为英国教授科学家创业绩效最高的大学,提供线上线下两种不同的培训资源,其中,EnSpire Oxford创业中心在线下通过Inspire阶段、Equip阶段、Explore阶段、Launch阶段和全阶段五大步骤,将大学内所有的创业计划和资源联系在一起,使员工、学生、校友和当地社区能够轻松地驾驭牛津的创业生态系统;
而在线上部分,E-School提供总时长超过2400分钟的15门课程内容,Barclays Eagel labs提供20个模块化课程,Alison提供接近60门创业资源和课程,为创始人提供开办和发展企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从融资到团队建设,从市场营销到管理,旨在加速科技创始人的创业和规模扩张之旅。
剑桥大学作为英国培养创业者最成功的大学,提供了21种不同类型的培训资源,其中,i-Teams Cambridge为创业团队获得在咨询、市场研究和创业方面获得实际的商业技能,并有机会在一年一度的CUTEC技术风险投资会议上展示他们的项目。自2006年成立以来,i-Teams在60位商业导师的支持下研究了250多项技术,培训了1500多名学生,创建了110多家衍生公司,吸引了超过3亿美元的投资。
伦敦大学学院作为英国最具企业家精神的大学,提供了三大系列的培训资源,其中,专门为博士生和早期职业研究人员提供为期超过10周的培训和3000英镑的资助,通过“探索过程”“学习过程”和“创业企业家过程”三个不同阶段培养创业思维,帮助发展创业知识、技能和心态,以支持将知识和想法带到世界各地,并促进职业发展。
曼彻斯特大学作为英国最具可持续发展力的大学,通过马苏德创业中心提供了9种不同的培训资源,其中,Manchester Venture Builder提供为期12周的构建-测量-学习循环的创业启动平台。
通过研讨会和1-2-1指导支持,与成功的企业家、导师和行业领袖一起工作,完成验证商业理念、建立一个可操作的商业模式、开发最小可行产品(MVP)、利用人工智能来帮助建立和运营业务、了解融资方案以及在路演日向投资者、企业家和利益相关者展示等从概念到执行的全过程,并提供最高5,000英镑的非股权稀释资助和10,000英镑的尖端工具和平台津贴。
六、孵化加速
孵化加速器为科研人员创造了一个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绝佳环境。
比如:
帝国理工学院的White City Incubator是帝国理工学院的深度科学创业创新中心,为成长中的深科技公司提供为期三年的孵化服务,不仅提供超过20万平方英尺的灵活办公空间、8个CL2实验室和2个共享实验室,还提供了一个由不同背景、学科和专业水平的3000多名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成员组成的高级黑客空间,提供电子和数字制造工作坊、生物化学实验室和机械车间三个相互补充的实验室空间,以加速多学科的原型、制造和协作,促进合作、实验和创新,帮助创业者将想法变为现实。
牛津大学的Startup Incubator为牛津大学以及相关生态系统的创业团队提供免费的量身定制的支持,每年招收两批学员,其中,第一阶段提供3个月的基础培育服务,帮助初创公司完善概念,验证想法并启动企业;而在第二阶段提供6~9个月的加速服务,帮助初创公司扩大运营规模,完善产品,获得资金,并获得风险加速的专业指导。
剑桥大学的Deeptech Labs提供了密集、高质量的加速器计划和早期资金的独特组合,特别是帮助深度技术初创公司准备重要的A轮融资,以实现世界领先的深度技术研究商业化。通过将500多名世界级的深度技术专家以及280多名活跃的企业和风险投资者的相结合,旨在将突破性的科学发现转化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司。
伦敦大学学院的Incubator Factory是一个为期两年的非股权稀释孵化器项目,提供两种不同阶段的服务,在孵化器的前10周,侧重帮助创业团队培养基本的创业技能,而在随后的近两年时间内,侧重提供定期研讨会、1对1的专业建议和服务、人脉导师以及校友网络资源,帮助开发产品/服务,扩大用户基础,获得关键资金,并自信地驾驭创业之旅,加速创业公司的成长。
曼彻斯特大学与商业增长中心(Business Growth Hub )合作,为创业公司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并定期举办旨在帮助企业家创业和发展业务的活动和研讨会,提供包括商业计划、市场营销、财务等服务资源以改善业务绩效、员工队伍和可持续性。Business Growth Hub已经帮助创业团队完成超过1亿英镑的融资,同时还与超过50家企业伙伴合作,获得超过10:1的投资回报率,是英国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商业增值服务商之一。
七、资金支持
充足的技术转移资金支持,对于早期创业团队的成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
牛津大学新建公司225家,融资50亿英镑,融资成功率80%,提供接近50种不同类型的资助和投资。
其中,牛津种子基金(Oxford Seed Fund Oxford Seed Fund )是由Saïd创业中心运营的、欧洲最大的以学生为主导的风险投资基金,为初创企业和企业家提供融资渠道和支持生态系统,侧重于为牛津大学种子期前或种子期的附属公司提供最高10万英镑投资,已向53家公司投资超过150万英镑,并帮助企业获得超过4.7亿英镑的后续资金。
剑桥大学,新建公司195家,融资30亿英镑,融资成功率70%,提供13种不同类型的资助和投资。其中,剑桥企业投资(Cambridge Enterprise Ventures)是剑桥大学的投资部门,可以为概念期项目提供最高2万英镑的投资金额,种子前项目提供最高15万英镑,种子轮提供50万英镑,跟进投资则可以高达100万英镑。
帝国理工学院,新建公司超过130家,融资10亿英镑,融资成功率70%,提供10种不同类型的资助和投资。其中,企业基金(Imperial College Enterprise Funds)是帝国理工学院与Parkwalk合作管理的基金,分别在2021年、2023年和2024年筹集了三只基金,侧重投资那些与学院有密切联系的初创公司或者企业生态系统有广泛联系的公司。
曼彻斯特大学,新建公司超过110家,融资6亿英镑,融资成功率50%,提供8种不同类型的资助和投资。其中,Northern Gritstone基金是一家在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的协助下于2021年成立的独立投资机构,旨在支持这三所研究型大学的创新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推向市场商业化,帮助教授科学家的企业发展成为以盈利为目标的世界一流的企业。目前管理规模超过3亿英镑,并投资了先进材料、医疗技术、认知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24家公司。
伦敦大学学院新建公司100家,融资17亿英镑,融资成功率70%,提供15种不同类型的资助和投资。其中,UCL tin试点数据基金可以为TRLs 1-2的项目提供最高1万英镑资助,UCL治疗加速支持基金可以为TRLs 2-4的项目提供最高8万英镑资助,而TRLs 4-9的项目则由伦敦大学学院科技基金、阿波罗基金提供大规模资助。
除了学校内部的资金之外,各大高校也在积极撬动更大规模的外部资金。
比如:
英国研究与创新(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UKRI)成立于2018年,是由科学、创新和技术部(DSIT)赞助的一个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汇集了七个学科研究委员会和九个理事会,每年投入80亿英镑为企业、大学、NHS机构、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NGO)和其他机构的研究和创新以及研发人员提供资助,实现2:1的投资杠杆率,同时利用深厚和广泛的专业知识以及投资组合的巨大多样性,旨在丰富英国的生活、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和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其中,为英国各大高校创业公司提供了2888起、总金额达8.14亿英镑(2015年~2024年)的资助。
另外,Innovate UK还额外设立了一支4000万英镑的POC概念验证基金,2025年支出不低于900万英镑。
商业私人资金的来源则更加广泛。
投资高校创业公司数量最多的风险投资机构TOP20(2015年~2024年),总共参与2072起投资事件,占所有投资事件的比例接近55%,7家投资机构参与投资事件超过100起,每家投资机构参与投资事件的平均数为103起,中位数为72起。
其中,Parkwalk Advisors参与投资325起,排名第一;Scottish Enterprise参与投资320起,排名第二;Mercia Ventures参与投资177起,排名第三。
投资高校创业公司金额最多的风险投资机构TOP20(2015年~2024年),总共投资166亿英镑,占总投资金额的比例接近98%,6家投资机构参与投资金额超过10亿英镑,每家投资机构参与投资金额的平均数为8.3亿英镑,中位数为5.98亿英镑。
其中,Parkwalk Advisors的投资金额为18.4亿英镑,排名第一;Oxford Science Enterprises(OSE)的投资金额为18.3亿英镑,排名第二;IP Group的投资金额为14.2亿英镑,排名第三。
八、生态建设
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不能仅仅依靠技术转移中心或者科研人员的努力,广泛链接和调动校内外的各种丰富资源并进行有效的统筹规划,才能真正发挥资源聚集效应,帮助早期初创公司应对市场环境的激烈性和残酷性。
比如:
帝国理工学院与英国第一个专门专注于帮助创新公司加速增长的社区Scale Space合作,为创业公司提供支持和资源,包括由风险投资家、学者、研究人员、技术领袖和规模化专家组成的增长网络,由领先的创业公司、顶尖大学和专家合作伙伴提供的研究和见解,以及由值得信赖的技术专家提供的研发支持、品牌建设者和培训提供商等资源。截至2024年,经过该社区孵化加速的创业公司存活率超过90%,并完成融资超过4亿英镑。
牛津大学搭建了10种不同类型的校内外生态社区,其中,成立于2002年的Oxford Entrepreneurs已经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企业家协会,拥有12,000名牛津大学会员和超过65,000名网络成员,包括牛津大学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MBA、EMBA、活跃校友、行业专家以及学术界内外从事研究和创新的思想领袖。协会成员创立了总估值超过3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并建立了一些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创业生态系统。
剑桥大学搭建了8种不同类型的校内外生态社区,其中,成立于1999年的CUE是下一代企业家的社区,它支持和加速了商业创新和创业,并为数百名学生、员工和校友提供了培训。每年举办四场比赛:£100 for 100 words、 the £2k competition、 the £10k competition 、年度青年企业家奖( the Young Entrepreneur of the Year Award)以及提供高达2万英镑奖金的新旗舰竞赛。迄今为止,已经为60多家初创公司提供了超过60万英镑的奖金,其中许多获奖公司已经发展为成功的公司。
伦敦大学学院搭建了由创新英国(Innovate UK)提供资助的知识转移伙伴关系(KTP)社区,为UCL所有学科的科研人员提供资金和支持,以与组织合作,雇用高水平的科研人员来解决重大的商业挑战,通过18个月到36个月的时间,共同开发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或提高效率。每年的费用通常在10万至13万英镑之间。这种独特的方法成功地为学术界、企业和合作伙伴以及政府和社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创造了多赢的局面。
曼彻斯特大学与成立于1990年的Pro Manchester合作,该组织是大曼彻斯特商业社区和英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商业发展组织,建立联系、共享和协作超过35年,拥有来自绿色经济、体育产业、创意、数字和媒体、医疗保健、零售及电子商贸、Fintech等接近40个不同行业领域的超过300家企业的10000名会员,提供150种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交流机会、商业战略研讨会和各种商业主题的研讨会,通过知识共享、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来提高专业水平。
结论
1. 从总体上看:
2022年,英国研究与创新署(UKRI)发布了《2022~2027年战略:共同改变未来》文件,专门为实现将英国打造为全球科技超级大国和创新国家的目标而制定的第一个5年战略,提出了四大变革原则、五大战略议题、六大战略目标和七大技术群,并提出,要将英国的研发强度从当前约占国家生产总值(GDP)的2%提高到2027年的2.4%,为英国成为全球科学超级大国和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并就如何实施该战略提出了针对每项目标的优先行动事项。
2023年,英国新成立的科学、创新和技术部(DSIT)发布《科学技术框架》,旨在联合英国政府各部门,并投入接近4亿英镑,采取一系列覆盖人工智能(AI)、工程生物学、未来电信、半导体、量子技术等领域的措施,并与英国和全球的工业界和学术界领导者密切合作,实现“英国到2030年成为全球科技超级大国”的目标。
同时 ,英国政府还针对美国西海岸的GREAT技术运动,为英国吸引更多的投资,在2024~2025年间投资200亿英镑用于支持私营部门的研发,并优化现有的研究机构,同时积极扩大公民参与STEM的机会,提供终身培训、再培训和提高技能的机会,招聘相关学科的优秀教师。
而鼓励支持高校教授以不同形式参与创新创业,就是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并落实这些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
2. 从个体上看:
我们广泛研究了42所英国高校的公开数据资料,并根据不同高校的不同特点,分别从新建公司数量、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融资成功率、融资轮次、融资退出、QS世界大学排名、技术转移中心、培育课程、孵化加速、资金支持、生态建设等12个普遍共性和关键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1)英国高校教授创新创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推动。其中,充足的资金支持是最大的成功因素之一。
英国高校创业公司不仅得到了学校内部基金的积极支持,同时也在过去10年间得到了英国研究与创新署(UKRI)提供的超过8亿英镑的资助,以及来自20家重点关注高校创业公司的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166亿英镑的投资,这种三位一体的互补投资矩阵,极大地激发了英国高校教授科学家创新创业的热情,并有效提高了新建公司的数量和创业存活率。
(2)高校教授创业受到内外部多种综合因素的共同影响,但不存在某种绝对主导地位的单一因素,各个因素之间也不存在绝对的相关性;不同的样本高校可能在某个或者某几个方面表现相对突出,但没有任何一所高校能够做到面面俱到,更不存在具有绝对优势的高校。
(3)国内高校的相关工作刚刚起步,可以借鉴英国高校的先行经验,重点关注文中提及的12个普遍共性和关键维度,特别是政策层面和资金层面,除了政府的顶层科技战略规划和直接资金支持之外,更加有效地引导社会风险投资基金参与高校创业公司的投资,无疑将是最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高校科研成果商业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uperChance创业星球,作者:Chrion.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