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周开幕会上,青年分享在湘创业的精彩故事
【来源:长沙晚报】
逐梦湘江畔,创业正青春
“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周开幕会上,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青年分享在湘创业的精彩故事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朝昭 凌晴
在三湘大地,一群有志青年正激荡起创新创业的时代浪潮。
25日,“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周在长沙拉开序幕。开幕式上,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青年满怀激情,分享了他们热辣滚烫、奋斗不息的创业故事。
一个又一个青春梦想,在湖南这片热土的滋养下生根发芽。
家门口创业“真香”
31岁的苏行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2020年,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苏行在球场上结识了计算机专业博士研究生杨昌获。因为打篮球时经常来不及拍摄精彩瞬间,杨昌获偶然间跟苏行聊起了自己的想法——打造一款AI小工具,在用户打篮球时自动拍摄剪辑,再将剪辑好的视频提供给用户,满足大家在社交平台分享的需求。
“‘AI+体育’的组合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苏行兴奋地提出自己的构想,这两位“球搭子”一拍即合,转身成为“创业搭子”。他们的团队通过开发基于AI的运动视频捕捉与分析技术,能够通过算法精准捕捉球场上的精彩瞬间,让每个热爱运动的人都成为自己的“MVP”。
然而,2022年冬天受行业大环境影响,全国各地球馆门可罗雀。眼看着账上资金越来越少,公司运转举步维艰。
“在我们即将要放弃的时候,湖南湘江新区的‘柳枝行动’送来了20万元的激励资金,这不仅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更像是鼓励年轻人大胆干的一个承诺。”之后,他们又陆续获得了长沙市“小荷青年”计划15万元创业补贴、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100万元股权投资。
3年间,苏行和团队将湖南球秀体育科技有限公司从默默无闻做到同类AI体育产品行业头部,与全国近2000家体育场馆达成合作,覆盖200座城市,服务数百万会员用户,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并登陆美国、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从湘江边的野球场“投”进AI浪潮,苏行在湖南这片创业热土上划出一道靓丽的青春弧线。
“在湖南,每一个抓住梦想的青年,都能抛出创业的完美三分球;每一次义无反顾的起跳,都有这片创业热土托举的力量。”苏行说。
30岁的刘园园来自湖南邵阳,是一名在读博士,是长沙闪灵智合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也是一位二孩妈妈。当她强忍着泪水告别蹒跚学步的孩子、踏上求学之路时,自己便暗自发誓,一定要尽快学成归来。
“是湖南的好政策让我的返乡创业之路走上了快车道。”刘园园说,看到湖南省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政策,她带着一份商业计划书开始了返乡之旅。
从一份商业计划书到注册落地公司;从获得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100万元种子轮融资,到入选湖南股交所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板企业,都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发生。
目前,闪灵智合的产品已在全国40余家养殖场推广应用,国际顶尖生猪育种企业也同公司达成意向合作,即将锁定第一笔国际订单。
他们将“异乡”追成故乡
如今,不少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正投身在湖南创新创业的火热实践中。是什么,让他们背着双肩包,跨越千山万水来“湘”见?
27岁的王宇峰是浙江临海人,是中南大学在读博士,还是长沙海瑞智科技的创始人。研一那年,他跟随导师扎进锡矿山的工作车间,攻克了世界性难题——将砷碱渣炼成战略金属砷。凭借这项技术,他和团队拿下了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创业计划如何真正落地?获奖后的兴奋也伴随着茫然,直到看到一则关于5.05亿元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成立的消息,他知道,这是湖南给青年创业者递出的一张“时代船票”。最终,经过项目入库、基金尽职调查、商业模式打磨等等,项目通过了投决会,真正从赛场走向了市场。
“资金的支持宛如创业征程的源头活水,而湖南‘七个一’政策更是给我架起了一座通向美好未来的‘金桥梁’。”两个月时间,他们注册公司、走访企业、寻求合作,目前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冷水江砷碱渣治理国家重点工程。“今年是我到湖南求学的第9年,从钱塘江到湘江,我将‘异乡’追成了故乡,愿更多青年创业者与这片热土同行!”
一本创业笔记,见证了徐州青年胡含兵的奋斗答案。从家教老师到创业者,他说:“湖南的创业土壤,给了我这颗种子破土而出的勇气。”
他带着“黑马日语”项目,入驻湖南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期间,他也曾经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母校湖南师范大学为他翻过笔记中最艰难的一页,续写了创业故事:校团委启动帮扶机制,创业园减免了3年场地租金,团委老师陪跑市场对接资源,一路为他护航。
如今,黑马科教服务的学生已逾2万名,覆盖河南、江苏、安徽、广东、广西等地,年营收达1.2亿元。“我特别想对湖南道一声感谢。也期待更多青年,在这片热土上写下属于自己的‘创业笔记’!”
28岁的王智权来自北京,2022年,他带领清华大学博士团队创建清皓普众并落地株洲高新区。2023年,经过近十年的研发投入,团队实现高性能氧化锆材料一体成型技术国产替代,不仅降低了成本,更有效提高了产品精度与性能。
“这里能让梦想落地成金。”谈到为何来到湖南创业,王智权说,株洲是“制造名城”,陶瓷产业链完备,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技术转化“零断层”。而湖南对青年的诚意,更让他和团队背上双肩包就能开干——3层厂房,5年免租,800万元的装修款作价入股,种种政策减轻了初创企业的资金压力。“园区人才公寓的灯火与湘江边的夜风,转角小巷里的臭豆腐香和凌晨依旧沸腾的小龙虾,让我们常常感叹,湖南不仅适合工作,更适合生活。”
3年间,王智权的团队顺利完成三轮数千万元融资,拿下FDA认证和ISO13485的体系认证,荣获“创青春”国赛金奖和“全国最佳创业团队”奖项,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
“在湖南,你的‘异想天开’会有人帮你‘脚踏实地’。未来,我们要让中国生物材料走向世界,不仅要打破垄断,更要定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