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企业境外上市释放多重积极效应

【来源:东方财富】

  近期,监管层接连表态优化中资企业境外上市环境,引发市场关注。

  5月19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提高境外上市备案质效;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进一步统一境内企业境外直接上市相关跨境资金管理,提升境内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可以看出,金融监管部门正合力优化中资企业境外上市生态,引导中资企业加快“走出去”,提升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水平。

  与此同时,放眼至国际市场,境外交易所也频频加大对全球优质企业的引入力度,为中资企业境外上市营造出有利的外部环境。比如,5月初,香港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宣布推出“科企专线”,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5月中旬,世界交易所联合会主席、新加坡交易所集团首席执行官罗文才坦言,新交所将与中资企业携手同行,为它们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平台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中资企业境外上市正迎来难得的机遇窗口期。这种形势下,中资企业需乘势而上,竞逐境外市场,借助跨境资本平台优势,实现从本土经营向国际化经营跨越,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对于中资企业来说,融资是其境外上市的主要动因,境外资本市场资金容量大、市场化程度高、投资者类型多样,在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的同时,也能助推其业务与治理水平提高。

  一方面,成熟的境外资本市场再融资工具丰富,审批效率高,募资用途限制少,便于企业灵活安排资金。同时,此类市场具有较为完善的估值体系,对于优质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认可度较高,能够给予更合理甚至更高的估值溢价。再者,此类市场遵循国际监管标准,倒逼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另一方面,中资企业境外上市,能够引入拥有广泛商业网络与丰富市场资源的国际战略投资者,帮助其快速打入当地市场,拓展国际业务,提高品牌国际影响力。

  从更深层次来看,中资企业境外上市不仅惠及自身,还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投融资协调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引导中资企业境外上市,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压力,也能使借力国际资本平台的中资企业快速成长壮大,成为优质投资标的,促进市场投融资协调发展。

  从根本上来说,中资企业境外上市不仅是企业个体迈向国际化的战略选择,也将推动我国优势产业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全球价值延伸。以境外资本市场为平台,中资企业在发展壮大中加力布局境外业务,将我国在新能源、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集群优势、模式优势辐射到全球市场,构建产业链竞争优势,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需要注意的是,中资企业境外上市既要顺势而为,也应量力而行。中资企业需结合自身战略目标、财务状况、发展阶段等因素综合考量,认清自身实力,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高昂的上市成本及后续的业务运营,也要对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有清晰认知,对境外市场的法律法规、汇率波动、市场变动等风险做好预判与应对。

  展望未来,随着中资企业境外上市持续推进,有望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巨头企业,将进一步优化中国企业全球资源配置,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