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山水共富新引擎 | 乡村行·看振兴
【来源:长沙晚报】
激活山水共富新引擎
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CEO”,让山水资源变成“聚宝盆”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祝林灿 通讯员 刘友琼
去年,长沙市在全省率先招聘了9名“乡村CEO”,一年的时间里,他们交出亮眼答卷:所服务片区的村集体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闲置农田通过“认领经济”变得热闹,闲置农房化身网红民宿,传统村落蜕变为文旅打卡地……今年,长沙再次发布“招贤令”,计划新增选聘13名“乡村CEO”。
这些懂技术、善经营、情系“三农”的“乡村职业经理人”,正以市场化思维给乡村振兴带来新气象。
认领经济、低空飞行,乡村运营脑洞大开
在长沙县开慧镇,“乡村CEO”易丹把农田搬上互联网,推出“我在开慧有丘田”项目。城市家庭花8000元就能认领一亩田,体验春种秋收,还能获得生态大米、土鸡等农产品。这一模式不仅吸引200多家企业和个人认领农田325亩,带来260万元直接收入,更串联起民宿、研学、农家乐等业态。
为了更好地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望城区桥驿镇黑麋峰片区的“乡村CEO”邓魁峰,将曾经做房地产运营的经验搬进大山,开展了“相约黑麋峰”系列活动。
“过去村民觉得山里只能种地看风景,没想到还可以有这么多玩法。”去年七夕,邓魁峰策划的“爱在海拔 520
·七夕流星音乐节”售出近700张票,让活动期间及后一周的山间民宿全部住满,国庆期间推出黑麋峰稻草艺术节,吸引游客7.2万人次。日前,围绕“520”节点,当地还在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打造了520告白点、巨型双心观景台、千年四照花观日台等多个情侣拍照打卡点,并举办了环湖甜蜜走和山谷音乐会、并与湖南省低空集团合作开展了千架无人机表演等文化类活动,有力带动文旅发展。
邓魁峰还透露,目前正在落地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设计了稻田观光小火车、稻田咖啡屋、稻田餐厅、林下沙池等十余个体验项目,预计首期在8月能运营;低空飞行度假村项目也正在洽谈中,将包含民宿、观光、研学及飞行培训等。“布局低空经济就是布局未来,我希望让黑麋峰成为长沙近郊‘最酷玩法’代名词。”
在望城区茶亭镇花海片区,每年3至4月花海节一过,游客量会明显下降。面对这种情况,花海片区“乡村CEO”钱莉通过绘制景点串联地图、发展研学、设计文化体验活动、打造文创产品、发展庭院经济等,碰撞出乡村跨界新“玩法”,促进“网红”打卡点变“长红”打卡点。
让闲置资产变“金矿”
“过去这些房子一闲就是十几年,现在我们引进康养企业,盘活了30栋闲置农房。”望城区乔口镇蓝塘寺村“乡村CEO”杨海亮介绍,这些房屋的户主不仅能收租金,20年后,改造后的器具也全部归房主。同时,施工期间,60名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月薪最高达1.3万元。
同时,他还带动种养大户将320亩稻田升级为体验式农庄,帮助设计抓鸡、钓虾、采摘等特色项目,并为其导入研学客流;去年中秋,他组织清理出一块废弃场地,组织50余村民摊位办中秋市集,“短短4天营收了40多万元,摊主最多单日赚了4000元。”
在望城铜官街道片区,“乡村CEO”廖思涵正用跨界思维激活传统农业资源。他带领团队盘活闲置农房打造特色民宿,引入车友会、旅行社资源为采摘基地导流,并联合企业开发亲子农事体验项目;带领村干部运营的短视频账号,集中推介当地特色水果和农文旅项目等,目前拥有近十万自然浏览量。“这份工作需要务实,也需要长期主义。”廖思涵说,期待未来能以市场化运营激活乡村的更大价值。
既是资源整合者,也是破局者,长沙的“乡村CEO”们,正以市场逻辑、乡土情怀,持续让山水资源凝成百姓致富的“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