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龙舟水”困在机场里的深圳人

【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白粥,原文标题:《被“龙舟水”困在机场里的深圳人:有人躺着赚万元,有人原地打工苦等10小时》,题图来自:深圳微时光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深圳的春天过了,“龙舟水”来了。

众所周知,“龙舟水”雨季会平等地折磨每一个深圳打工人,像通了人性一样,上下班下雨、周末休息下雨,其他时候就停雨。

其中,需要频繁坐飞机的深圳人,成了最受伤的群体。

四五六月堪称深圳机场延误率最高的月份,也是深圳机场广播全场sorry最频繁的月份,一旦听到那句“我们很抱歉地通知您”的经典广播开场,多少候机人的腰就开始酸痛。

因天气原因的航班延误,本来也无可厚非,大多数人只能抱着认命的心态,但等待的感觉只能说非常酸爽,性格多变的深圳大雨能让人在机场坐到天昏地暗,昼夜颠倒。

有人建议,这个季节往返深圳机场,一定要买好延误险,再备上充电器电脑、鲜虾鱼板面,更重要的是,心态放好,长生不老。

航班延误,当代深圳人雨季必经酷刑

在深圳坐飞机的人,在夏天的雨季总会最担心收到这样的通知:

“【乘机提示】飑线来了!受今天早间航路天气影响,目前深圳出港前往西南、西北、华中、华北、东北、华东方向的航班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误,预计后续延误情况会加剧,深圳机场已发布航班延误预警,请旅客朋友关注天气影响,合理安排出行!”

每当“深圳机场”的官方微博出现这样的通知,很多深圳人就开始萌生不妙的预感——无尽的等待开始了。

飑线、强对流、台风……深圳人的一生之敌,这样的强降雨天气常多发于深圳的四五六月份,“龙舟水”期间情况更甚,雨下得发了狠、忘了情,不知天地为何物。

这三个月份也是沉默寡言的“深圳机场”微博最积极的时候,它像一个被逼急了的老实人,举首望天,控诉老天爷不长眼,偏偏在大家要出行的时候下起瓢泼大雨。

图释:深圳机场微博

大多数人因天气原因遭到航班延误或者取消,更多会感叹天气无常,命比时间重要,不会将气发泄在机场工作人员的身上。

最近坐了10次飞机去上海出差的晓涛,只经历了2次正点准时出发的航班,他自称已经被磨得没脾气了。

“每次坐飞机都要准备好机场半日游,只恨自己没有拥有瞬移的超能力。”

那段时间,强对流天气多发,深圳出发的人,不管是去出差、旅游、探亲、看演唱会等,都只能看天气,听天由命。

最近一次五月初的强对流天气,在深圳出发的航班全线飘黄,机场广播sorry全场,寥寥无几的准时出发的航班收获了全场羡慕又担心的目光。

不仅从深圳机场出发的航班会延误,抵达深圳机场的航班也因天气延误。

嘉嘉五月中准备从深圳转机去多哈观看国家队的乒乓球比赛,她从上海飞到深圳,再从深圳飞到多哈。

没想到,因为天气原因,从上海飞往深圳的航班延误了,等到她落地深圳,匆忙赶到下一趟航班的登机口时,距离起飞时间只剩下10分钟,登机口已经关闭了。

她无奈只能离开,重新买了机票从香港起飞,才顺利赶上了第二天开打的乒乓球比赛。尽管如此,她并没有收到赔偿,因为延误原因是天气异常,不在赔偿范围内。

还有人从其他城市专门赶来深圳看演唱会,因航班延误了四五个小时,最终到达大运的时候,演唱会已经落幕,白白浪费了一张门票和机票。

航班延误,不仅是一种经济损失,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

乘客小敏在候机厅等待了2个小时,终于等到了登机的通知,没想到,坐上飞机之后,又在狭窄的机舱里等待了3个小时,飞机还没有起飞的迹象。

当时机舱里有乘客因为饥饿犯了低血糖,呕吐不止,机舱里人心惶惶且烦躁。后来,小敏也感到身体不适,决定下机,和乘务人员解释了一个小时才下了飞机。

“太痛苦了,等待得非常难受,本来这个时间早就到目的地了。”

航空延误险竟成了“理财产品”

目前,深圳只有一个宝安国际机场。可别小看这个机场,2024年的旅客吞吐量突破6000万人次,是内地第4个越过“6000万量级”的机场。

去年机场的全年航班量42.8万架次,单日最高航班量超1300架次,天气较差的暑运和春运都为非常繁忙的阶段。

此外,机场的吞吐量很大,辐射面也很广,不仅覆盖了深圳,还有周边的中山、江门、广州、惠州、东莞、汕尾等东南西北边的城市。

有些人特意坐了2小时的车,到宝安机场坐上不到2小时航程的航班。而这个季节的宝安机场准点率,确实让部分人的心情拔凉。

一旦前序航班发生延误,后序航班起飞的时候便会翻倍式拉长,甚至还曾发生过不少延误10个小时以上的情况。

但是没有办法,这么大型、辐射面广、航程多的机场,确实很难找到其他替代。

当然,酷爱搞钱的深圳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即使是飞机延误。

有人调侃,这个季节最高回报率的理财产品,不是黄金、不是股票,而是宝安机场的飞机延误险,理赔率相当高。

一位深圳网友表示,自己最近频繁出差,几乎每周都坐飞机,每次飞都基本延误。

他有航空路程信用卡,用这张卡购买机票会有额外的延误险理赔,加上自己另外购买的延误险,他最近累计起来获赔了上万元。

也有其他网友赞同,表示去年的四五六月份,他靠延误险前前后后获赔了五千元,相当于坐在机场也赚了钱。

他们一直推荐,这段时间从深圳机场往返,看准天气,购买延误险,生效的几率很大,也能减免一些损失。

据《航班正常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出港延误或者取消,承运人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

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购买延误险,因天气原因的航班延误,航司不负赔付的责任,但航司负有安抚好乘客的责任。

根据交通部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机坪延误期间,应保证盥洗设备的正常使用。机上延误超过2小时(含)的,应当为机上旅客提供饮用水和食品。机上延误超过3个小时(含)且无明确起飞时间的,承运人应当在不违反航空安全、安全保卫规定的情况下,安排旅客下飞机等待。

如果不巧遇到了航班延误,希望大家能够不打扰机场工作人员的有序安排,也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规定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现在关于航空延误理赔的诈骗非常多,稍不注意便会中招。

深圳人可可前阵子刚接到一个境外电话,称航班延误,可免费修改航班时间,且能收到300元的赔付。

由于电话里的声音和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声音一致,且精准地提供了她的航班信息、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可可当下相信了。

但当对方让可可截图支付宝的收款码,并且提供了一个网站让可可申请赔付时,可可突然意识到这应该是诈骗,否则为什么不通过官方渠道理赔,于是她立马挂断了电话。

后来她在网络上搜索类似情况,发现很多人被这样的骗局欺骗了成千上万元,她后怕地发现,现在的骗局真的越来越量身定做了,让人防不胜防。

延误之后,深圳候机人众生相

飞机延误,固然令人倍感无奈,但若是此刻能研究一下机场众生相,也不失为一种消磨时间的好办法。

在全线飘黄的深圳机场,深圳人大概能显现出八种人格,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一种是务实型——延误了无所谓,打开笔记本就地上班。

深圳机场有专门的“工位”,为打工人而生,这里位置比公司还宽,椅子又舒服,随时可以充电,“同事”个个都是人才,业务繁忙,班味氛围浓厚。

只是可怜在一旁赋闲的人,望着天空里久未散去的乌云,分不清那是原本就阴霾的天气,还是打工人的怨气。

第二种是随机应变型——不带感情,转身向香港飞去。

有的时候,同样的地点,香港的航班依然可以准点飞行,深圳机场又有直达香港机场的交通,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也有人放弃了飞机,转头去了高铁站,选择更为稳妥的出行方式。时间长点无所谓,最起码在路上了,好过不知所措的原地停留。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熟练工身上,看到延误的通知,他们一手退票,一手买票,一分钟都不能浪费。

第三种是据理力争型——一边失去一边收获,忙着索赔延误险。

看到航班延误的消息,立马查询航空延误的理赔方案,假如延误4小时才能赔偿200元,那么延误3小时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和客服线上理论,等到飞机起飞时就可以到账。

第四种是天马行空型——开始思考机场的宏观规划和城市的未来建设。

朋友圈看了一遍又一遍,洗手间上了一次又一次,坐着躺着都开始不舒服的时候,开始思考为什么机场不开一家按摩店、美发店、美甲店,这样子就能美美出行,还能让心情放松。

等到广播通知可以登机了,心里想的不是终于可以登机了,而是怎么那么快,我还没享受够呢!

第五种是认命型——装备齐全准备好机场一日游。

这些人的特征非常明显,一般手持保温杯、一件外套、一个u型枕、一桶泡面、充电器和游戏机,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把机场当成家来待。

一位网友点赞深圳机场舒服得能过夜:

“登机口这里有椅子、沙发、办公桌、充电口,还有超市、餐厅,我买了一瓶百岁山,和外面一样的价格。太爱深圳了,大家都很安静地办公和休息。不像上海虹桥的登机口,啥也没有,老妈妈的推车卖的快过期的矿泉水要十五块。”

第六种是享受型——贵宾室自助餐一顿又一顿,喝点小酒等微醺。

他们在淘宝上反复比价,购买最低价的贵宾室套餐,在贵宾室柔软的沙发上就座,饿了就吃自助餐,实在无聊就点一杯起泡酒,吃吃喝喝等登机。

第七种是理智型——已经习惯天气原因延误,希望大家一切听安排。

看到别人一直质问乘务人员,感到十分不解:天气原因不能起飞,怎么能怪机场,真的起飞你敢坐上去吗?安全才是第一位。

从不主动哄闹乘务,一切听机场安排,相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强行摘瓜瓜不甜。

第八种是经验总结型——吃一堑长一智,下次乘机不误事。

根据总结,这个季节坐上往返广东的飞机,能多早就坐多早,因为最早的航班延误时间最短,越晚的航班延误时间越长。

最好不要买晚上的航班,否则可能会傻傻地在机场过夜。

总之,既来之则安之,说不定这是在等雨过天晴,为你变出一道彩虹,抚平你劳累的心。

备注:文中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