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有感:同行的大爷大妈个个比我朝气蓬勃

【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躺平学原理,作者:躺即平德,题图来自:AI生成

旅游这件事,我更在意其社交属性,我主要想和朋友们聚一聚,只是找个优美一点的景区当背景板。旅游本身我倒是不太感冒,理由有三:一是景点太同质化,二是人挤人,三是我是低能量群体,旅游一次回来,需要在床上躺平一天来回血。

但我现在经常在理性的驱使之下去旅游。因为我深知,不抓住现在这个机会,工作之后就没时间了。于是我报了个旅行团,有导游规划和带队,我能让大脑处于低耗能状态,这次一次性打卡西北地区三个省。

高中地理题常客:茶卡盐湖

我们县旅行团的主要受众群体是老师,因为他们假期多且具有消费能力。上次随团的时候,一车全是老师,并且只有我没购物。但现在这个时间节点,老师还没放假,所以团里基本都是退休的大爷大妈。

跟大爷大妈旅游了一次,我终于知道为啥要延迟退休、老年人再就业为啥会被出成国考题。年龄上限为55年出生的老同志,可以免票。平均年龄为退休的60后,我父母的同龄人在里面是比较年轻的,二十多岁的小登只有我一个。

老同志生气勃勃,完全免疫高原反应,导游的一大职能就是在老同志发生高原反应时施以援手,但其实是想多了。暮气沉沉的是我,不知道是不是高原反应了,一上车就通过睡觉来回蓝。到了景区我也不太喜欢拍照,经常是老同志拽着我拍。感觉最应该退休的是我,该让他们代替我去上班。

我们其实在期待导游是丁真风格的藏族人,但他是藏区的汉族人。而我们县的主体构成是满族人和蒙古人,导游发现在这个团里,自己变成了少数民族。吃的团餐也比较民族融合,川菜、湘菜、东北菜都吃了一遍,甚至进了一家叫忆江南的饭馆,里面疑似是川菜和东北菜混着的,我也不知道当地的特色菜是什么。有卖十块一张的牦牛肉饼,这个就忽悠傻子了,河北的驴肉火烧虽然不能保证是驴肉,但能保证不只卖十块钱。

我是起床困难症患者,一早起就想死。有时候五点半起床,有时候六点半集合,我寻思这么早,老同志应该起不来吧,肯定会迟到。但我忽略了一个生活常识,人老了觉就少了,虽然我没迟到,但每次都是我最后一个到,不知道的还是以为是我高中的跑操,用一首歌的时间准时到操场,反而变成拖后腿的了。

虽然我在车上一般都是睡眠待机状态,但半睡半醒之间,好像隐约听到什么飞机大炮芯片六代机之类的东西,突出一个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老家以前是军区,中苏关系不好的时候,有过一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时期,老同志整体武德充沛,如果聊俄乌冲突,我猜测俄友会比较少。车上有退休特种兵和刑警,旅行团的武德整体更是充沛,要是遇到个什么马匪,估计能直接“白马?定叫他有来无回。”

结束一天的行程,我到酒店原地躺平,一个小时之后响铃。这年头年轻人班味很浓,我随身还带着电脑。养精蓄锐一小时,来节省出一段大脑的巅峰时期来办公。办公之后陷入虚无状态,难道我睡前的记忆竟是wps吗?不,这不对,人不该活成这样。于是启动了明日方舟,打到快一点,进一步助长了我的起床困难症。

希望等我变成老登,也能有他们这个精神状态。

回到旅游本身,我喜欢自然景观,不喜欢人文景观。一到了寺庙、故居之类的地方,就开启了五脊六兽(方言,试试评论区有没有懂的)模式。灵隐寺除外,灵隐寺外面的风景太优美了。此行最喜欢的景点是青海湖,高中地理常客茶卡盐湖和相对冷门一点的翡翠湖也不错,在此之前是洱海。但感觉青海的旅游业基础设施不如云南,我上次上旱厕已经忘了是什么时候了,又在青海的景区重温了一遍。

此行的一大槽点是,烟味有点重,老同志人均传统派香烟支持者。正好我逛的一些景区在雪山脚下,来吟诗一首:

莽莽雪山巅

缭绕云烟

猞猁声碎

雪豹声咽

咦?唔!

今夕何年?

仍抽传统香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躺平学原理,作者:躺即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