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货日报网】

7月5日,经过目测、检尺、装车等环节,多辆满载原木的运输车辆分别从位于山东日照、江苏太仓的大商所原木期货指定交割库驶出,标志着原木期货首批交割顺利完成。

据悉,当日已完成交割的原木期货共14手,合计1260立方米,其中有5手在日照完成,有9手在太仓完成,交割结算价为815.5元/立方米,均来自7月1日成功配对的交割申请。多家原木贸易和加工企业参与了当日的交割。

7月正值夏季高温,为确保原木期货首批交割安全顺利完成,各交割库进行了充分准备。日照临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公司提前仔细进行了货物清点、检查和码放,并且备足了防暑降温物资,做好消防安全自检等工作,并且在交割时全程跟踪协调,为交割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作为在日照参与车板交割的买方,山东腾诺木业有限公司(下称腾诺木业)提前参加了大商所组织的座谈培训、模拟交割等活动。腾诺木业总经理陈伟告诉记者,目前原木现货价格处于相对低位,公司为了锁定原料成本,此前根据自身加工需要从盘面买入套保,并通过交割顺利完成两手共180立方米的5.9米中A级辐射松原木的接货。由于卖方提前进行了筛选和分拣,交割品的质量良好、标准化程度高,整个过程非常顺畅。公司还借此机会厘清了交割品与现货通货的质量差异、国标尺与现货尺的检尺差异等情况。

“通过交割,我们发现由于采用国标尺,质检环节非常标准化、透明化,再加上形态、外观等指标的设置,加工企业可以更有效地把控原料采购质量和成本。”据陈伟介绍,首日交割接收的原木已经送往车间进行加工,从标准度、新鲜度、圆整度等方面来看,这批原木质量明显高于近期采购的现货,从而实现了更高的出材率,产品成本也因此低于工厂近期平均成本。

作为在太仓参与车板交割的卖方,江苏耀华物流有限公司(下称江苏耀华)在做好人员培训的基础上,提前10天完成了备货。“我们用于交割的货物都是最新、质量最好的,对材长、检尺径等也进行了多次确认。原木期货上市以来,我司积极学习和参与,尝试了多种套保方式。本次参与实物交割,是基于对这一段时间现货市场偏弱行情的预判和对期现价格关系的评估。”江苏耀华副总经理王刚说。

此外,他表示,交割流程结束后,该笔交易会收到全额货款,减少了现货贸易中赊销带来的货物质量、价格、结款争议,且能够大量出货,这在当前现货市场普遍偏弱的背景下有明显优势。后续江苏耀华会继续积极寻找套保和交割机会,运用期货工具为现货贸易业务提供有力保障。

山东隆盛进出口有限公司(下称山东隆盛)去年获批成为首批原木期货交割厂库。为了保障交割顺畅进行,山东隆盛提前对库管、理货和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根据交割质量标准做了筛选备货,专门的硬化场地以及消防、环保等硬件设施也早已准备就绪。“当日我们成功交割3手共270立方米的5.9米中A级辐射松,交割过程中,货主按规则提出了挑战,经协商和检验均达成一致,没有出现任何争议。”山东隆盛总经理魏浩告诉记者,第一次尝试交割的数量不大,主要还是为了核算交割成本,为后续进行更大规模的盘面套保和交割做准备。

记者了解到,在交割前,期货公司也面向客户做了针对性的辅导和支持。中信建投期货6月以来持续开展风险与合规提示工作,协助有交割意向的客户自查交割资质,并且为江苏耀华成立了一对一服务团队,安排其参加专项培训和模拟交割,进一步提升其实操能力。“我们还基于对原木价格走势的判断、客户到船计划及销售计划等,为该客户制定了详细的交割方案。在测算入库费、仓储费、运输费等交割成本后,推荐其选择太仓鑫海港口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交割地点,并建议客户采用滚动交割方式,根据销售需求提出交割申请,以避免集中交割的时间压力和额外的存储成本。”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员陈家谊说。

除了组织产业客户参与培训课程和模拟交割,创元期货还提前精心编制了原木品种交割手册,帮助客户详细了解交割流程、交割质量标准以及大商所交割App使用指南等信息。创元期货结算交割总部负责人成纯介绍,公司还特别注意与大商所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及时反馈客户关切的问题,另一方面及时了解并向客户准确传达交易所最新政策和要求,确保公司自身和相关客户理解到位并合规高效参与交割。

据了解,今年5月以来,为了保障原木期货首月交割的平稳顺畅进行,大商所积极准备,多措并举筑牢安全堤坝、提升交割效率。一方面,在主要交割区域组织开展多场模拟交割,同步安排质检机构对标检验,帮助相关方熟悉期货交割质量标准和流程,统一各质检机构检验尺度;另一方面,增设交割库和质检机构,并推动质检机构扩充专业团队、增加智能检验设备,进一步扩充交割资源、提升交割和质检能力。此外,大商所还鼓励各交割库提前对货物进行分选和堆垛,以便于交割作业标准化、机械化开展。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原木期货从上市到完成首批交割,中间只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距离真正“走向成熟、发光发热”,还需要一个长时间深耕细作、精心培育的过程。特别是对产业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加强对合约规则的学习理解,稳妥有序参与交易交割,避免“不合规”“不达标”导致的损失;另一方面要转变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坚持套保原则,根据自身现货采购、库存及销售情况,选择套保比例和时机,学会期现结合,避免投机性交易。此外,部分头部企业和资讯机构已逐步采用国标作为报价基准,首个合约交割完成后,产业对原木期货的理解将不断深化,期现尺差也将进一步明晰,这将有效增强期现联动,逐步消除现货贸易中一些不规范、不清晰的问题。因此建议更多企业关注、拥抱这一行业变化趋势,将期货市场的标准化理念引入现货贸易中,促进原木期现货市场相互促进、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