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搭台” 唱响期市服务河南民企大戏
【来源:期货日报网】
为进一步深化期货市场服务民营企业质效,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河南省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期货专题)第一期培训班”在郑州成功举办。本次培训活动,郑商所联合河南省委统战部、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工商联、河南证监局,为60家河南省民营龙头企业高管带来了一场期现融合的“破浪之旅”。
郑商所市场发展部副总监潘建状致辞时表示,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在河南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贡献了55%以上的GDP,是河南经济的重要支撑。截至去年年底,河南省民营经济主体数量为1081.7万户,约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6%。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活水”支持。期货市场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有责任、有义务去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郑商所作为国内重要的期货交易平台,为河南省乃至全国产业发展筑起了坚实的风险管理屏障。在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期货市场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企业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期货市场中的发现价格、套期保值等功能,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稳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河南省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陈占亭致辞时表示,对于从事期货业务的民营企业来说,充分认识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熟练掌握期货工具的运用,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稳健发展的重要手段。
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民营企业在期货市场的参与度和运用水平上存在一定差距。部分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不够深入,并缺乏专业的期货人才和风险管理经验。在运用期货工具的过程中,部分企业还存在操作不规范、风险控制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企业在期货市场的发展,也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河南省淇花食用油有限公司董事长连建伟曾陷入期货的认知误区——总想靠期货投机盈利,结果亏损。本次培训活动让他重构了思维框架。“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期货套保是守护企业利润的工具,盲目做投机只会带来亏损。接下来,公司将建立新的套保制度,严格遵循‘现货量=期货量’原则,并积极探索使用期权,减少资金占用,留更多资金用于公司发展。”连建伟说。
“实体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应当学会用套期保值、期现结合等方式规避市场的价格风险。”培训后,河南省西保冶材集团有限公司期货部经理王彩香感慨道。据记者了解,作为在2022年就开立期货账户却未进行实操的企业,这次培训让该公司决心重整旗鼓,踏入期货市场。
“培训中,各位老师关于企业套期保值模式、期现结合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和案例分享等,值得我好好学习和借鉴,也给企业指明了生存之道。”王彩香如是说。
王文新是河南九易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该公司设有期货部门,主要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他表示,当前市场环境与业务开展面临两个挑战:一方面是市场需求低迷,另一方面是现货市场呈现反常的高升水状态,这种市场结构导致企业套期保值的风险增加,移仓操作面临较大的基差风险,远期与近期合约价差不稳定。
通过本次培训,王文新找到了破局的“钥匙”:期权工具的灵活性和新型交易模式含权贸易,是应对基差波动的“利器”。
“后续,公司计划与期货公司对接,系统学习期权工具操作实务,研究含权贸易模式的具体应用,将新型金融工具纳入公司套保机制,并定期评估工具使用效果,优化风险管理策略。本次培训为公司未来开展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工具,我们将积极落实学习成果,提升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能力。”王文新说。
当食用油企业开始用期权锁定成本,冶金行业通过套保穿越周期,铜加工厂借助含权贸易化解基差风险——这些微观实践正汇聚成河南省民营企业搏击风浪的新航标。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郑商所将加强与河南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为实体企业稳健经营提供期货力量,为河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期货市场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平台,为河南省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和有力支撑。未来,河南省工商联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各单位沟通协作,积极搭建政策咨询、金融服务等平台,助力企业健康发展。”陈占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