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提振住房消费出实招:公积金可“既提又贷” 供地向轨交站点倾斜

【来源:东方财富】

  为提振住房消费、优化供给结构,北京再出政策“组合拳”。

  7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在优化住房消费新供给方面提出两大方向:一是优化土地供应布局,二是强化公积金支持作用。

  《方案》明确,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同时,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促进作用,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研究制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带押过户”政策,并开展相关业务。

  “北京此次进一步优化供地和公积金政策,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住房消费需求释放,也为其他城市政策调整起到了示范作用。”中指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告诉记者。

  其认为,公积金贷款政策是各地优化政策的重要抓手,预计各地将进一步优化公积金政策,如从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延长还款期限、加大对异地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的支持力度等方面加大公积金政策优化力度。此外,北京后续仍有政策优化空间,预计未来有望进一步调整相关政策,提振市场信心。

  轨交沿线、就业密集区优先供地

  《方案》显示,要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并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此举被视为提升新增住房供给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一步。

  “北京本次在优化住房消费上精准发力、多管齐下。优先保障轨交站点和就业密集区供地,具有前瞻性与合理性。”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

  其认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交通便利,能极大缩短居民通勤时间;在就业密集区供地则有助于居民实现职住平衡,减少通勤成本与时间浪费,可显著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事实上,今年以来,监管层多次在重要会议及文件中强调优化供给。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进一步强调住房的高品质,较好的区位配套是构成高品质住房的重要部分;6月13日国常会再次明确“优化供给”的政策优化方向。

  各地也针对优化供给,持续落地政策。北京5月9日印发《2025年北京市住房发展年度计划》,指出“加大站城融合力度,优先在轨道站点周边等设施较为完备地区开发建设,适度提高建设强度,打造职住商活力中心”。

  “北京本次再度强调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有利于更好满足购房者职住需求,也有助于开发企业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好房子”。陈文静称。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数为13440套,成交面积165.31万平方米,同比均有所下降;二手商品住宅成交套数为88575套,同比上升18.4%,成交面积814.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8%。

  北京支持公积金“既提又贷” 上海跟进预期走强

  《方案》的另一大亮点是,加大住房公积金的支持力度,这其中包含两项创新性举措。

  一是支持“既提又贷”,“允许缴存人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二是研究公积金贷款“带押过户”,开展相关业务。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能有效降低购房者置业门槛和前期资金压力,可更好发挥住房保障功能。

  据中指院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深圳、杭州、西安等超30个市(区)出台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相关措施。“此次北京落地该项举措,意味着一线城市中,北京、广州、深圳均已跟进,预计上海也有跟进落地的预期。”陈文静补充道。

  关于公积金贷款“带押过户”,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是北京积极优化公积金政策的具体体现。

  一位房地产行业人士指出,此前北京已实施二手房商贷“带押过户”,若公积金贷款“带押过户”也能实现,将极大提升二手房交易的便利度和流动性。

  严跃进也认为,这一创新举措意义重大。“‘带押过户’打破了传统二手房交易中卖方需先还清贷款才能过户的繁琐流程,减少了交易环节、时间成本和风险,能有效提高二手房市场流通性,进而带动住房市场活跃度。”他强调,北京作为首都提出研究此项政策,对全国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陈文静表示,2023年以来,已有超20个市(区)出台公积金“带押过户”政策,但多为三四线城市,北京此举预示着,更多核心一二线城市有望跟进。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