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单股份制银行“银期保”项目落地黑龙江 中信期货玉米大豆双项目护航黑土地

【来源:期货日报网】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饶红浩)近日,2025年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黑龙江省嫩江市玉米和大豆两个“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顺利完成出单,项目由中信期货牵头,国投期货、五矿期货、渤海期货、西南期货共同参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两个项目的保险端参与方,为种植户提供保险保障。中信银行、工商银行作为两个项目的银行参与方,为农户提供银行资金支持。

近些年,黑龙江嫩江市科洛种植合作社作为新型种植主体,持续关注大商所大豆期货和玉米期货行情与价格走势,并通过期货价格作为种植和粮食销售的重要参考,合作社在种植规模、统一经营、化解价格风险上走在前沿,并积极参与大商所银期保项目,本次项目分别覆盖大豆种植面积8万亩,项目金额3998万元;覆盖玉米种植面积3万亩,项目金额3519万元,中信银行及工商银行分别作为大豆、玉米项目的银行参与方,为种植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中信银行是全国首家股份制参与银行,大连分行突破传统农户授信模式,为合作社进行贷款;工商银行大连分行与黑龙江分行异地联动,高效推动贷款落地。通过银行信贷前置介入,有效缓解种植户春耕资金压力,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顽疾,为农业生产注入源头活水。

嫩江当地大豆龙头企业嫩江市丰瑞粮食贸易有限公司、玉米龙头企业黑龙江沣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合作社进行订单收购,解决种植户售粮难的问题,并提供6个月的二次点价权,给予农户高价卖粮的机会,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经营稳定性。

“银期保”项目于2023年诞生,是“保险+期货”十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通过采取“龙头企业+银行+保险+期货”的模式,为农户打造覆盖农作物从种到卖的全周期综合保障方案。期货工具的价格发现与风险对冲功能,结合保险的托底保障,显著增强农业抵御市场波动能力,让农民安心种粮。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银期保”项目,将银行、期货、保险深度嵌入农业产业链,是金融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的突破性实践,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提供金融样板。中信期货两个“银期保”项目的成功落地,是银行、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跨领域深度合作的成果,通过这种创新模式,金融机构能够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有效缓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将金融服务实质性嵌入到农业产业风险管理链条中,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未来,中信期货将继续深化协同各方机构,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三农”的新模式,为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持续注入金融力量。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乡村振兴战略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