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屋到“金屋”:这群大学生用数字焕活闲置农房
【来源:红网】
红网时刻新闻7月13日讯(通讯员 邱慧)7月上旬,长沙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老屋焕新 砼筑乡韵”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怀化市洪江市托口镇,以焕新老屋为切入点,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建筑活化,让斑驳老屋重焕生机,为闲置农房注入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首站走进洪江古商城和黔阳古城,通过全面走访、精准测绘,结合BIM技术,将传统院落转化为可编辑的数字模型,并深入挖掘窨子屋的“高墙窄巷”特色布局、榫卯结构的结构智慧,以及古城“商住一体”的空间规划理念,为老屋焕新提供了宝贵经验参考。
在托口镇三里村、朗溪村、杨柳村等10余个乡村调研后,团队发现托口镇因库区移民搬迁、村民外出务工生活、经济发展建设新房等原因闲置了大量农房。为有效转化资源,团队以三里村为例,聚焦当地优势山水资源优势,秉持“结构性修复守其形、功能性重塑焕其神”路径,运用CAD、SolidWorks、Revit等参数化建模工具,对闲置农房进行高精度三维扫描和数字化建模,实现建筑风貌的数字化再现。并结合土木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专业知识,根据需求对托口传统侗寨、闲置农房实施“微调细改”式的精细化修复策略,在最大程度保留建筑的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将农房改造为特色民宿、研学基地、文创空间等。同时,通过规划赋能三里村貌蝶变,让闲置房屋从“沉睡资产”转变为乡村振兴的“活力引擎”,助力三里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团队在托口镇精心创作了2幅以“山水‘梅’景 托口而出”为主题的墙绘、“梅梅”人物IP形象及衍生文创产品,将艺术创作与乡村建设有效融合,并融入地域和民族特色开展“小小建筑家”课程,传播非遗和建筑科技知识。实践团成员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初心与热情,步履不停,继续用青春力量深耕乡村,绘就更多农房焕新、乡村振兴的精彩画卷。
来源:红网
作者:邱慧
编辑:肖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