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全球热钱:美股代币化的新“阳谋”与争议

【来源:虎嗅网】

近期的二级市场市场异常火爆:美股再度创新高、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同时比特币大涨、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接下来,如果股市还能被拉高,推动力会来自于哪里呢?当前华尔街有两个叙事主线:一个当然就是AI和科技,而另一个就是美股代币化。

这篇文章,我们来讲讲当前美股代币化的大热潮趋势,以及它是如何成为特朗普政府虹吸全球热钱的新“阳谋”,以及面临的争议。

一、什么是美股代币化?

代币化(Tokenization),就是把真实世界的资产,比如说股票、债券、房产等引入到区块链上。比如最近香港非常火的RWA(Real World Asset,真实世界资产),就是把真实世界的资产转化为可以在链上交易的数字代币。而“证券代币化”,就是代币价值与底层股权挂钩的区块链交易资产。

你可能要问,代币化解决了个什么问题呢?传统美股投资中,存在门槛高、地域限制、交易时段有限等等痛点。而代币化之后的股票交易几乎是瞬时完成、中间费用更低,而且支持24小时随时交易。同时,代币底层的真实股票由受监管的金融机构持有,并以1:1的比例发行代币。这种模式确保了代币与真实资产的对应关系。

就在6月底,在美股代币化的大浪潮里,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二、率先吃螃蟹的Robinhood

曾经因为“散户大战华尔街”而出名的网红券商Robinhood,在风景优美的法国戛纳宣布开始向欧洲的散户们提供美股代币化的交易服务。

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Robinhood来用欧元或者稳定币购买英伟达、特斯拉、苹果、微软这些代币化的股票。这里面一共覆盖了200多只美股和ETF,在链上每周工作日的5天,24小时随时交易,不用等交易所开盘。而且0手续费,只收0.1%的外汇转换费。

而且不止是二级市场的上市公司,Robinhood进一步盯上了一级市场的独角兽,号称要给散户们提供OpenAI、SpaceX这些还没上市的公司股权来交易。这一下点燃了“美股代币化”的新热潮,而Robinhood自己的股价也因此飙升,最近3个月整整涨了3倍。

那为什么说这个事情很重要呢?可以说,通过“美股代币化”把大量用户推到链上,而区块链世界一直在期待这种大规模普及。然后在链上重构一个新的全球金融体系,成为支撑各类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从支付、交易到存款。其中,在支付环节,你已经可以看到稳定币的广泛应用。

三、为何一级市场反对美股代币化?

不过,Robinhood的激进产品也受到了一些反对声音。比如说,OpenAI就立马泼了盆冷水,发表声明说Robinhood提供的代币不是公司股权,OpenAI不认可这次发行。

但话说回来,OpenAI之所以要泼冷水,核心还是因为:一级市场背后的利益关系不同。作为非上市公司,OpenAI需要牢牢掌握自身估值的定价权。

因为一旦这种一级市场股权,变成一个有点类似于股票交易的半公开状态,首先因为交易量很小,能流传到市场上的股权很少,就很容易暴涨暴跌。如果公司发展好,很容易炒到天价。一旦公司发展出了什么问题,又会一下子暴跌。而创业公司的业务当然没有那么稳定,如果节奏错位,就会影响下一轮估值的定价。

马斯克没有明确回复自己的态度,但是在OpenAI的声明下面,也回复了一条“Your ‘equity’ is fake”(你们的“股权”是假的)

所以,要想做没上市的一级市场,情况会更复杂一些,但做美股二级市场没有太大问题,所以我们也看到最近美股代币化的浪潮汹涌态势。

四、巨头入场与代币化趋势

Robinhood进军代币化资产的大背景,是整个加密货币领域的如火如荼。一方面是比特币的价格不断创新高、稳定币的交易量也屡破新高,另一方面是特朗普政府的大力推动,国会也在寻求立法,要让加密货币成为主流金融系统的一部分。根据波士顿咨询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33年,代币化资产市场的规模,可能要增长到18.9万亿美元。

其实在对RWA监管快速突破的今天,市场早已经不满足于国债代币化的收益,很多人都想转而追求更具弹性的股票代币。这个方向几乎是传统金融机构和加密货币机构的共识。要知道,现在推动监管的可不仅仅是Coinbase这些crypto机构,很多传统金融机构大佬,也都在跑步进场。

比如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贝莱德,一方面参与到USDC稳定币发行公司Circle的IPO中,一把收购了10%的股权。贝莱德想干什么呢?一种解释是,因为USDC持有超过400亿美元的美债储备,贝莱德可借此将美债代币化业务,与稳定币绑定。

另一方面,贝莱德在去年,就推出了首个“链上货币基金”BUIDL(BlackRock USD Institutional Digital Liquidity Fund),每枚BUIDL代币锚定1美元,100%投资于现金、短期美国国债这些低风险、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确保本金稳定性和低波动性,年化收益在3-5%,收益直接空投到投资者的加密钱包里。

除了贝莱德,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摩根大通,也在跑步进场,在上个月发布了自己的JPMD。这是一种代币化存款,它有点像稳定币,但不是稳定币。JPMD存款代币,是由受到监管的银行、在公共区块链上直接发行,背后有银行的准备金支持,这些代币可以在区块链网络之间转账和清算、兑换加密货币或付款。JPMD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传统银行,在不放弃合规的情况下,尝试发行代币这种数字资产。

原来很多人认为加密货币是去中心化的,这肯定与传统金融机构这种中心化的设计水火不容,但其实现在传统金融和去中心化基础设施之间,已经开始了融合。

五、代币化会继续推高美股吗?

而我们在和很多业内人士聊的时候,他们认为,美股代币化的最直接影响之一,就是进一步虹吸全球资本流向美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美国化债的问题。

郑迪(前沿科技投资人):

很多人觉得美国化债就是稳定币,就这一招。但是我想说美国其实是个组合拳,第一步是稳定币,第二步其实是万物上链——STO。这个事我认为在两年内就会落地,各国你要抗衡美国的这个未来的链上霸权,你不仅仅是考虑稳定币的问题,反而它的稳定币也光这一招也没用。

因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以邻为壑的时代,不再是以前各国好好商量的时代,现在大家就是互相抢钱。那我们要知道现在全世界链上的热钱,一些大钱主要是有欧美的想要避税的一些钱,这些钱确实有。因为它从来不愿意进交易所,它从来不愿意做任何的KYC。还有一些大钱就是中国人的钱,韩国人的钱,俄罗斯人的钱,甚至还有土耳其人的钱等等,那么这些大钱就是全世界的国家都想抢的这么一笔国际热钱。

主要的国家如果你只是看稳定币,只是说我弄一个自己的稳定币来抗衡美元稳定币,但是我没有跟上你万物上链的时代,那其实你也是失败,因为链上的热钱全部被美国资产抢走了。我觉得这就是特朗普政府的一个阳谋,就是万物上链,抢你全球的这种链上的热钱,抢你们所有人的钱,所以如果你自己不去发资产,那钱肯定是被美国资产抢走。

在美国刚刚还通过了GENIUS天才法案(《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 Act),这个法案就是想要强化美元在数字金融时代的地位。

贝莱德等机构的代币化产品,本质上是将与美元挂钩的各类产品,包装成“数字美元资产”,通过区块链的全球流动性虹吸其他地方的资金。

对于“全球南方国家”来说,比如像阿根廷这种自身货币通货膨胀严重的国家,本身没什么好的投资标的,货币还天天贬值,很多人都非常希望投资美股,还有一些受到金融制裁和资本管制的地区,这些都有可能产生虹吸效益。

所以代币化的背后,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和市场的变革,也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竞争,大家都在跑马圈地。

六、Robinhood怎么玩美股代币化?

最后,肯定也有小伙伴很好奇:Robinhood是怎么玩美股代币化的?

简单来说,用户在下单之后,系统会在传统市场上真正买入一股股票,并由券商托管,同时,Robinhood会在区块链上铸造一枚对应的代币,放在用户账户,它的价值跟实际股票完全同步。卖出时,底层股票也卖掉,代币被销毁,收益返还给用户。

郑迪:

Robinhood在欧洲给用户提供的,类似于以前bybit推出的一个 CFD(差价合约),但是拿着欧盟的MiFID II的证券牌照的,它是完全合规的。

另外它在美国这边也代持这个股票,但是并不是映射的,你可以理解成代持的那部分是个镜像,另外是它自己代持的,用来对冲自己的CFD的这边的敞口,而且这个CFD也不能去赎回代持的那批股票,所以这两个是没有关系的,并不是一笔映射的,所以他做的可能是一个更虚的东西,比较类似bybit的前段时间推出的那种产品,但是它有正股作为对冲,那我研究下来,觉得这种方式目前来说确实是挑不出毛病的,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欧洲都是完全合规的。

未来Robinhood还会做第二阶段,把它的股票代币接入到无需许可的区块链世界,这些代币可以作为一种抵押资产,比如说将来在链上的一些借贷协议,就可以用这些资产去抵押,如果这个能做成,想象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而对于一级市场的交易,Robinhood是通过一家SPV(特殊目的载体),持有OpenAI的部分股权,然后将SPV的权益拆分为区块链上的代币,用户可以通过 Robinhood平台来买卖这些代币,价格与SPV的价值挂钩。

郑迪:

Robinhood应该是从一些OpenAI或者SpaceX的老股东手里买下了一些,很少,它也并不是说我是拿这个东西来给你做交易,它是作为添投资产。是因为它的主力还是那些美股,他希望大家去交易这个,但是他要空投一些羊毛,那这个羊毛就是OpenAI,还有SpaceX股权的碎片化。

当然Robinhood作为一家新兴券商,也一直伴随着争议。比如它虽然号称0佣金,但其实背后是在通过交易差价赚钱,你的买卖价格会比别的券商差一点。在crypto领域也是如此,所以Robinhood也不断面临调查和官司。

过去几年,美股代币化产品曾经昙花一现,最具代表性的是Mirror protocol,这个平台以合成资产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各类RWA产品,其中包括特斯拉、谷歌、苹果、微软等美股代币化资产。但后来,由于监管、市场波动等原因,当时比较鱼龙混杂,有炒作的噱头,就暂时沉寂了。

最近是因为川普政府大力支持加密货币,美国证监会主席也从强烈排斥加密货币的加里·根斯勒,换成了支持加密货币的保罗·阿特金斯,监管环境大变。

郑迪:

新任的SEC主席阿特金斯,他有两次讲话,他就说特朗普总统给我们的任务指标是要让美国成为全球加密中心,但是他说我看了1933年证券法,现在我们还是按照100年前的这个证券法来进行证券代币的这个发行指导,根本不适合这个链上的这样的一个时代。所以SEC的任务就是要大幅简化证券代币的发行流程,要把门槛降低。

一旦这个事情落地,所有人都会去发证券代币,因为很明显链上就是一个效率要高得多的东西。我是觉得所有的一切万物上链的繁荣、STO的繁荣,以及大家全部开始往链上转,我觉得这个东西我认为可能会在两年内落地,就看SEC对于STO(证券型代币发行)的简易流程(Fast track)什么时候落地。

当然,最近不仅是Robinhood,还有像加密货币交易所Kraken,也推出了“xStocks”的代币化股票与ETF交易服务,覆盖了苹果、特斯拉、英伟达等50多家美股上市股票和ETF。

这些产品都标志着加密货币正在加速与传统金融融合,进化为真实的投资载体,而美股代币化背后,也有一场围绕数字货币主导权的金融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谷101,作者:刘一鸣,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