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县并省,猛砸铁饭碗:越南为何这么急?
【来源:虎嗅网】
撤县并省,全面落地。
一夜之间,越南全国63个省市精简为34个省级单位,628个县级行政机构被整体撤销,1万多个乡级单位合并为3321个。
这场被越南称为“重整江山”的史上最大行政改革,自去年10月启动,仅8个月时间就已尘埃落定。
受此影响,越南短期将裁撤近10万个“铁饭碗”,长期则有25万个行政、事业编制受波及,而越南只有1亿人口。
不只是行政改革,今年以来,《越南废除计划生育》、推行15年免费义务教育;与美国率先达成关税协议,同时宣布加入金砖伙伴国……
动作一个接一个,给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越南为何这么急?
一、撤县并省,力度有多大?
行政区划改革,涉及重重利益调整,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历来不易。
越南靠着“8年战略准备,8个月快速实施”成功落地,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动作之猛令外界瞠目。
经过这轮改革,越南县级行政单位不复存在,地方行政体系从“省-县-乡”三级制变成“省-乡”两级制。
越南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与云南省相差无几;人口超过1亿人,与河南省基本相当。
然而,一个中国省份的体量,此前却划出了63个省级行政区,又下设县、乡,叠床架屋,极尽臃肿。
越南没有地级市,但由于体量不大,改革前的“省”相当于我们的地级市,改革后的“省-乡”类似于我们的“市-乡”。
撤并近半省级单位,直接砍掉“县”一级,削减70%左右基层单位,动作不可谓不大。
任何机构改革,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铁饭碗”,而刀刃向内,又是最难的。
改革前越南公务员约250万,此次改革短期影响10万人、长期影响25万人,相当于砍掉4%-10%的编制。
削减铁饭碗,效果立竿见影。越南官方预计,2026年至2030年将节省资金超过190万亿越南盾(约500亿人民币)。
对于越南来说,减轻财政负担只是一方面。
精简行政层级,让改革轻装上阵,激发市场活力,才是更关键的。
二、越南的行政体系,与中国有何区别?
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同属儒家文化圈,且历史上作为中国的一员,越南地方行政体系与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
越南不设地级市,最近又取消了县,与我国行政区划有了分野,但在省级层面,仍有高度的相似性。
越南改革之后形成34个省,而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究竟是致敬还是巧合,不得而知。
有意思的是,越南同样设有直辖市,34个省中,共有6个直辖市,既有首都河内,也有经济重镇胡志明市。
河内、胡志明市之于越南,类似北京、上海之于中国,堪称越南版的一线城市。
作为越南经济第一大市,胡志明市常住人口约1400万人,2024年GDP为697亿美元(约5000亿人民币),占越南全国15%左右。
目前,越南正在策划连通河内与胡志明市的南北高铁,官方曾多次向京沪高铁取经,并非偶然。
更有意思的是,在这场大刀阔斧的撤省改革中,越南采取了“留名不留驻”的平衡术:两省合并,以一省为省名,省会则设在另一省。
老街省和安沛省合并为老街省,省会设在安沛;太平省和兴安省合并为兴安省,省会设在兴安;西宁省和隆安省合并为西宁省,省会设在隆安……
一般而言,无论是省域合并还是城市合并,只要是强弱结合,强者通吃就是常态。
历史上江苏、安徽合并为江南省,省府一直放在南京,后来即使两省分治,安徽布政使司仍长期在南京办公。
折中式命名,自然是为了改革顺利推进。
对此,越南官方媒体越通社直言不讳,不要过于纠结“省名不见了”、“县没了”、“我们乡被合并了”,应当超越“地方情结”,将国家利益置于家乡情结之上。
三、越南改革为何这么急?
刚刚过去的上半年,越南GDP增速为7.52%,创15年新高,增速位居亚洲国家最前列。
今年以来,关税战反复折腾,地缘动乱惊扰不绝,全球经济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以外贸为最大支柱的新兴国家来说,殊为不易。
面向未来,越南颇具雄心壮志,提出2030年跻身中等收入国家,2045年跻身高收入国家。
要知道,就是中国,也是在改革开放第20个年头,1998年才晋级中等收入国家,如今仍未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
越南一直以“下一个中国”自诩,但目标不无好高骛远之嫌,但也凸显了“时不我待”之心。
越南之所以着急,是因为全球化红利期、人口红利黄金期、产业转移机遇期,都在快速消退。
全球化的红利期正在远去,国际经贸冲突、地方保护主义乃至局部战争不绝于耳,外贸早已没了先前的和平环境。
雪上加霜的是,越南人口红利的黄金期只剩下10多年时间,再不抓紧就来不及了。
为此,今年6月,越南全面取消计划生育、推行15年免费教育,试图在人口滑坡之前托住生育大局。
更大的挑战在于,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到来,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结构、重构世界经济格局,后发国家显然首当其冲。
过去几十年来,亚洲国家靠着雁阵式的产业梯度转移先后脱颖而出,而驱动全球产业转移的核心要素在于成本,尤其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或者说“人口红利”。
然而,人工智能突飞猛进,一旦“机器换人”取得全面突破,发展中国家唯一能借重的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
未来,高端制造业或将回流欧美,中低端制造业也会引来更多地方争抢。
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撤县并省精简行政机构,让国家得以轻装上阵;借助裁撤冗员减少财政开支,让钱真正用在刀刃上,就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