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青山控股 依托海外支撑 麦田能源成立六年冲刺创业板IPO

【来源:东方财富】


  近日,麦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田能源”)创业板IPO获受理,并进入问询阶段。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上市计划融资16.61亿元。

  成立之初,麦田能源就因获得青山控股旗下永青科技的资本注入而备受关注。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三轮融资,还吸引了国家电投、朝希资本、华峰集团和森马集团等机构和公司的关注。

  境外收入占比较高

  从招股书来看,麦田能源目前主营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电池模组和并网逆变器等产品。2019年9月,江苏麦田、永青科技、江苏向天共同出资成立了麦田能源。其中,江苏麦田为麦田能源控股股东,朱京成是公司实控人。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麦田能源营业收入分别为24.86亿元、28.99亿元和33.9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99亿元、1.49亿元和2.67亿元。其中,由于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境外市场的稳定性对公司业务发展较为关键。2022年至2024年,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24%、93.85%和97.54%,境外销售占比较高,主要外销国家包括德国、英国、波兰、南非、印度和巴西等。

  麦田能源在招股书中坦言:“近年来,国际环境及贸易局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贸易争端迭起,各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环境、法律法规、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均存在不确定性。”

  青山控股提前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伊始,麦田能源就获得了青山控股的青睐,其控股子公司永青科技在公司成立时的出资比例为40%。目前,永青科技持有麦田能源24.96%股份,位列第二大股东。

  作为世界领先的不锈钢和镍生产商,青山控股自2017年起进军新能源产业,瑞浦兰钧是其通过永青科技投资的首家新能源企业,专注于动力和储能锂电池领域。由于瑞浦兰钧和麦田能源在产业链层面的协同,瑞浦兰钧通过向麦田能源销售电芯和电池模组等产品,多次成为麦田能源的第一大供应商。

  具体来看,2022年至2024年麦田能源向瑞浦兰钧及其子公司重大经常性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6.5亿元、2.09亿元和2.8亿元,占当期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35.91%、10.05%和11.70%。

  对于关联采购的合理性,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称:“瑞浦兰钧作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企业,其产品质量优异、供应稳定。同时,瑞浦兰钧温州厂区与公司温州厂区相近,公司向其采购电芯具有业务交流方便、运输成本低、售后响应快等优势。”

  除了原材料采购,由于存在资金缺口,麦田能源在2022年和2023年还曾向青山控股及永青科技借款用于资金周转。2022年,公司对永青科技的期初应付资金余额为5.6亿元,青山控股也在同年拆入资金9.1亿元。根据借款协议,借款用于公司经营周转,年利率6%,公司已于2023年5月付清所有拆借本金和利息。

  研发投入低于同业毛利率高于同业

  与此同时,作为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公司,麦田能源仅仅用了6年的发展时间,便迅速追赶上了固德威首航新能艾罗能源等发展了十几年的老牌企业。

  在研发能力层面,2022年至2024年,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158人、1723人和2106人,即使剔除研发人员数量最多的阳光电源,其余所有可比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在2024年都超过了500人。

  而麦田能源同期的研发人员数量则分别为237人、378人和443人。这也导致麦田能源的专利数量略显逊色,发明专利数量仅为26项,同行业可比公司则多在百项以上,阳光电源的发明专利更是达到1786项。

  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麦田能源在研发投入金额上也较低,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1.01亿元、1.8亿元和2.4亿元。同期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则分别为5.3亿元、7.6亿元和9.7亿元,剔除研发投入最多的阳光电源,其余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也多在3亿元以上。

  然而,尽管在研发层面仍有提升空间,麦田能源的毛利率却直追甚至反超一众老牌企业。以储能逆变器为例,作为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该产品在主营业务中的占比为20%左右。2022年至2024年,该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49.92%、52.73%和39.45%,行业平均值则分别为43.90%、48.36%和41.02%。

  从公司对此的解释来看,阳光电源未单独披露储能逆变器的毛利率,锦浪科技则主要面向国内市场,毛利率显著低于行业均值。2022年及2023年,公司储能逆变器毛利率总体高于艾罗能源首航新能固德威,是业务侧重及存在结构差异所致。

  尽管从业绩规模来看,麦田能源发展速度较快,但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仅有永臻科技、拉普拉斯艾罗能源3家光伏领域企业顺利上市,首航新能则于今年4月上市。麦田能源能否保持高增速并行稳致远,仍有待时间的进一步检验。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