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手机”可能会再死一次
【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马扶摇,题图来自:AI生成
2025年的7月,在三星话题正热、苹果新品爆料的国际市场喧嚣中,一家“体量不大却来头不小”的手机品牌,静悄悄地宣布了一个决定:
缩减在美业务量、退出美国市场。
这家品牌就是HMD,一个主打中低端智能机与功能机的芬兰手机厂商,它旗下有个稍微更出名一点的品牌,叫做诺基亚。
HMD前几天向媒体发出声明,表示将“缩减在美国的运营规模”——从商业的语法上看,基本等同于宣布完全退出美国市场。
图|Threads @Julian Chokkattu
从诺基亚到HMD的挣扎
诺基亚的传奇地位在手机领域无需多言。
从人类历史上销量最高的手机诺基亚1100,到救世主Neo手里的诺基亚8110,再到历史上第一款游戏手机N-Gage、口红手机7280、超越时代的N9……这个家族里面如雷贯耳的名字如此之多,以至于诺基亚完成了一个品牌最伟大的成就: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然而成为传奇是有代价的。就像如今趴窝的库兹涅佐夫号一样,诺基亚最终也变成了一个盛大时代残留下来的泡影,这个功能机时代的巨头起了个大早,却赶到了错误的集市上。
这个转折点就是2011年。当年9月,诺基亚正式宣布放弃了投入多年的塞班生态与势头大好的MeeGo系统,选择加入了Windows Phone阵营。
紧随其后,诺基亚就碰上了或许是商业史上最大的“间谍案”——聘请史蒂芬·爱洛普出任公司史上第一位非芬兰籍的CEO。
在这位前微软高管的“有痢指挥”下,诺基亚的手机部门苦苦支撑到2013年,还是被微软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入囊中,机身上的Nokia逐渐变成了Lumia。
搭载 Windows Phone 的 Lumia 800(左)与搭载 MeeGo 的诺基亚 N9(右)
但这套“特洛伊木马”式的骚操作,并没有为微软在移动互联网的萌芽期带来多大的真正福利。Windows Phone生态在苹果和谷歌的猛攻下颓势尽显,甚至为国内市场贡献出了支付宝“你为什么选择1%的生活?”的名句。
在经过数万人的裁员与计提超过76亿美元的减值损失后,微软终于在2016年8月宣布以3.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诺基亚”商标下的功能机业务,并找到了两家公司接手:HMD Global Oy,与富士康旗下的富智康集团(FIH Mobile Ltd)。
至此,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变成了一个三方会谈:品牌和专利仍归芬兰诺基亚公司持有,拿到商标授权、负责设计手机并主导营销的业务主体HMD,以及负责生产的富智康。从2017年开始我们见到的所谓新诺基亚手机,都是在这个三方模式下被创造出来的。
到这里,虽然诺基亚的故事画了一个暂时的句号,但今天的HMD倒也不是失去了诺基亚的芬兰血统。HMD Global Oy的创始人和员工大多来自前诺基亚和微软移动业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诺基亚自己灰烬转生、用一个新的名字从微软手里买回了手机业务。
可惜的是,诺基亚的新皮套,在智能手机市场却没有激起什么水花。从2017到2019年,HMD曾经短暂尝试过以诺基亚的品牌推出一系列低中高端智能机,唯一引起市场关注的可能就是“蜂窝式”蔡司五摄的Nokia 9 PureView了:
图|WIRED
然而这一系列智能机产品线,在苹果、三星,以及快速成长的中国本土品牌成体系的攻势下一败涂地,HMD最后也草草收场,又回到了自己的舒适区,开始推出了3310 4G、8110 4G之类主打“数字排毒”的可联网功能机。
不过HMD的功能机也不是没有亮点,靠着去年的《芭比》大电影,HMD联名的芭比手机也小火了一会:
你没有看错,校门口五毛钱一张的水钻贴纸也是 HMD Barbie 盒装的一部分|ZDNET
HMD从未适应大规模成熟市场
从HMD向媒体提供的通告中看,它们为缩减和退出美国市场给出的解释是“充满挑战的地缘政治与经济环境”,基本上就是换了个说法的“关税”:
然而在特朗普朝令夕改的关税大棒下,HMD并不是唯一一家受到牵连的企业,连苹果都在为此抓耳挠腮。这也侧面印证了一点——HMD在手机市场中抗风险冲击的能力要远远小于其他竞品。
纵观HMD自2016年合法取得诺基亚商标以来所推出的手机产品,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瞄准400美元以下市场的中低端机型,大约相当于国内的2000—3000元档市场。
这一部分市场的利润空间本来就极其有限,再加上还充斥着DOOGEE、UMIDIGI、贴牌TCL之类背靠华强北成熟供应链的“超级下沉市场玩家”,HMD基本无法拉开价格优势。
换句话说,HMD现在像是手机界的罗马仕,从产品和市场战略都如出一辙,自然迟早会遭遇相似的处境。
UMIDIGI G9 5G,售价 149.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1000 元出头|YouTube @CButler
而在另一方面,HMD握着“诺基亚”这张最大的底牌,却完全没有经营好这背后的情怀和粉丝经济。推出复刻版的功能机,或许可以短暂获得社交媒体关注讨论,但这种基于情怀的营销噱头注定短命,根本称不上一条HMD可以依傍的路线。
可哪怕情怀仍在,但在双卡双待、5G标配,“数字排毒”也掀不起任何风浪的今天,没有消费者需要额外一台功能机。
就算仍然有人钟情于诺基亚,他们需要的也是基于现在智能手机技术、对诺基亚经典机型进行新的诠释的产品,而不是装着KaiOS的4G功能机。
比如四年前,HMD曾经提出过一个基于诺基亚N95多媒体模式的(真全面屏)复刻概念机,包含可以侧滑打开的正面全景声扬声器、摄像头和补光灯,以及一个可以当作支架的镜头deco环:
HMD 在 2021 年提出的 N95 复刻版设计稿|YouTube @MrMobile
遗憾的是,这款N95复刻版概念机从来没有进入实际生产,甚至连可以工作的样机都没有过,最终只有静态模型流传于世,至今仍能在Reddit上看到为它捶胸顿足的诺粉。
除了HMD自己的问题之外,北美的手机市场特点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与国内电商渠道为主、运营商在销售渠道话语权不高的现状不同,美国的手机市场全部被AT&T、Verizon和T-mobile等几家运营商掌控。手机品牌搞不定运营商渠道,就等于被隔绝在主流市场以外。
然而想要获得与这些运营商的合作,手机厂商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用于合作广告、库存管理,以及通过昂贵的设备认证流程。对于HMD这种利润微薄、资本有限的品牌而言,几乎是无法逾越的门槛。
最后不得不提的还有经典的产品生态问题,这个当年困扰诺基亚的噩梦如今似乎又再一次缠在了HMD头上。北美手机市场整体来说是一个以高端驱动的双头垄断市场,苹果和三星合力从中分走了接近85%的份额,并且每年都在打造自家的封闭产品生态上投入天量的资金。
HMD的在美市场份额已经完全不可见,反而摩托罗拉和联想能拿走十分之一|Counterpoint
这样一种从“生产端理念”到“消费端观念”都完全固化的格局,对于任何一家小规模厂商都是噩梦,只不过对于HMD这种利润率低、背后没有大厂依靠,也谈不上产品生态的独立品牌来说,这种噩梦显得更“噩”了。
总之,在这不温不火的九年里,HMD手里握着“诺基亚”这个金字招牌,却没打出任何有意义的招数。HMD试图用一种以硬件为中心、以低价为导向的开放市场策略,去攻克一个由生态系统驱动、由运营商控制的高端导向市场——这无异于用陆战的战术去打一场海战,其失败几乎是命中注定的。
于是转身向下沉市场走去
值得庆幸的是,HMD本次宣布退出美国市场,并不意味着HMD就此倒闭、要告别手机业务了,诺基亚的商标短时间内也不会再度颠沛流离。
实际上,同样是在HMD发给媒体的通告中,它对于自己未来的市场还是有一定的规划的。根据通告所述,HMD未来的三大战略支柱是“家庭”“安全”以及“小额信贷”(Microfinancing)。
其中“家庭”领域我们已经见到了实际的产品,也就是与儿童安全设备领域的Xplora公司合作的、主打家长联动控制和青少年网络保护的HMD Fusion X1手机——你可以理解为手机版的“小天才手表”。
而在“安全”方面,HMD大概率是计划面向企业市场,利用实时安全补丁更新、纯净的系统体验和更低的总拥有成本(TCO)来争夺企业工作机的市场——类似鼎桥现在的业务模式。
鼎桥的企业工作机市场已经拓展到了采矿行业|中青在线
至于“小额信贷”,爱范儿有理由猜测HMD所指的是诸如印度、东南亚和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领域,计划通过灵活的分期付款方式,降低下沉空白市场的购机成本。
只不过在这条道路上,还有一座无法撼动的大山坐落在路中间:那就是在最新市场份额报告中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小米、超越了OPPO的非洲之王——传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马扶摇